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把握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1.知人论世
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小说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中学毕业后进入报界,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身上中的炮弹片有200多块;在大西洋上做过渔夫,在非洲坦桑尼亚猎过猛兽,在西班牙当过斗牛士。
非凡的经历孕育出他的“硬汉”性格。1953年,他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又因《老人与海》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写作背景
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加上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当时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海明威,他认为这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于是1951年开始动笔创作,仅用八周就完成了初稿,获得了友人们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3.全书梗概
时间 海 老人
85天 清晨 老人出海 老人无法拉动绳索
中午 大马林鱼一直拖着小船游动
86天 清晨 大马林鱼一点不疲乏 老人决定与鱼对峙到底
上午 大鱼把老人拖到船头跳出水面 老人痛恨手抽筋
下午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感到疲乏
夜里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睡了一觉
87天 上午 大马林鱼开始绕圈 老人杀死了大马林鱼
下午 一波鲨鱼来袭 老人与鲨鱼搏斗
【任务路径】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康辉朗诵《老人与海》片段(课文节选部分前情)
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将举行一场特殊的“硬汉勋章”授予典礼。我们的候选人只有一个——圣地亚哥老人。但授予勋章需要充分的理由。我们的任务就是组建一个“勋章评审委员会”,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共同完成《圣地亚哥“硬汉勋章”授予理由说明书》,最终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是否授予。
任务一:知作者生平,悟硬汉之源
详见【知识链接】
任务二:理搏斗历程,观硬汉之战
活动:绘制“圣地亚哥的作战图”
阅读小说节选部分,按照表格提示,梳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节。
历程 攻击者及数量 搏击工具 间隔时间 结果
第一次 (1) 渔叉 一个小时后 杀死;大鱼被咬掉约四十磅肉;他的手受伤
第二次 两条铲鼻鲨(加拉诺鲨) 绑着刀子的桨 两个钟头 (2)
第三次 (3) 绑在船桨上的刀子 接着 杀死;刀刃被折断;他骨子里累了
第四次 两条铲鼻鲨 桨柄 从傍晚到太阳落山 (4)
第五次 (5) 短棍、舵柄 从太阳落山到半夜 被打散;大鱼只剩下残骸;自己被击垮,累
明确:
历程 攻击者及数量 搏击工具 间隔时间 结果
第一次 (1)一条灰鲭鲨(尖齿鲨) 渔叉 一个小时后 杀死;大鱼被咬掉约四十磅肉;他的手受伤
第二次 两条铲鼻鲨 (加拉诺鲨) 绑着刀子的桨 两个钟头 (2)杀死/溜走;大鱼被咬掉四分之一;手流血
第三次 (3)一条铲鼻鲨 绑在船桨上的刀子 接着 杀死;刀刃被折断;他骨子里累了
第四次 两条铲鼻鲨 桨柄 从傍晚到太阳落山 (4)伤得不轻;大鱼一半身子被毁了;他的手感到活生生的疼痛
第五次 (5)鲨群 短棍、舵柄 从太阳落山到半夜 被打散;大鱼只剩下残骸;自己被击垮,累
任务三:析老人心路,感硬汉之魂
活动:“勋章授予理由”小组研讨会
各评审小组从以下角度寻找证据,为“授予理由”提供支撑。
1.【行动之硬】:找出老人与鲨鱼搏斗过程中最让你震撼的一个动作细节。
2.【语言之硬】:“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硬汉精神的宣言,如何理解?
