资源简介 高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单选题(25选择题,共50分)下图为部分板块边界及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貌中,分别与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台湾岛、东非大裂谷B.冰岛、安第斯山脉C.新西兰南岛、海岸山脉D.地中海、阿尔卑斯山2.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地壳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B.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C.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D.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多洛米蒂山脉是阿尔卑斯褶皱山系的一部分,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海拔3343米。该山白云石(浅色石灰岩)地貌典型,属于复合地貌。多洛米蒂山因壮观的山地景色和特殊的地质价值,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左示意多洛米蒂山地理位置,图右为多洛米蒂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与多洛米蒂山形成相关的板块有( )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③非洲板块④印度洋板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4.多洛米蒂山的地貌类型有( )①喀斯特地貌②丹霞地貌③冰川地貌④风成地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多洛米蒂山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静水沉积—褶皱隆起—外力侵蚀B.静水沉积—断层上升—外力侵蚀C.浅海沉积—褶皱隆起—外力侵蚀D.浅海沉积—断层上升—外力侵蚀地幔物质的运动是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板块运动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全球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原因。东非大裂谷是板块运动形成的大尺度构造地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改变了区域的地貌和水文,下图为东非大裂谷部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东非大裂谷对应的地幔物质运动总趋势是( )7.图示区域裂谷内多湖泊的原因是裂谷形成后,裂谷内( )A.降水量增大B.蒸发量减小C.蒸发量增大D.地势低洼,集水多8.近几十年,裂谷内湖泊富营养化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湖泊水体更新速度加快B.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泊水温升高C.流域内的过度开垦D.无排水口,湖泊盐度不断增大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下面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9-10题。9.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③ B.b—②C.c—④ D.d—①10.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C.物质来自地壳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12.下列地区最不可能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A.新疆 B.贵州 C.广西 D.云南13.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人工雕刻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此河流位于( )A.赤道上 B.回归线上 C.南半球 D.北半球15.若此河流是一条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受侵蚀的是(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300多个小岛组成,主要为火山岛。岛上居民以狩猎和捕鱼为生。该群岛周边海域自然环境恶劣,事故多发,被渔民称为“魔鬼海”。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阿留申群岛形成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17.该群岛周边海域被渔民称为“魔鬼海”的主要原因是( )A.海上浮冰多 B.火山喷发频繁C.海上风浪大 D.台风天气多发天鹅洲地形地貌独特,南依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北靠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构成了洲滩和牛轭湖交融的自然景观。据此回答问题。18.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19.图中天鹅洲岛的成因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C.流水侵蚀 D.岩石就地风化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曾经相连,之后阿尔金山的隆升使该古盆地一分为二。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隆升,在阿尔金山与其北部低山之间形成巨厚的洪积扇层。当阿尔金山隆升稳定后,洪积扇层上沟谷逐渐发育,并切穿山体形成梭梭沟、八龙沟、多坝沟等。下图示意阿尔金山北麓局部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构造运动21.推测山前洪积扇层沉积物最可能的特点是( )A.砾石棱角分明,粒径混杂 B.砂砾磨圆度高,层理清晰C.黏土含量为主,结构紧实 D.化学沉积显著,质地均匀非洲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涵盖了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图为夜空中拍摄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图。完成下面小题。22.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直接反映出( )A.人口分布 B.地势特点 C.河流流量 D.水运便利23.推测A地貌类型的主要成因( )A.海浪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下图示意某地河流所在区域地层及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该河流流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向西C.自东南向西北 D.自南向北25.该地最可能发育有(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二、综合题(4题,共50分)26.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分别写出图中甲、乙两地构造地貌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8分)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丙处易发育成河谷的原因。(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该河流不同河段呈现出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地貌景观。(1)描述澜沧江上游“V”形河谷的地貌特征,并分析其成因。(8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众多,其形成与断层活动密切相关。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材料二左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贺兰山东坡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描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空间分布格局。(6分)说明断层活动对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形成的影响。(6分)(3)分析贺兰山东麓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的自然原因。(6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6分)高二9月地理月考参考答案1-5:BDBAC6-10:BDCAB11-15:DABCD16-20:ACDBD21-25:AADCC26.(1)构造地貌名称:甲处为背斜谷,乙处为向斜山。形成原因:甲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乙处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性致密,不易被侵蚀,久之相对高耸形成山岭。(2)丙地位于断裂破碎地带,岩石松软,易遭到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河谷。27.地貌特点: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强烈,地势高差大;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形成高山峡谷。28.(1)沿贺兰山东麓呈带状分布;自北向南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多分布在河流、沟谷附近。(2)断层活动使贺兰山东麓断裂下陷,形成地势低洼地带,为洪积扇堆积提供空间;断层抬升使山体相对高差增大,河流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为洪积扇提供充足砾石等堆积物;断层活动导致地表破碎,易引发水土流失,增加堆积物来源。(3)洪积扇边缘地势较低平,便于耕作;扇缘堆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较肥沃;扇缘地下水较丰富,灌溉条件较好。29.(1)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②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③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