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一本课目标目录新知导入二精读课文三课外拓展四课堂评价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七本课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通过分析王葆的形象和奶奶讲故事的场景,体会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感受儿童文学中传递的纯真情感,增强对美好家庭氛围与积极成长态度的认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王葆与奶奶的对话及王葆幻想得到宝葫芦的段落,积累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句,尝试运用相关手法进行简单仿写。通过分析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以及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中主人公得到宝葫芦的方式,培养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深入感受王葆天真可爱、爱幻想的形象之美,体会童话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特点,提升对童话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精读课文王葆为什么特别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提示:想一想在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宝葫芦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王葆在现实生活中又面临怎样的困境呢?一是奶奶讲述的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二是王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烦恼,渴望用宝葫芦来解决问题。你认为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普通的少先队员爱听故事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淘气“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那,我怕冷。”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淘气、爱听故事“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淘气爱听故事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爱幻想你认为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淘气爱听故事活泼爱幻想天真可爱品读课文奶奶给王葆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机遇张三 神仙相赠李四 从龙宫得来王五 听奶奶的话得来赵六 掘地掘出来的王葆听了故事以后,极其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他在做算术题时,想得到宝葫芦;在种向日葵比赛中输给同学时,想得到宝葫芦;在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后,又想得到宝葫芦。王葆听了奶奶讲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品读课文故事中的“奶奶”是个怎样的人?在这个故事中,王葆的奶奶是一个慈爱、有耐心、会编故事的人。她给王葆讲的故事,激发了王葆的想象力。洗脚、剪脚指甲自我介绍(1—4)神奇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奶奶讲故事(5—19)王葆、普通人、爱听故事王葆的心愿(20—21)要是“我”有一个宝葫芦……宝葫芦的故事每次都不一样结构梳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外拓展整本书阅读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随堂练习一、仿写句子。1.我想有一条大花狗,立刻就有了一条大花狗。我想吃一盘水蜜桃,立刻就有了一盘水蜜桃。2.水里仿佛落下了什么东西似的,溅起好多亮亮的水星儿。天上的飞鸟仿佛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地飞过去,就像一颗颗流星。二、听了这么多有关宝葫芦的故事,你有没有幻想过,假如你也像故事中的人一样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你会用宝葫芦来做什么?示例:假如我有了一个宝葫芦,我希望宝葫芦能变出好多好多的书,这样一来,偏远地区的同学们也能有很多好看的图书了。我还希望宝葫芦能够变出厚厚的冬衣,把这些衣服送给需要的人们……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教案一、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分析王葆的形象和奶奶讲故事的场景,体会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感受儿童文学中传递的纯真情感,增强对美好家庭氛围与积极成长态度的认同。语言运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王葆与奶奶的对话及王葆幻想得到宝葫芦的段落,积累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句,尝试运用相关手法进行简单仿写。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以及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中主人公得到宝葫芦的方式,培养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审美创造:深入感受王葆天真可爱、爱幻想的形象之美,体会童话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特点,提升对童话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中主人公得到宝葫芦的方式。(二)教学难点体会童话语言的生动性,尝试仿写句子。理解王葆的心理活动,感受其天真可爱的形象。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品读赏析法、仿写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 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指名回答,回顾课文结构。追问:“我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王葆为什么会幻想得到宝葫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二)精读课文,分析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12 分钟)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王葆为什么特别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结合奶奶讲的故事和王葆的现实生活来分析。”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从奶奶讲的故事来看:“奶奶讲的传说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这让王葆对宝葫芦充满向往。”从王葆的现实生活来看:“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烦恼,比如做算术题不知道怎么列式子、种向日葵比不过同学、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他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如描写宝葫芦神奇的句子、王葆遇到烦恼的句子,体会王葆的心理。(三)分析人物形象(15 分钟)分析王葆的形象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分析:“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普通的少先队员,爱听故事。“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淘气、天真可爱。“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 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爱幻想。学生总结王葆的形象:淘气、爱听故事、爱幻想、天真可爱、活泼。分析奶奶的形象提问:“在故事中,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朗读奶奶与王葆的对话及奶奶讲故事的相关内容,思考后发言。教师总结:“奶奶是一个慈爱、有耐心、会编故事的人。她通过讲故事让王葆听话,既照顾了王葆,又激发了王葆的想象力,体现了奶奶对王葆的关爱。”(四)品读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8 分钟)教师提问:“奶奶给王葆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内容,完成表格: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机遇张三 神仙相赠李四 从龙宫得来王五 听奶奶的话得来赵六 掘地掘出来的提问:“王葆听了奶奶讲的这些故事后,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回答:“王葆极其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在遇到各种困难时都会想到宝葫芦。”(五)仿写练习与拓展(10 分钟)仿写句子出示例句 1:“我想有一条大花狗,立刻就有了一条大花狗。” 引导学生仿写,如 “我想吃一盘水蜜桃,立刻就有了一盘水蜜桃”“我想要一个新书包,立刻就有了一个新书包”。出示例句 2:“水里仿佛落下了什么东西似的,溅起好多亮亮的水星儿。” 引导学生仿写,如 “天上的飞鸟仿佛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地飞过去,就像一颗颗流星”“树上的叶子仿佛被风吹醒了似的,纷纷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学生独立完成仿写,同桌互相点评,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展示。课外拓展教师介绍:“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推荐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去了解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的经历,看看宝葫芦到底给他带来了哪些烦恼。”(六)课堂总结(3 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王葆想得到宝葫芦是因为宝葫芦神奇,还能帮他解决生活中的烦恼;我们也认识了淘气、爱幻想的王葆和慈爱、有耐心的奶奶;大家还积极参与了仿写练习。”强调:“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像王葆一样有积极的想法,但更要学会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宝葫芦’这样的神奇事物。”(七)布置作业(2 分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王葆与奶奶的对话段落。完成课堂上未写完的仿写句子,再自己创作 1-2 个仿写句子。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少于 200 字)。五、板书设计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宝葫芦神奇:要什么有什么现实有烦恼:算术题难、向日葵差、和同学闹翻王葆:淘气、爱听故事、爱幻想、天真可爱、活泼奶奶:慈爱、有耐心、会编故事、关爱王葆11课《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bǎo hú lu mì mì zhēng zhá fǎng fú yīng gāi( ) ( ) ( ) ( ) ( )二、选词填空希望 愿望 盼望1. 小明( )自己能快点长大,像爸爸一样勇敢。2. 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是我的( )。3. 我们都( )着春节快点到来,可以和家人团聚。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 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用“一面……一面……”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宝葫芦难道不是神奇的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宝葫芦的秘密》中,奶奶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得到宝葫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理解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1. 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得到了宝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们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宝葫芦 秘密 挣扎 仿佛 应该二、1. 希望 2. 愿望 3. 盼望三、1. 示例:妈妈一面做饭,一面听音乐。 2. 宝葫芦是神奇的。四、能满足人们的愿望 “我”想让宝葫芦帮“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五、1.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2. 张三劈面撞见神仙得到宝葫芦;李四游到龙宫得到宝葫芦;王五因为是好孩子,肯让奶奶换衣服得到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宝葫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课时.pptx 《宝葫芦的秘密》同步练习.docx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