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地理学习目标①结合城乡景观,说明景观特点所反映的地域文化。②运用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③结合实例,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学习重难点重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难点:地域文化的含义。导入新课对比两幅图片,思考两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差异 新课讲授什么是地域文化 1.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分为物质文化(建筑、服饰、饮食等)和非物质文化(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新课讲授地域文化的分类价值观艺术习俗语言物 质 方 面非 物 质 方 面建筑服饰饮食新课讲授2.景观(1)概念: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2)分类:自然景观(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城乡景观属于人文景观。城乡景观城镇+乡村自然+人文地域文化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江西婺源月亮湾江西婺源月亮湾 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秋口镇金盘村附近,是一个因乐安河长期冲积而形成的独特地貌。月亮湾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形状极似弯月的洲滩,因此得名“月亮湾”。思考:“宅高田低”的乡村空间格局反映了怎样的地域文化观念 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体现了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高宅可以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季风气候,降水不均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房房屋建筑的式样主要起到什么功能 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圆形土楼的防卫性极强,有防卫、保障安全的作用;通风采光好,隔热保温、冬暖夏凉。居住方式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城镇的色调、色彩与文化底蕴的关系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如我国江南城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等。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交相辉映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特点和风俗习惯江南城镇瓦尔帕莱索新课讲授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城镇景观主要在建筑风貌、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空间结构等方面体现出地域文化。中国古代都城古代欧洲城市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北京四合院伦敦别墅新课讲授合作探究(2023·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萨索斯岛历史悠久,早期居民多从事农矿业;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渐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镇多为现代建筑。材料二 图1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图。新课讲授合作探究图1图2新课讲授合作探究(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古镇:多位于内部山区,沿河谷分布。新镇:多位于沿海。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依山而建,利用山地地形;建筑排列紧密,节省土地;坡面屋顶,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新课讲授合作探究(3)评价“双子镇”模式对萨索斯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新镇与古镇并存,增加旅游资源多样性,吸引更多游客;新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舒适度;新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古镇保留传统建筑风貌,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独特性;古镇人口流失,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当堂训练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矩形露天空地,常见于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中,具有很多与当地环境相关的功能。天井东西、南北长度不等,其形状和功能因地而异。下图示意岭南某地传统民居沿天井中轴线的屋顶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岭南地区传统民居中天井的主要功能有( )A.避暑、积水 B.采光、防御 C.通风、排水 D.灭火、防灾2.天井南北两侧房屋檐口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南侧低,增大夏季通风 B.南侧高,阻挡夏季通风C.北侧低,阻挡冬季通风 D.北侧高,增大冬季通风当堂训练CA当堂训练读图,完成3~4题。3.传统民居可以反映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降水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4.我国的建筑物大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下列关于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南边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阳光足、气温高C.南边地形平坦开阔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DB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炳途乡四干普村(28°34‘N,103°02’E)位于西北—东南走向近似椭圆形的山谷中,山谷长约4千米,中部最宽处约2千米,山谷海拔约2 000~2 400米。村东面有紧邻山麓的美姑河流经,自北向南注入金沙江。当地传统建筑多以合院(图1)为主,以土筑墙,厚度在40厘米以上,屋檐长达1米以上(图2)。屋檐下的空间是当地人们晾晒、祭祀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房屋设有正房和院落,正房不开窗,正房中间为堂屋,堂屋设火塘。当堂训练图1图2当堂训练(1)建筑出檐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5米,凉山彝族房屋的出檐尺度通常在1米以上,甚至会挑出2米以上。据此推测当地常见的天气特征。(2)从气候角度,分析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展现出来的地理智慧。①夏季多阴雨天,多暴雨;②山谷地区,风力大;③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山谷地区,昼夜温差大;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厚墙和火塘,具有保温作用。夏季多暴雨,屋檐较长,有利于排水并防止雨水冲刷墙体。课堂小结地域文化城乡景观乡村景观地理环境空间格局影响体现人类活动城镇景观特色民居建筑色调建筑结构空间格局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