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创智协作体2025年9月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因果关系错误,原文第一点提到“传统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前提,而“文科教师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素养短板”是进一步说明教师面临的挑战,二者并非因果关系。且原文“不少文科教师”,选项扩大了范围。B项正确,原文第一点指出科技发展冲击文科知识体系的稳定性,第四点提到“科技带来的知识跨界、信息爆炸…削弱了文科知识的专业性与深刻性”,与选项表述一致。C项错误,原文明确提到“强化文科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不能直接影响”矛盾。D项错误,原文第三部分提到“动态调整课程结构,增设新兴文科专业”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文科人才”,而非“避免文科专业缩招”。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与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错误,文章三个板块依次为“科技给文科教育带来挑战”“文科教育是价值观的孵化器”“文科教育需进行多方面的结构性调整”,是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递进关系。3.①打破学科壁垒/发挥思辨优势;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③提高数字素养(技能)。【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用文本中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从文本中筛选出中学文科教师需要做出改变的相关信息,访谈问题一的第三段“这对文科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第五段“这就要求文科教育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第六段“这意味着文科教育必须拓宽学生的技能培养范围,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访谈问题二第三段的“培养独立的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这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第四段的“为技术发展划定道德的边界”;第五段的“文科教育需要进一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培养创新思维”。访谈问题三第三段的“在跨学科建设上,要打破学科壁垒”;第四段的“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其次通读材料,“将历史事件与科技伦理结合,引导学生用数据分析文学现象”对应原文的“打破学科壁垒”或者“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增加实践项目、创新成果等评估维度”对应原文的“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习使用虚拟现实、智能工具构建互动课堂”对应原文“提高数字素养”。最后,表达的时候注意语言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4.问题:(那么)文科教育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为什么?)理由:①(结构上)紧承前文“文科教育是价值观的孵化器”,同时照应后文张政文讲的“必须进一步强化”;②(内容上)后文张政文的回答都是围绕“进一步强化”展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本逻辑梳理能力,以及信息整合和概括能力。本题需要理解访谈的对话脉络,分析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回答之间的衔接关系,推断出中间缺失的问题;需从张政文的回答中提炼核心观点,并将其转化为符合访谈语境的提问;需用简洁、专业的语言拟写问题,确保问题既符合《教育家》作为教育媒体的提问风格,又能精准对应张政文的回答内容。5.独特价值:①思考生命的意义:苏轼被贬黄州后,仍然能够在山水间领悟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获得乐观与豁达;②人与自然的关系(审美能力):苏轼与友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美景并陶醉其中;③批判性思维(多角度思考/思辨的能力):苏轼对“变”与“不变”的独特解读充满思辨智慧。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关怀,(1分)也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1分)(独特价值中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答对现实意义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联结运用的能力。首先,依据阅读材料中张政文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内容,梳理出文科教育从哪些方面孵化价值观。结合材料中的“文科教育则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能够在经典作品与思想的熏陶下,培养独立的审美能力、批判思维和同理心”“文科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技术的影响”“强化文科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句子可以看出,文科教育孵化价值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机密★启用前江西创智协作体2025年9月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72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教育家》: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社会正处于系统性变革期。您认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将给文科教育带来哪些挑战?张政文: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文科教育带来了多方面挑战。一是我们的教学方式面临革新压力。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传统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文科教育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构建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场景,这对文科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不少文科教师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素养不高、能力不强的短板。二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文科知识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冲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很多新的社会现象与文化问题,如数字伦理、基因编辑等,这些都需要文科及时予以回应并建构新的知识与准则框架。但是,文科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往往需要时间,这使得文科教育在适应科技与社会变化时面临一定的挑战。三是科技发展促使文科教育的评价体系发生转变。以往,文科教育更多依赖考试和论文来评价学生能力。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文科教育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如何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文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四是就业市场也对文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市场更青睐具备科技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文科人才。文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若缺乏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竞争力将大打折扣。这意味着文科教育必须拓宽学生的技能培养范围,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科技带来的知识跨界、信息爆炸也干扰着文科教育,学生在海量信息中难以辨别真伪,削弱了文科知识的专业性与深刻性。【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创智协作体2025年9月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pdf 江西创智协作体2025年9月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