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1.2 人口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1.2 人口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人口
|第一章·第二节·|
八上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并描述中国人口数量的基本状况。
综合思维: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地理实践力: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并积极践行,珍爱兄弟姐妹。
目录:
01/世界人口大国
02/人口分布不均
PART 01
世界人口大国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世界人口大国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14.12亿。
欧洲西部30多国人口的 2倍多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 40多圈
世界人口大国
读图1.10,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世界人口大国
读图1.10,观察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变化?在世界人口的比重变化如何?原因可能是什么?
人口增长持续放缓
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
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一、世界人口大国
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从2011年后逐渐放宽?
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1971年7月,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指导方针。
1980年9月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
2021年5月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世界人口大国
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
1982年
2016年
2021年
放宽三孩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废除吗?
不是,是随着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赋予了计划生育政策新的内容。
针对目前国情,我国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新生人口显著减少↓
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P14)
1. 根据表1.3的数据,参照图1.11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完成图1.11的绘制。
2. 总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0—14岁人口:2000年至2010年下降,2020年小幅回升(可能与“二孩政策”等生育鼓励措施有关)
15—59岁人口:先增后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减趋势明显)
60岁及以上人口:持续快速上升(老龄化程度显著加深)
16.60%
70.14%
13.26%
17.95%
63.35%
18.70%
3. 从劳动力供应和消费的角度,讨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劳动力供应角度:15—59岁人口比例下降(尤其是2020年骤减),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老年人口占比增加,社保和医疗支出压力加大。
消费角度: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消费能力减弱,老年人口增加会推动养老、老年用品市场增大。
1. 根据表1.3的数据,参照图1.11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完成图1.11的绘制。
16.60%
70.14%
13.26%
17.95%
63.35%
18.70%
PART 02
人口分布不均
Uneve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我国人口分布,哪里多,哪里少?
东部—广州火车站
西部—内蒙古草原
人口分布不均
想一想,如何描述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密度=
某地人口总数(人)
某地总面积(km2)
(人/km2 )
2020 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47 人/ 千米2,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人/千米2)的2.5 倍。
我国人口密度较大
人口分布不均
读图,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密西疏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
读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黑河
腾冲
人口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
面积57%
人口6%
面积43%
人口94%
胡焕庸:著名地理学家
人口分布不均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中国地形分布图
东部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形平坦;西部多高原和山地,地形崎岖不平。
人口分布不均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东部地区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
人口分布不均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东部大江大河比较多,水源充足,西部地区河流较少。
人口分布特点:
地区差异悬殊,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充足,耕地多,以种植业为主;西部高原山地为主,水分不足,耕地少,以畜牧业为主
2.人文原因:东部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反之。东部开发早,西部晚。
造成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2
人口的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温暖湿润 干燥
耕地 多 少
粮食 多 少
交通 网络发达,便利 发展相对落后
城镇 多、密集 少、稀疏
人口 多、密度大 少、密度小
环境 压力大 压力小
人口分布不均
读图,分析我国城乡人口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人口流动
中国地形分布图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不能单纯依靠人口迁移。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
人口东多西少

腾冲
黑河
黑龙江省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1. 在图1.12中找出黑河—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云南
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2. 在图1.12中找出江苏和青海,根据表1.4的资料,计算两省的人口密度并填入表中。
图1.12 中国人口的分布
表1.4 江苏与青海的人口和面积(2020年)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量/万人 面积/万千米2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江苏 8474.80 10.72
青海 592.40 72.23
790.6
8.2
青海
青海的面积是江苏的几倍?
人口是江苏的百分之几?
7倍
7%
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3.针对下面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西部地广人稀,应采取措施鼓励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减轻东部人口压力。
人口分布与很多地理要素有关。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增加人口。
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但也应考虑到西部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应适量的迁移。
地形起伏大、水资源少、寒冷等
放宽落户限制、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中西部园区建设和政策优惠吸引投资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及其变化
人口政策的调整
本课小结
黑河——腾冲线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城乡人口变化
随堂检测
1.我国实行的人口基本国策为( )
A.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计划生育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提高人口的素质
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南多、东北少
3.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提出来的。
黑河——腾冲线
胡焕庸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为“我国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名称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国家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
江苏省人口数/万人 8446.19 8466.09 8447.26 8505.40 8515.00
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万人 59.25 60.44 64.01 66.71 65.52
注: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生育保险指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1.2018~2022年,国家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表明我国人口( )
A.出生率猛增 B.死亡率骤降 C.多子化严重 D.老龄化加剧
D
2.针对国家老年抚养比的变化,我国应( )
A.严控人口流动 B.弘扬敬老风气 C.限制养老产业 D.依赖海外劳工
B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为“我国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名称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国家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
江苏省人口数/万人 8446.19 8466.09 8447.26 8505.40 8515.00
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万人 59.25 60.44 64.01 66.71 65.52
注: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生育保险指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3.2018~2022年,江苏省( )
A.乡村人口不断流失 B.城镇人口涌入农村
C.总人口数持续下降 D.城市就业压力减缓
A
4.2018~2022年,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C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为“我国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名称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国家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
江苏省人口数/万人 8446.19 8466.09 8447.26 8505.40 8515.00
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万人 59.25 60.44 64.01 66.71 65.52
注: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生育保险指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5.改善镇江市2022年人口生育状况的合理举措有( )
A.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B.保障生育职工福利
C.提高生育保险门槛 D.减少带薪生育假期
B
(2023·广西·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的分布状况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和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请据此开展探究。
探究一:探求人口分布规律
(1)广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99人/千米2以下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部(填方位)。广西部分城市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在500人/千米2以上,如______市(填城市名,1个即可)。
西北
南宁
探究二:探索人地关系
(2)广西人口疏密与地形关系密切,盆地与______(填地形类型)人口稠密,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人口稀疏。为获得更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广西很多城市沿______分布。
平原
河流
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
特点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
绘图答案见右图
探究三:模仿地理学家研究问题
(3)请模仿胡焕庸的研究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上,用一条线段绘制人口分布界线,并说出你所绘制的界线的特点。
上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黑河—腾冲人口地理界线,该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图为胡焕庸线示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