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025-2026学年2024人教版物理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025-2026学年2024人教版物理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3页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副标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制作人:[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衔接提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声音在信息和能量传递中的重要作用,但生活中并非所有声音都有益 —— 施工工地的轰鸣声、交通路口的汽车鸣笛声、深夜邻居的吵闹声等,这些令人烦躁的声音就是噪声。今天我们将探究噪声的定义、危害,以及如何科学控制噪声,为自己创造舒适的声音环境。
幻灯片 2:课程导入(噪声的生活体验)
情境展示与提问:
播放音频 / 图片:① 施工工地的机械声;② 繁华街道的交通声;③ 图书馆的翻书声;④ 深夜的广场舞音乐声;
思考问题:
哪些声音让你感觉舒适?哪些声音让你烦躁?(图书馆翻书声舒适,施工、交通、广场舞音乐声烦躁);
为什么同样是声音,有的让人愉悦,有的却让人不适?噪声的 “烦躁” 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减少噪声的影响?
引出主题:本节课我们将从 “什么是噪声”“噪声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噪声” 三个维度,系统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
幻灯片 3:知识点 1:噪声的定义与来源
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和环保两个角度)
物理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与乐音对比: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如钢琴、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示例:敲击桌面的杂乱声(无规则振动)是噪声,钢琴演奏的旋律(规则振动)是乐音。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即使是乐音,若在不合适的时间或场合出现,也可能成为噪声);
示例:深夜邻居家的钢琴声(妨碍休息)、课堂上的手机铃声(干扰学习),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来源(分类梳理)
工业噪声: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机械运转声(机床、电机)、切割声(钢材、木材切割)、排气声(锅炉、风机),特点是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周边居民影响显著;
交通噪声:交通工具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汽车鸣笛声、发动机声,火车轨道摩擦声、飞机起降声,特点是流动性强、影响范围广,交通繁忙路段噪声污染尤为严重;
生活噪声: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噪声,如家庭装修的电钻声、邻居的争吵声、广场舞音乐声、商场的促销广播声,特点是来源分散、随机性强,易影响邻里关系;
其他噪声:如建筑施工噪声(打桩机、起重机声)、自然噪声(雷声、风声,但通常对人影响较小)。
幻灯片 4:知识点 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衡量)
分贝(dB):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也是衡量噪声等级的标准,0dB 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常见场景的噪声等级:
0dB:听觉下限;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如图书馆、卧室);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如繁华街道、办公室);
90dB:长期处于该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如施工工地、摩托车启动声);
120dB:会使人听力瞬时受损,甚至耳聋(如飞机起飞时的声音、烟花爆竹声);
150dB: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内脏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如爆炸现场)。
2. 噪声的危害(从生理、心理、环境三方面)
生理危害:
损害听力:短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中,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长期暴露(如 10 年以上处于 90dB 环境),会导致永久性耳聋;
