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专制民主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专制统治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单元简介(P45)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期)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6~1898.9)义和团运动(1899~1900年)奋起抗争,艰难探索: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史与探索史课前导入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屡次探索皆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何处?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向西方学习改良制度——第8课 中国同盟会(1894-1911)先忧后乐 天下为公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866年生于广东太平天国失败已经两年1.走进孙中山自诩“洪秀全第二”1878年赴檀香山求学洋务运动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希望所有中国人都剪下辫子1887年香港西医学院学习【香港大学前身】1892年香港澳门行医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欧洲富强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甲午战争李鸿章未给予回应。2.思想转变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无良好政府,不论何种民族,办事必不能成;我等为此而受之苦难久矣。遂一俟毕业,即声明必须放弃行医救人,投身救国。——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医人转变一: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走上革新政治的道路。医国改革革命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转变二: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时间地点发起人宗旨口号地位3.成立兴中会:阅读教材P40,归纳成立兴中会的基本史实。檀香山(美国)189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振兴中华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兴中会成员合照推翻满清政府,具有反封建意义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政府4.广州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陆皓东(1868.9.30.-1895.11.7)时间:地点:人物:结果:1895年广州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陆皓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孙中山给予陆皓东的评价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1882年1895年当初次之失败也(指兴中会成立后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1.同盟会--成立背景①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教训: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集中革命力量。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材料一: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材料二: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革命军》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最美最宜之政体,莫过于共和。 ——《警世钟》共同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同盟会--成立背景③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1.同盟会--成立背景看图思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分布特点?华兴会1904年成立于湖南长沙代表: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光复会1904年成立于上海代表人物:蔡元培、徐锡麟 秋瑾、陶成章没有统一领导;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等。分布范围广;革命团体数量多;相对比较分散1.同盟会--成立背景④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孙君逸仙者,……吾敢下一断辞曰:是吾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斯言也,微独吾信之,国民所公认也。——陈天华《纪念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2.同盟会--概况目的:时间地点:构成:纲领:大会决议:性质:意义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员合照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发展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述和概括。3. 三民主义(1)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十六字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民报》发刊词①萍浏醴起义影响: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②安庆起义人物:徐锡麟、秋瑾③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1.武装起义问题:革命党人起义活动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②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①范围广,次数多经济比北方要发达,思想相对比较进步便于接受海外华侨资助体现了革命者屡败屡战,坚定必胜的信心2.黄花岗起义【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①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②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家国情怀在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选择把自己当作祭品,用生命去敲响苦难中国的黎明钟声,激励后辈前赴后继,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秋瑾刘道一徐锡麟林觉民22岁就义35岁就义32岁就义24岁就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平均年龄29岁精神品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牺牲……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 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失败原因:①群众基础薄弱;②单纯军事冒险方式;作用:①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根据材料,概括革命志士起义的失败原因及作用。拓展提升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建团体宣传革命统一政党领导革命高举旗帜思想先行浴血拼争信念如磐革命志士奋斗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黄花岗公认领袖——孙中山课堂小结1911年的一天,孙中山刚抵达美国,就接到了黄兴为起义火急筹款的电报,但他在咖啡馆的小报上却看到了武昌已被革命党占领的消息。武昌烽火孙中山革命党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全部失败。但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