3.【心理之硬】:老人在茫茫大海上也有犹豫和孤独吗?他是如何克服的?(关注老人的内心独白)
【行动之硬】:找出老人与鲨鱼搏斗过程中最让你震撼的一个动作细节,朗读并赏析。
明确:
1.【行动之硬】
“找到使你激动的动作,写下来,叫读者也看得见,产生与你同样的感情。”
——海明威
配乐朗诵并赏析:
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鱼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这两条线其实并不存在。真实存在的只有沉重而尖锐的蓝色鲨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直刺上去。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鱼叉结结实实的刺了进去。(6段)
【赏析】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反应迅速,经验丰富,沉着、勇敢、智慧。
有一条鲨鱼转身钻到小船底下,不见了踪影,等它开始撕扯大鱼的时候,老人感到小船都在晃动。另一条用细长的黄眼睛盯着老人,随即飞快地游过来,半圆形的嘴张得大大的,朝着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了下去。它那褐色的头顶以及脑袋和脊髓相连接的背部有一道清晰的纹路,老人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朝那个交叉点刺进去,又拔出来,再刺进它那黄色的猫一样的眼睛。(38段)
【赏析】这一段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果敢、善斗和鲨鱼的狡猾和凶猛对比,突出了杀死这条鲨鱼的艰难,更进一步表现了老人的勇敢与自信。
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58段)
【赏析】这段文字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多用动词,鲜明生动,给人以惊惧、紧张感,表现了老人的沉着、机敏。
83段:他只能凭感觉和听觉拼死拼活地一顿棍棒打下去。
84段:他把舵柄猛地从舵上扭下来,用它乱打乱砍一气,双手紧攥着,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
85段:他又接二连三地抡起舵柄。他听见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他感到手柄刺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接着再刺。
【赏析】这一段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紧张过程。老人在与鲨鱼的斗争中,凭借着感觉和听觉,用棍棒奋力反击。当棍子被鲨鱼抓住时,他果断地将舵柄从舵上扭下,继续用它来抵抗鲨鱼的攻击,体现了老人的勇敢和毅力,也反映了他在绝境中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
老人特点 鲨鱼特点 目的(作用)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①通过对比的手法,形成紧张的矛盾冲突,突出力量悬殊。 ②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侧面描写)
2.【语言之硬】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硬汉精神的宣言,如何理解?”
明确:
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3.【心理之硬】
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内心独白,思考内心独白的作用。
老人的内心独白
第一次 搏斗前 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什么希望。“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段5)
搏斗后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别想啦,老家伙……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段12)
第二次 搏斗前 高度紧张,“呀!”他大声叫起来。(段31)
搏斗后 保持清醒,时刻备战。“还是留神看看绑在刀上的绳子有没有断,把手保养好,因为还会有鲨鱼来袭击。(段41)
第三次 搏斗后 感到疲倦,“老家伙,你累了……你从骨子里累了”。
第四次 搏斗后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段71)
第五次 搏斗前 “…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段74、段75)
搏斗后 “是什么把你给打垮了呢”“没有什么把我打垮…因为我出海太远了。”(段92)
老人的内心独白主要是哪种形式?这些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明确:
形式:一种是有声的自言自语,一种是无声的多种想法。
作用:①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一定作用。
a.展示人物心理、信念。
“不抱希望才愚蠢呢”“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我们可以看到,老人无所畏惧地与命运抗争,这种坚定的信念也是他不被强敌压倒的决胜因素。
b.展示人物的意志、品质。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倔老头儿,誓不服输。
老人不断地提醒自己与鲨鱼做斗争,不断地鼓励自己,给自己以信心,镇定从容地一次次击退鲨鱼。
c.展示人物的心态、心胸。
“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还是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
——他的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总是在斗争,最后总是积极心态占上风,文中这种情况多次出现,足可见其“硬汉”精神。
②是文章的一条线索,串连故事情节。
对老人的心理描写贯穿文章始终,这是一条线索,可以把海上所发生的事连接起来。
③揭示小说主题。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通过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老人与鲨鱼斗争的艰难,更好地表现他的“硬汉”性格。
在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我们会发觉老人的性格似乎比较矛盾,他经常会自我否定,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这些看似消极的心理描写,并没有削弱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这样的描写也正是突出了“真实性”。