影响身体健康:噪声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对儿童而言,噪声会影响骨骼发育和智力发展。
心理危害:
引发负面情绪:噪声会使人烦躁、焦虑、易怒,降低情绪稳定性,甚至引发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
影响注意力:噪声会干扰人的思维过程,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如课堂上的噪声会使学生无法专注听课)。
环境危害:
干扰生态系统:高分贝噪声会影响动物的听觉、繁殖和觅食(如鸟类受噪声影响无法正常鸣叫求偶,海洋生物受船舶噪声影响迷失方向);
破坏生活环境:长期噪声污染会降低居住舒适度,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幻灯片 5:知识点 3:噪声的控制(三大途径)
根据噪声的传播过程(声源产生→介质传播→人耳接收),控制噪声也需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切断噪声的传播链,具体分为三大途径:
1. 从声源处控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原理:减少或消除声源的振动,从源头阻止噪声产生;
具体方法:
改进设备: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机械、交通工具的振动和发声(如给汽车发动机安装减震装置,改进机床的润滑系统减少摩擦噪声);
规范行为:限制声源的使用时间和强度(如禁止在市区鸣笛,规定施工时间为 8:00~18:00,禁止深夜装修);
替代声源:用低噪声设备替代高噪声设备(如用无声电锯替代传统电锯,用电子鞭炮替代传统烟花爆竹)。
生活实例:汽车安装消声器(减少发动机排气噪声)、家庭使用静音洗衣机(降低运转噪声)、学校禁止课间大声喧哗(减少人为噪声)。
2. 从传播过程中控制(阻断噪声传播)
原理:在噪声从声源到接收者的传播路径上,设置障碍或利用材料吸收、反射噪声,减弱噪声强度;
具体方法:
隔声:使用隔声材料(如砖墙、隔声玻璃、隔声棉)阻挡噪声传播(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办公室用隔声屏风分隔空间);
吸声:利用多孔材料(如海绵、地毯、吸音板)吸收噪声(如电影院墙壁安装吸音材料,KTV 包厢使用隔音棉);
消声:在噪声传播通道上安装消声器(如空调管道、通风管道安装消声装置);
改变传播路径:通过地形、植被阻挡噪声(如公路旁种植茂密的树木,利用山体、建筑物遮挡噪声)。
生活实例:公路旁设置隔声屏障(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卧室铺地毯(吸收室内噪声)、施工工地周围搭建围挡(阻挡施工噪声扩散)。
3. 从人耳处控制(保护接收者)
原理:当声源和传播途径无法控制时,通过防护设备减少噪声进入人耳,保护听力;
具体方法: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适用于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的人群,如工厂工人、机场地勤人员);
远离噪声源:暂时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区域休息(如听到烟花爆竹声时,捂住耳朵或进入室内)。
生活实例:工厂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射击运动员佩戴隔音耳塞、乘客在飞机起飞时咀嚼口香糖(辅助减轻噪声对耳膜的冲击)。
幻灯片 6:噪声控制途径的对比与应用(表格总结)
控制途径
核心原理
具体方法
适用场景
优点与不足
声源处控制
减少 / 消除声源振动,阻止噪声产生
改进设备、规范行为、替代声源
可干预声源的场景(如工厂、施工工地、家庭)
优点:根本解决噪声问题,效果持久;不足:部分声源无法干预(如自然噪声、他人产生的噪声)
传播过程控制
阻断 / 减弱噪声传播,降低到达人耳的噪声强度
隔声、吸声、消声、改变传播路径
声源固定或传播路径明确的场景(如公路、铁路、建筑周边)
优点:适用范围广,可针对性处理;不足:需投入一定成本(如安装隔声屏障、隔音材料)
人耳处控制
保护人耳,减少噪声进入内耳
佩戴防护用品、远离噪声源
无法控制声源和传播途径的场景(如工厂车间、机场、嘈杂公共场所)
优点:灵活便捷,成本低;不足:仅保护个人,无法改善整体环境噪声
幻灯片 7:课堂实验(体验噪声与隔音效果)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实验目的:
体验噪声的干扰,了解隔音材料的作用;
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理解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原理。
实验器材:
手机(播放噪声音频)、不同材料(如海绵、棉花、硬纸板、塑料板、玻璃)、相同大小的纸盒(用于固定材料)、分贝仪(可选,若无则用主观感受判断)。
实验步骤:
准备噪声源:用手机播放固定音量的噪声音频(如施工机械声,音量调至 70dB 左右);
测试无隔音时的噪声:将手机放在桌面上,人耳距离手机 1 米处,感受噪声大小(或用分贝仪测量分贝值,记录为\(L_0\));
测试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将手机放入纸盒中,在纸盒开口处分别覆盖海绵、棉花、硬纸板、塑料板、玻璃(确保材料紧密覆盖,厚度相同);
