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综合练习(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综合练习(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华中学2024级高二年级9月综合练习
高二地理
本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24年1月3日我国某地日出、日落时间及太阳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可能是 ()
A.成都 B.南通 C.乌鲁木齐 D.哈尔滨
2.该地再次出现图示太阳运动轨迹的日期是 ()
A. 12月22日 B. 6月10日 C. 12月10日 D. 1月15日
3.该日,该地学校广场旗杆影子方向的变化轨迹为()
A.东北→北→西北 B.西南→南→东南
C.西北→南→东北 D.西北→北→东北
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貌类型多样,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它是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叠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下左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右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新西兰东侧板块边界附近的海底地貌最有可能为()
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
5.从岩石成因看,“薄饼岩”所属岩石类型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推测“薄饼岩”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海水侵蚀
B.浅海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C.岩浆喷出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
D.板块碰撞—地壳抬升—海水沉积—固结成岩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不正确的是()
A.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相同
C.在所有数字中⑤形成最晚 D.岩层⑥形成时间早于断层①
8.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A. 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 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 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 d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开发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 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下沉速率最小 D. T4下沉幅度最小
10.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 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霜冻线是指地表0℃温度线,是区分是否出现霜冻天气的重要标志线。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20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霜冻线为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日所处月份最可能是 ()
A. 2月 B. 7月 C. 10月 D. 12月
12.图中所示锋的性质及其移动方向为()
A.冷锋、西移 B.暖锋、西移 C.冷锋、东移 D.暖锋、东移
13. 此时( )
A.甲地艳阳高照 B.乙地吹偏南风 C.丙地霜冻严重 D.丁地风轻云淡
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5月16日某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因受暖锋影响,16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图中M、N两地的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A.12.5hPa B.10hPa C.7.5hPa D.5hPa
16.影响甲地附近锋线两侧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团性质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某年11月16日,我国某天气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提道:“16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它的移速快、降温猛、影响范围广,江湖人称‘速冻小能手’,受它影响,17日至19日,从西北、华北到江淮、江南一带,秋裤封印即将大面积解除!”下图为“该年全国秋裤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导致此次秋裤预警的“速冻小能手”源自()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夏威夷高压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国秋裤预警地图体现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
B.“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
C.此股强冷空气移动路径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D.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图中“秋裤分割线”向北移动
如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丰沛降水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20.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读下图“世界季风明显地区的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的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1月,图中甲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2.下列关于乙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甲地高温多雨 B.处于1月左右
C. C地形成高压中心 D.甲地低温少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地球公转处于丙图所示情形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该日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2分)
(2)当太阳光以图乙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B地的地方时为 ;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 (提醒: C点所在经线为180°)。(4分)
(3)丁图为北温带某地楼间距规划图,则甲图中与决定L的合理数据关系最密切的公转轨道位置为 (填数字序号);该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及接下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变化情况为 公转速度快慢: 变化情况: 。(6分)
(4)福建某学生(26°N,119°E)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将支架改为可调节式,如下图。
春分日,为了使热水器有更好的效果,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交角α应该调节为 (2分)
A. 23°26′ B. 26° C. 64° D. 64°34′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越一系列近南北向断裂带后,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谷地历史时期形成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物,不仅蕴含了构造、气候和地表过程的丰富信息,而且对人类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所在区域图。
材料二: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事件,形成堰塞湖,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右图为格嘎村所在的雅鲁藏布江地质剖面图。
(1)从板块运动和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原因。(6分)
(2)与河湖相沉积物相比,指出冰碛物的特点。(4分)
(3)推测图中湖相沉积物阶地的形成过程。(6分)
(4)说明湖相沉积物阶地为格嘎村选址提供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孟买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图1是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图2是孟买区位图。
材料二: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21年5月25日,强气旋风暴亚斯(YAAS)在孟加拉湾上生成,并即将在印度东海岸登陆。
(1)据图2中的风向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并描述该风向的形成过程。(6分)
(2)简述孟买7月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4分)
(3)每年的3~5月为孟买的热季,简析热季形成的原因。(4分)
(4)请将图3中的简易天气系统图绘制完整(提示:自己绘制图例),以示意“亚斯”的形成,并推测“亚斯”可能对沿海地区产生的影响。(6分)
中华中学2024级高二年级9月综合练习答案
高二地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B A B C D A D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C D A A C D C D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
(1) 秋分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
(2) 8时 1:3
(3) ③ 较快、先变快后变慢
(4) B
25.
(1)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2分),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断裂发育,岩石破碎(2分);降水丰富,流水下切,形成峡谷(2分)。
(2)磨圆度差;大小不分、杂乱无章、分选性差。
(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堆积形成湖相沉积层(2分);堰塞湖坝体溃决,湖床裸露(2分);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2分)。
(4)地形平坦较广阔,方便生产生活;高出水面140m,避免洪水威胁;土层较厚、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26.
(1)北半球夏季。形成过程: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西南气流,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2)7月,孟买降水多,云量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保温作用好,气温较高。
(3)3~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地太阳高度增大,太阳辐射增强,大气吸收热量增多,气温变高;3~5月,夏季风未到达,南亚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4)
影响:带来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等)、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缓解旱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