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元素同步练习 (含解析) 鲁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元素同步练习 (含解析) 鲁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元素
一、选择题
1.镍氢电池安全性高,部分车型中已使用,其中氢元素的符号是
A.H2 B.He C.Hg D.H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O B.Fe C.Al D.Ca
3.地壳中元素按含量由大到小排在前四位的是
A.氧铝硅铁 B.硅氧铁铝 C.氧硅铝铁 D.铝铁氧硅
4.如图是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
B.铁原子的中子数为 26
C.y=16
D.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5.85g
5.天宫空间站的电能来源于氮化镓太阳能电池。氮化镓电池中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C.图中x=1 D.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6.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河水 B.氧化汞 C.氮气 D.稀有气体
7.下列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Cu、H B.S、C C.Hg、He D.N、Au
8.下列元素名称及对应符号书写均正确的是
A.纳Na 钙Cu 铁Fe B.硅Si 碳c 磷P
C.镁Mg 猛Mn 汞Ag D.氮N 氦He 氯Cl
9.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一定规律对元素进行排列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氦的元素符号是H B.X元素的电子层数是2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D.氧元素和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0.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国家速滑馆的“天幕”用国产高钒封闭索编织而成。下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钒属于金属元素
C.钒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钒离子的符号为V2+
11.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1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氢气 C.干冰 D.硫酸铜
二、非选择题
13.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 。
14.按顺序默写1到20号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名称在前,符号在后: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15.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1)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前五位的是: 、 、 、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根据元素的名称,可分为 元素:汉字偏旁为“钅”旁,汞和金除外,如: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等; 元素:汉字偏旁为“气”“氵”“石”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存在的状态,如氢、溴、碳等; 元素:“气”字头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16.元素分类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 4 个 不稳定 易 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 4 个 不稳定 易 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8 个(He 为 2 个) 难得失电子
《2.2元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A B B D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A
1.D
【详解】A.“”是氢气的分子式,而非氢元素的符号,故A错误;
B.“”是氦(Helium)的元素符号,属于稀有气体元素,也可以表示氦气,故B错误;
C.“”是汞的元素符号,属于金属元素,也可以表示汞单质,与氢无关,故C错误;
D.符合元素的符号规则,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通常由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或首字母加后续字母(小写)组成,氢的拉丁文为Hydrogenium,因此其元素符号为H,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因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
3.C
【详解】地壳所含的元素中,含量由大到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
故选C。
4.A
【详解】A、“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故A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6,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6-26=30,故B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26=2+8+y+2,则y=14,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5.A
【详解】A、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所以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2+8+18+x,解得x=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质子数为3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0-31=3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B
【分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A、河水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A选项错误;
B、氧化汞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选项正确;
C、氮气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化合物,C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D选项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Cu(铜)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H(氢)元素名称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S(硫)、C(碳)元素名称带“石”字旁,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C、Hg(汞)属于金属元素(液态金属);He(氦)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N(氮)元素名称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u(金)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纳” 应为 “钠”;钙的元素符号应为Ca,Cu是铜的元素符号,该选项错误;
B、碳的元素符号应为C,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应大写,该选项错误;
C、“猛” 应为 “锰”;汞的元素符号应为Hg,Ag是银的元素符号,该选项错误;
D、氮N、氦He 、氯Cl,元素名称和符号书写均正确,该选项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氦的元素符号为He,选项错误;
B、元素所处周期数与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则X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选项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选项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内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纵行)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氧元素和Y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和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x+11+2=23,x=8,选项A正确;
B、根据元素中文名称造字规律,“钒”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
C、由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因此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选项C不正确;
D、钒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因此钒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其符号为:V2+,选项D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A、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错误;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正确;
C、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C错误;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A、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符合题意;
B、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纯净物
【详解】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14.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详解】前20号元素分别是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15.(1) 氧 硅 铝 铁 钙 氧 铝
(2)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详解】(1)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根据元素的名称,可分为金属元素:汉字偏旁为“钅”,汞和金除外,如: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等;非金属元素:汉字偏旁为“气”“氵”“石”,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存在的状态,如氢、溴、碳等;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16. 少于 失去 多于或等于/不少于 得到 稳定
【详解】金属元素:钠、镁、铝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填:少于;失去;
非金属元素:氯、氧、硫、磷等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填:多于或等于;得到;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的原子最外层一般都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故填: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