人耳保持 1 米距离,依次感受不同材料覆盖后的噪声大小(或用分贝仪测量分贝值,记录为\(L_1\)、\(L_2\)、\(L_3\)、\(L_4\)、\(L_5\));
对比分析:计算不同材料的噪声减弱量(\(L_0 - L_n\)),或根据主观感受排序(如 “棉花隔音最好,玻璃隔音最差”);
实验结论:
多孔、柔软的材料(如海绵、棉花)隔音效果较好(能有效吸收噪声);
坚硬、光滑的材料(如玻璃、硬纸板)隔音效果较差(主要反射噪声,难以吸收);
验证了 “传播过程中用吸声材料可减弱噪声” 的原理。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声音。
人们用______(单位)来衡量噪声的等级,30~40dB 是较为理想的______环境。
下列措施中,属于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公路旁安装隔声屏障 B. 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 C. 禁止在市区鸣笛 D. 教室墙壁安装吸音板
提升题:
4. 小明家住在公路旁,每天都受交通噪声干扰,请你为他设计三种不同途径的噪声控制方案,并说明每种方案对应的控制途径;
5. 为什么长期处于 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结合声音传递能量的知识解释。
解题提示:
第 1 题:无规则;休息、学习、工作;
第 2 题:分贝(dB);安静;
第 3 题:C(A:传播过程控制;B:人耳处控制;D:传播过程控制);
第 4 题:① 安装双层中空玻璃(传播过程控制,隔声);② 要求交管部门在公路旁设置隔声屏障(传播过程控制,阻断噪声);③ 睡觉时佩戴防噪声耳塞(人耳处控制,保护听力);(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第 5 题:90dB 以上的噪声能量较大(声音传递能量),长期作用于人耳时,会持续冲击鼓膜和内耳听觉细胞,导致鼓膜损伤、听觉细胞坏死,最终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幻灯片 9: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混淆噪声的两个定义:仅从物理角度判断噪声,忽略环保角度(如认为 “钢琴声一定是乐音”,但深夜钢琴声干扰休息,属于噪声);
误解噪声控制途径:认为 “控制噪声只能从人耳处入手”(错误,声源处和传播过程控制更根本,人耳处控制仅为辅助);
分贝等级记忆错误:将 “70dB” 记为 “理想安静环境”(错误,30~40dB 是理想安静环境,70dB 会干扰谈话);
忽略噪声的长期危害:认为 “短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中没关系”(错误,即使短期暴露在 120dB 以上噪声中,也可能导致瞬时听力损伤);
隔音材料选择错误:认为 “坚硬材料隔音效果更好”(错误,多孔、柔软材料吸声效果好,隔音性能更优,如海绵比玻璃隔音好)。
幻灯片 10: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梳理:
类别
具体内容
噪声的定义
1. 物理角度: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2. 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工作,干扰他人的声音;3. 关键:噪声具有相对性(乐音可能变为噪声)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 等级单位:分贝(dB),30~40dB 为理想安静环境;2. 危害:生理(损害听力、影响健康)、心理(烦躁、注意力下降)、环境(干扰生态)
噪声的控制途径
1. 声源处控制:改进设备、规范行为(根本途径);2. 传播过程控制:隔声、吸声、消声(常用途径);3. 人耳处控制:佩戴防护用品(辅助途径)
生活应用与倡议
1. 应用:双层玻璃、消声器、防噪声耳罩;2. 倡议:减少人为噪声(如不大声喧哗),关注噪声污染,保护听力
思想方法
分类法(噪声来源、控制途径分类)、对比法(乐音与噪声对比、不同隔音材料对比)、联系实际法(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控制方案)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对应练习题(如习题 2.4 第 1、2、3 题);
调查自己家或学校周边的噪声来源,记录噪声等级(用主观感受描述,如 “较安静”“嘈杂”),并提出 1~2 条针对性的噪声控制建议;
用身边的材料(如纸箱、棉花、旧衣服)制作一个 “简易隔音盒”,测试它对手机噪声的隔音效果,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
思考:为什么在医院、图书馆等场所,需要保持安静?从噪声危害的角度分析,并撰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倡议文字,呼吁大家减少噪声干扰。
2024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 声现象
a
i
T
u
j
m
i
a
N
g
观察与思考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休息呢?
