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地理学习目标①依据资料明确我国棉花产区分布,剖析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及农业地域性成因。③小组合作探究亚洲水田农业区位,提升信息处理与协作能力。②分析材料,梳理自然与人文因素对新疆棉花种植的影响及关联。④领悟农业依托自然、人文条件发展,树立因地制宜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难点:(1)深刻理解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2)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分析技巧,探讨具体案例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能够学以致用。导入新课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收购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长绒棉以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思考:为什么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的种植受哪些因素影响?新课讲授学习任务一:了解农业生产活动概念思考:1.棉花种植属于什么生产活动?2.图1、图2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图1 中国棉花产区分布图图2 棉花的一生新课讲授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答案】1.棉花种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2.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新课讲授土地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生产生活用品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学习任务一: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新课讲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副业学习任务一: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约半年左右时间;棉花发芽出苗时要求较高的温度;生长的后期,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新课讲授气候要素 数据 对比标准(棉花生长需求)年均气温 10~12℃ ≥10℃积温3 500~4 000℃年降水量 50~200mm 需水量500~600mm年日照时数 2 800~3 400小时 最低需求2 000小时无霜期 180~220天 生长期需150~200天昼夜温差(9月) 15~20℃ 利于有机质积累需>10℃材料二 新疆棉花主产区气候资料统计表。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有利于新疆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学习任务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新课讲授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答案】1.光热充足,适合棉花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新课讲授材料三 新疆主要棉花产区分布图。2.结合材料三,分析新疆主要棉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新课讲授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答案】2.新疆主要棉区沿盆地周围及山麓绿洲地区分布。原因:该区域气候干旱,多沙漠,山麓或绿洲地带有冰雪融水,且靠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山麓附近为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棉花生长。新课讲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影响气候 光照 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品质、复种制度、农业产量热量 温差 降水 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影响作物生长地形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业;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灌溉农业土壤 不同土质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材料四 2014年起新疆开始实行《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策规定棉花目标价格保持稳定,如果国家监测到的棉花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植棉户将有权获得相应的补贴,以稳定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和空间格局。材料五 新疆棉花种植广泛应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监测,可实时获取棉花生长状况,如病虫害情况、土壤墒情等数据,为精准种植提供依据。同时,智能灌溉系统也在不断普及,可以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量,大大提高了节水效率。材料六 与国内部分产区相比,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棉花品质优良,在市场上更具卖点。在国际上,相较于一些产棉大国,新疆棉花在质量稳定、供应能力上有独特之处。为保持优势,新疆持续优化产业,如提升棉花加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杂质含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新疆棉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固市场份额。新课讲授3.仔细研读上述材料,深入思考其中体现了哪些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新课讲授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答案】3.材料四体现了政策因素,材料五体现了技术因素,材料六体现了市场因素。新课讲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人文因素人文因素 影响市场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技术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案例探究: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新课讲授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案例探究: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新课讲授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亚洲水稻分布亚洲气候类型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亚洲地形分布新课讲授1.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新课讲授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答案】1.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雨热同期。2.平原、丘陵地区,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3.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一方面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 。4.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