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小说是生活的缩影。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极易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下面让我们和晶晶一起开启奇妙的小说阅读之旅。旅程一:探究细节魅力★晶晶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请你帮她解决一下吧!1.读小说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这位受人yōng dài( )的dǎng yuán( )望着páo xiào( )而来的洪水,听着狂风的hōng míng( ),感到xīn jīng ròu tiào( )。他的心中充满yōu lǜ( ),望向窗外,用shā yǎ( )的sǎng yīn( )说:“希望不要发生zāo gāo( )的事情。”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勉强 坚强 强迫 倔强 B.吞没 淹没 埋没 没落C.折腾 打折 折本 骨折 D.店铺 铺垫 铺路 铺户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惊慌 揪心 照顾 B.阴冷 掀开 后脑勺C.皱眉 抱怨 熄灭 D.倾听 探望 湿林林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由“困”组成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劳作了一天,渔夫十分 地往家走。自己每日早出晚归地劳作,为什么生活还是这样 ,他感到十分 。该怎样摆脱 呢 他陷入了沉思。A.困难 困苦 困惑 困局 B.困倦 困窘 困惑 困境C.困窘 困难 困苦 困境 D.困惑 困难 困倦 困窘5.下面的语段体现的人物心理是( )(2分)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服气求告龙王。A.犹豫不决 B.忐忑不安 C.胸有成竹 D.心急如焚6.从小说的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人物内心。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练习。(14分)(1)仿照例句特点,把下面的句子写生动。(3分)[示例]山洪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他大吼一声。(2)阅读时,晶晶读到一位老人从小离开家乡,如今头发斑白才回乡时,想到了 代诗人 在《回乡偶书》中写的两句诗:“ , 。”(4分)(3)(教材核心题)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3分)(4)学校掀起“阅读经典名著”风潮,同学们手上多了很多读过的课外书。晶晶想组织一次“图书超市”活动,让大家交换(买卖)图书。要想取得校长的支持,她该怎样说呢 (4分)旅程二:感悟人性光辉★晶晶在图书交流会中选取了几篇小说与大家分享,请你一起阅读精彩情节,体会人物形象。(一)童年(节选)7.请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填序号)(3分)A.背对着大家 B.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C.狗一般地龇出了牙8.选文右侧是晶晶读这个情节时写下的疑问。针对这个问题,她列出了以下影响阿廖沙的人物及事件。请你帮她连线。(3分)A.外祖母 a.乐观热忱,每次阿廖沙挨打,会出手帮他挡。B. “小茨冈” b.知识渊博,让阿廖沙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C. “好事儿” c.慈祥善良,经常教导阿廖沙,善于讲故事。9.阅读《童年》这本小说时,以下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了解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创作背景。B.以阿廖沙的成长轨迹为线索,梳理小说情节图。C.为了读得快,描写环境的句段可以跳过去不读。D.经常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且做批注。(二)【材料一】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节选自《桥》【材料二】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传遍了全身。老葛的心更慌了,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保不住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 老葛扒掉上衣,跳下水,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洪水退后,老葛拿出家中的积蓄帮忙把桥加固。当学校校长和村主任过来时,老葛只说了一句:“我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原来老葛是一位退休老师。 ——节选自《守桥》10.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对这两处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材料一两处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情况越来越危急。B.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交代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两则材料中画“ ”的句子,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人物形象更鲜明。D.两则材料中画“ ”的句子,告诉我们描写水凶猛的句子越多,小说的情节就越精彩。11.材料一写了老汉的两次“吼”,这两次“吼”分别站在什么角度 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12.下列关于材料二的题目“守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守桥是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没有其他含义。B.“守桥”概括了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C.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守住了内心“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与无限热爱。D.“守桥”作为题目有象征意义,联结着老葛这一位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也联结着老葛与教师这一职业的关系。13.两则材料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用“ ”画出一处,分析人物形象。(4分)(三)照相师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吗 ”她们一个一个站到了照相师的镜头前。有单个的,有合影的,有抱着孩子的,也有搀扶着老人的。②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③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起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在自己家一样。④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上角有个疤痕,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⑤吃了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 ”⑥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⑦照相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 ”⑧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 ”⑨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头一次见面,她就把我吸引了。”⑩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憧憬的光芒。 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站到月季花跟前,几株月季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在阳光下闪着淡淡一丝光,神秘,梦幻。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他轻轻按下了快门。 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他对小茴说:“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小茴的脸红了。“真的很漂亮!”她笑着点头。 照相师说:“我明年想开个照相馆,你再去拍照,免费啊!” 小茴的脸又红了。 照相师笑笑,便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她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照相师的妻子并无残疾,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啦——”14.借助情节图,梳理小说情节。(4分)15.第⑥自然段中“小茴低头不语”时心中会想些什么 联系上下文,写一写。(4分)16.对第 自然段画“ ”句子的理解有误的是( )(2分)A.写雨后阳光下的月季,渲染了照相师为小茴拍照时温馨美好的气氛。B.写雨后明艳的月季花,烘托出小茴明朗的心情,拨云见日,克服心病。C.写月季花,实际上是在写小茴,月季“闪着淡淡一丝光”正是小茴展现的美。D.通过描写为小茴照相时的环境,衬托出照相师高超的拍照技术。17.下列对第 自然段照相师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2分)A.在照相师看来,小茴是长得最美丽的女孩,他将她拍得很好看。B.照相师这样说是为了鼓励小茴,让她变得自信,不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C.照相师其实是骗小茴的,他是为了夸自己的照相水平高。D.照相师很欣赏小茴的容貌,为她拍了一张最好看的照片。18.(语文要素)关注小说中照相师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我感受到他是一个 的人。(2分)19.小说最后才点明照相师撒了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旅程三:创编精彩故事★晶晶阅读了这么多小说后,也想大展身手写一写精彩的故事。请你帮她完成习作。20.请用以下提供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写作时,注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故事要完整,情节尽可能曲折生动,不少于400字。(30分)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1.拥戴 党员 咆哮 轰鸣 心惊肉跳 忧虑沙哑 嗓音 糟糕2. B 3. D 4. B 5. A6.(1)[示例]他像一头雄狮,大吼一声,震天动地。(2)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3)[示例]我不小心把爸爸新买的茶壶打碎了,心里一直想着:到底要不要对爸爸说实话呢 说实话吧,怕爸爸批评我;撒谎呢,这是对爸爸的欺骗。唉,到底该怎么办呢 (4)[示例]校长,我想利用周五下午的活动课组织一次“图书超市”活动,让大家自由进行图书交换(买卖),这样既可以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又可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您看可以吗 7. C B A8. A——c B——a C——b9. C10.环境 D11.党员 人民群众 父亲 儿子 12. A13.[示例]老葛扒掉上衣,跳下水,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扒、跳、撕扯”这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葛义无反顾、英勇护桥的高大形象。14.从左到右:热情招待 低头不语 撒谎安慰欣赏照片15.[示例]我多想像那些姑娘一样拥有一张自己的照片,可是我脸上的疤痕也会被记录,会被人笑话啊……16. D 17. B18.善良、真诚19.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也更能体现这位照相师的善良,增强小说的感染力。20.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