同时,老人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形象,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在与鲨鱼搏斗时,老人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形象总结——桑地亚哥是一个 的老人。
明确:
“事实上并没有这两条线。”这两条线是桑迪亚哥脑子里的,非常精准地指出鲨鱼的弱点。
——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老人
在杀死鲸鲨后,“此外我还觉得这样做是一桩罪过”。
——仁慈善良的老人
敢于挑战大海到很远的地方捕鱼;与鲨鱼进行生死搏斗直到赤手空拳;“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是永远不会打败他。”
——勇敢无畏的老人
年迈的他独自挑战大海并屡受打击,从不放弃心中的希望,三天三夜,拼尽全力,永不服输,精神不倒。
——永不服输的“硬汉”老人
在与鲨鱼搏斗后不断鼓励自己“想点开心事吧”“什么也别想,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醒着,掌好舵。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丢掉了40磅,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乐观积极的老人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即使老人已经精疲力尽,但是他依旧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
——坚持不懈的老人
第93—95段的动作描写,回到家的老人明明累到极致,几乎不能动,但作者偏要写他艰难的动作,突出了老人内在钢铁一般的意志。
——钢铁意志的老人
总结:老人象征着英雄气概、完美人格、象征了一切有信仰的人们都将经历多灾多难的命运,最终在精神上得到永生。
“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多是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下层人物,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永不言败的信念、直面挑战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可侵犯的尊严)
任务四:评成败得失,颂硬汉精神
活动一:品悟“硬汉精神”
课文所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做斗争的情节,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他被打败了吗?
明确: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硬汉”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展示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任务回归:“硬汉勋章”授予典礼
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将举行一场特殊的“硬汉勋章”授予典礼。我们的候选人只有一个——圣地亚哥老人。但授予勋章需要充分的理由。我们的任务就是组建一个“勋章评审委员会”,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共同完成《圣地亚哥“硬汉勋章”授予理由说明书》,最终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是否授予。
示例:
《圣地亚哥“硬汉勋章”》授予理由说明书
经本评审委员会审议,一致决定将“硬汉勋章”授予圣地亚哥老人,理由如下:
一、于行动中,见证不屈意志。面对巨大的马林鱼与轮番攻击的鲨鱼群,他虽年迈体衰,但凭借高超技艺与超凡毅力奋战到底。其搏斗过程,是“硬汉”精神的具象展现。
二、于精神上,捍卫人类尊严。尽管最终只拖回一副鱼骨,但他用行动完美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信念。他在重压之下保持的勇气与尊严,超越了物质的成败。
故此,我们认为圣地亚哥老人以其非凡壮举,完美定义了何为“硬汉精神”,特授予此勋章,以示敬意。
【颁奖词】以海为战场,以孤舟为甲胄。你用疲惫的臂膀,与命运较量。三昼夜周旋,五次鲨群来袭,你证明:人可以被毁灭,但精神永不言败!这具伟岸的马林鱼骨,是你用意志铸就的不朽勋章!
活动二:赓续“硬汉精神”
知识支架(“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构成的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
——海明威
1.文章中出现了老人、马林鱼、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
明确:
老人 马林鱼 大海 鲨鱼
硬汉精神 人生理想 人生舞台 悲剧命运
2.联系现实,能否找到类似桑地亚哥精神的人物,请举例说明。
明确:
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
【颁奖词】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尼克·胡哲:从废墟中崛起
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而有着这样一个人,他不但没有脚,连双手都没有,但他却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担任着国际公益组织“没有四肢的生命”的总裁,创办了自己的演讲经纪公司,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骑马、游泳、冲浪、打鼓、踢足球,他样样皆能。年仅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着他们的人生。
史铁生:轮椅上的文坛硬汉
他从不曾屈服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上行走。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民英雄:枪林弹雨中的钢铁意志
播放视频:《如愿·致敬英雄》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的“硬汉勋章”授予典礼即将落幕,但我们与圣地亚哥的对话才刚刚开始。这副巨大的鱼骨,不仅是那场惊心动魄搏斗的见证,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最终带回了多少战利品,而在于搏斗过程中展现的勇气与尊严。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这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当你们遇到自己的“马林鱼”和“鲨鱼群”时,愿圣地亚哥赋予你们力量,直面风浪,成为自己人生的“硬汉”。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