一、噪声的来源
听一听这段音频……
这段音频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什么不同?你分别有什么感受?
前半段:优美的音乐
后半段:失去信号声
噪声
乐音
演示实验:
思考:噪声的振动方式是怎样的?
乐音的振动规则有序
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思考:是不是难听的就是噪声,好听的就不是噪声呢?
听一听这段听力音频,并尝试理解其中对话的含义……
刚才的听力你听懂了吗?同样是刚才那段优美的音乐,现在对大家听英语听力有什么影响?
妨碍人们学习的声音
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思考: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动物叫声
电器响声
广场舞音乐
装修房屋
一、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
(2)建筑噪声---机械、拆卸土程 …
(3)工业噪声---抽风和空调系统…
(4)生活噪声---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
结合现实生活确定噪声主要为:
一、噪声的来源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B
一、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的危害
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符号dB)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人的感觉 声音强弱
刚引起听觉 0dB
理想安静环境 30~40dB
保证休息和睡眠 ≤50dB
保证工作和学习 ≤70dB
保护听力 ≤90dB
智能环境监测装置
二、噪声的危害
1.心理方面: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噪声的危害
2.身体方面: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3.物理方面:高强度噪声能损坏物体。
二、噪声的危害
三、控制噪声
当代四大污染
水污染
空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讨论:控制闹钟的噪声。
方法:
1.关闭闹钟
2.加隔音材料
3.放入玻璃罩
4.捂住耳朵
……
思考: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入耳
上述几种方法都属于哪一类控制噪声的方法呢?
三、噪声的控制
生活中的控制噪声的措施
在传播过程中
在声源处
三、控制噪声
思考:你还能说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噪声的例子,它们都属于什么方式?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声源处
人耳处
传播过程中
三、噪声的控制
演示实验:
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
三、噪声的控制
三、噪声的控制
隔音墙制作材料示意图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C.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B
三、噪声的控制
1. [2025·西安月考]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D
A. 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优美的歌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D. 凡是扰乱人们休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声音,都可看
作噪声
返回
2. 从物理学角度,对如图所示声音的波形图进行判断,属于
噪声的是( )
C
A. B. C. D.
【点拨】 图中波形规律,属于乐音;C图中波形不规律,
属于噪声。故选C。
返回
3. 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
D
A. 是指没有声音
B. 的环境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C.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
D.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健康
【点拨】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错误。
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B错误。为了保护
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
噪声环境中可使人失去听力,故C错误。无规则振动发出的
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使人烦躁不
安,有害身心健康,故D正确。故选D。
返回
4. [2025·沧州期中]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
声传播的是( )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点拨】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B符合题意。

返回
5.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保护了自然环
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是( )
B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点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
源处减弱噪声。
返回
6. 当学校附近建楼、修路时,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影响教师给
学生讲课,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
方法中较为有效、合理的是( )
C
①强烈要求工地停工
②学校教室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③在学校与工地中间植树
④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第7题)
7. 某地规定当地中、高考
期间各考点的噪声不得超过45____
(填“”或“ ”);对于考生来说,窗外的
鸟鸣声属于______(填“噪声”或“乐音”),
在考场周围会设置如图所示标志,这是在
______处减弱噪声。
噪声
声源
返回
(第8题)
8. [2025·长沙期中]如图所示是
学校实践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一种
下凹道路,它不但能疏导交通,而
且能起到控制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
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
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
B
A. 在声源处减弱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在人耳处减弱 D. 在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单位:分贝
声源处控制
传播过程中控制
人耳处控制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来源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控制噪声
噪声的危害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