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两极地区的夜空中出现极光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出现短暂中断
2.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下列属于天体的一组是(  )
A. B.
C. D.
3.火星质量为地球的0.11倍,体积为地球的0.15倍,火星上大气十分稀薄,其北极发现水呈冰冻状态,原因最可能是(  )
A.火星北极引力大 B.火星北极温度低
C.火星大气气压高 D.火星大气水汽含量大
4.如图是我国某城市在新建道路两旁使用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据此回答下题.
(1)考虑自然条件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成都 D.重庆
(2)若淮北推广“风光”路灯,太阳能电池板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3)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行进中的赛车
B. 煤油炉
C. 太阳能电池
D. 地热发电站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
6.下列地层形成时期与历史上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时期大致一致的是(  )
A.⑤→④ B.④→③ C.③→② D.②→①
7.下列重要事件与形成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前寒武纪-蓝细菌大爆发 B.早古生代-鱼类繁盛
C.中生代-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D.新生代开始-出现人类
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9.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二、判断题
10.地球上的降水量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加。
11.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判断对错)
12.人类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
13.地球自转速度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幅度不大。(  )
三、双选题
14.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大气圈对流层的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5.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四、填空题
16.下图所示区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   ,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   ,   ,   ,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是   图中⑤是   在它们的轨道之间存在一个   带。
(3)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是:①   ,②   ,③   。
17.嫦娥卫星与月球相互绕转形成一个新的天体系统.   (判断对错)
18.地球外圈分为四圈层,即   、   、   和   。
19.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图中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m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什么?   
五、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如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km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 如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2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材料三 2019年青海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青海省西北部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近年来,该区域内建设了多座大型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其附近的荒漠逐渐更新为草地。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并分析甲地成因。
(3)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22.回答问题。
(1)图中S为   波,P为   波。
(2)图中各圈层A为   ,B为   ,C为   。
(3)P、S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17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   。
(4)在2900千米深处,S波   ,P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   。
23.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   (抬升/下沉)。
(2)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   (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   (陆生/海洋)环境。
(3)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   代   纪。
六、图文材料题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波。判断依据是:   。
(2)图中D、E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D表示   面,E表示   面。
(3)在A,B,C和N中,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4)地球外部圈层中,   圈是连续不规则;生物圈分别渗透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   圈上部。
25.(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实践资料:科学家用地震波的方法“透视”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相态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科学家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发现两个不连续面,并以此为界,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结构。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实践思考:
(1)说出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名称。
(2)简述科学家用地震波方法发现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3)说出上图中a,b、c代表的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答案】B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4.【答案】(1)B
(2)B
(3)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5.B
6.D
7.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答案】8.B
9.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4.【答案】B,C
【知识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15.【答案】B,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16.【答案】(1)③;温度;大气;液态水
(2)火星;木星;小行星
(3)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与地月系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18.【答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知识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19.【答案】远;湖沼;湿润;当时为湖沼沉积,属水域环境;而现在是风沙堆积,属荒漠环境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20.【答案】(1)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1.【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600时<甲<3800时;2400时<乙<2600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发全。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2.【答案】(1)横波;纵波
(2)地壳;地幔;地核
(3)莫霍界面
(4)消失;迅速下降;古登堡界面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23.【答案】(1)抬升
(2)温暖湿润;陆生
(3)古生;泥盆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24.【答案】(1)横;S波速度小或S波在E界面处消失
(2)莫霍;古登堡
(3)B
(4)水;岩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25.【答案】(1)莫霍面;古登保面
(2)莫霍面在地表以下约17千米深,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古登堡面在地表以下约2900千米深,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减慢。
(3)a地壳b地幔c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