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3张PPT)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23张PPT)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课前导入
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悲剧的英雄,坚强的硬汉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美】海明威 著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积累文学常识。
2.细读人物的内心独白,概括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3.结合人物的经历和语言,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4.感受圣地亚哥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险恶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硬汉精神。
知人论世
初入文本

作者生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打响后,海明威走向了战场前线。19岁那年,海明威来到意大利战场,成为了一名救护车司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为拯救一个意大利士兵而被炮击伤,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7块。但他仍然强忍着剧痛,成功地将另一位伤员送到了安全地带。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但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
◎战场前线的生死经历,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硬汉的形象,如拳击手、斗牛士、军人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同时又常把描写“死亡”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围绕战争、死亡、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
◎与父母的争执,同四任妻子的情感纠葛,晚年身患重病,健忘易怒,创作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加上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当时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海明威,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认为这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于是1951年开始动笔创作,仅用八
周就完成了初稿,获得了友人们一致的赞美。海明威
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
作品”。
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故事梗概
老渔夫圣地亚哥年轻时是优秀的捕鱼能手,而如今已经接连84天出海却无功而返了,受到众人一再的冷嘲热讽,就连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小孩曼诺林也在其父母的逼迫下离开了,老人痛苦不已。为了证明自己,更为了不让他的小粉丝曼诺林失望,他于第85天再次顽强出海。依然是那片没有尽头的"死亡之海",依然是那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但这次,老渔夫信心满满,势在必得。
这一次在深海,他幸运地碰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马林鱼。老人激动得恨不得马上载着这个巨大的战利品返回。但这庞然大物凶猛异常,老人凭借顽强的毅力,独自与它奋战了两个日夜,终于将其征服,并把它束缚在船边扬帆返航,不料途中若干次遭到鲨鱼群的攻击。虽然他每次都能把鲨鱼打得落荒而逃,但这些贪婪的魔鬼已经将美味的马林鱼肉吞噬殆尽,最后老渔夫只能遗憾地带着一副没有皮肉的巨大马林鱼骨架回到了岸边。老人虽然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带回了象征胜利的马林鱼骨架……
前情回顾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9)老人第一次与鲨鱼搏斗及写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30--47)写老人与鲨鱼的第二次搏斗
第三部分(48--53)第三次搏斗
第四部分(54--82)老人第四次搏斗及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五部分(83-88)老人第五次搏斗
第六部分(89-97)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深入研读
仔细品味

思考1 按照表格提示,梳理老人与鲨鱼搏斗历程。
攻击者
数量
作战工具
结局
第一次
(1-29)
第二次
(30-47)
第三次
(48-53)
第四次
(54-82)
第五次
(83-97)
一条
灰鲭鲨
鱼叉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两条
加拉诺鲨
绑着刀子的桨
杀死两条加拉诺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一条
铲鼻鲨
绑着刀子的桨
杀死鲨鱼,刀子被折断
两条
加拉诺鲨
短棍桨柄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成群结队
群鲨
短棍舵柄
大鱼只剩残骸
搏斗历程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1)对比,体现两者的对抗力量悬殊,衬托出老人的勇敢无畏。
思考2 作者海明威是如何刻画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的?
原文 手法 形象特征
(4)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鱼叉,系紧绳子。
(5)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是也许我能制服他。
(12)“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13)“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15)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他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34)“呀!”老头儿说“加拉诺,来吧,加拉诺鲨。”
(35) 他那褐色……老人把绑……
(36)老头放松了帆脚索,让船横过来,露出船底的鲨鱼。
动作、神态
沉着冷静
心理
清醒自信
语言、心理
永不言败、刚毅
语言、心理
敢于担当
直面问题
语言、心理
理性、乐观积极
沉着勇敢
无所畏惧
机智
动作描写
语言、心理
动作描写
(2)运用细节描写,将圣地亚哥对抗大鱼的过程展现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便于理解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3)采用独白式心理描写,真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突显圣地亚哥沉着冷静、刚毅自信、乐观积极、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深化
了文章主题。
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总结
①坚强的意志
②高贵的自信
③不败的生活准则
④直面未来的勇气
普通的渔夫,平凡的老者
成功的失败者,失败的悲情英雄
铁骨铮铮的硬汉
“硬汉”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多是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下层人物,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思考3 圣地亚哥也有心理动摇的时候,这与打不败的精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①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有短暂的犹豫、畏惧心理,几乎是每个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当情势危急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②打不败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自我搏斗的胜利,更真实地诠释了打不败的精神——人不能被自己打败,打不败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此。
思考4 品析“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
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构成作品的
四大要素:
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冰山理论”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蕴含在前者之中
具体可见
冰山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1.情节不蔓不枝,人物少到不能再少。将故事“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略去一切历史背景,聚焦老人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三夜,只写老人、小孩、大海、大马林鱼、鲨鱼。
2.语言简洁,客观再现,突出行动和心理,删去“解释、讨论,甚至议论”。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来势凶猛,老人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没有华丽语言,较少使用形容词,被称为“电报式”。
3.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冰山上的八分之一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风格”,他擅长用极其精练、朴实、直观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着墨不多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地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①情节简单②人物简单③语言简洁。④手法简洁。
⑤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看不见的八分之七:由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等意象组成。海明威就是要让读者凭借经验去体会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①马林鱼:象征了人的美好理想。
②大海:象征人生舞台(人生存的环境);也象征神秘莫测的命运。
③鲨鱼:象征与人对立的邪恶势力、厄运劫难。
④圣地亚哥:象征永不屈服的硬汉精神。
总结全文
概括主旨

深入探究: 归纳文本主旨。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海明威借景抒情,深入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老人面对的是海洋的挑战,而海洋面对的则是老人的极限。老人对海洋存有敬畏,也相互依存,这也可以理解为,海明威用一种独特的思维手法,向人们呈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②人与现实的不屈抗争。在圣地亚哥的身上,凝聚着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当他认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出海捕鱼时,他孤身一人驾驶着小船,在三个月的毫无收获中不屈坚守。凭借着这样的执着,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③人与文明的苦苦坚守。对于圣地亚哥来说,他费尽千辛万苦捕捉到了这条鱼。但是这条大鱼却在老人归去时被鲨鱼撕咬殆尽。海明威借此说明,在现实中存在着人类无法跳脱的悲剧命运。这种无法挣脱的命运枷锁所要证明的是人类的文明价值和精神力量。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名言是老人的生命呐喊,成为老人的行动纲领,使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抗争和拼搏的正面人生主题得到了升华,成为这本书具有制高点意义的核心精神。即使失败和毁灭是人的宿命,也绝不轻言放弃,绝不缴械投降,而是一斗到底,打破命运设立的悲剧,活出生命的尊严和高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课后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