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人教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3.1 土 地 资 源01人多地少目 录02分布不均04课后分层作业05思维导图03合理利用土地06随堂检测区域认知理解不同区域土地资源的差异及成因,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策略。人地协调观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地和谐共生。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地形、降水等因素对土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影响,培养系统性思考能力。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探究土地资源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人多地少Part01人多地少01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位,土地资源总量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 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 。中国与部分国家土地总面积比较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三丰富低于偏低活动:读图,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特征一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人多地少01活动:读图,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我国 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 种利用类型。土地类型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可利用8齐全特征二类型齐全,草地、林地比重较大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园地湿地草地林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人多地少01合作探究一:根据生产生活的需求,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劣势优势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人多地少01活动:读图,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我国耕地 ,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紧缺特征三耕地紧缺人多地少01活动:我国陆地总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但平原面积比美国少,而且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所以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少,再加上人口远比美国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人多地少01活动:印度人口众多,陆地总面积不足我国的1 / 3,为什么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多于我国?印度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阔,可耕种土地的总量远远大于中国,而且气候非常好,非常适宜种庄稼。【思考】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人多地少01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我国耕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为此,人们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变坡地为平地,既能保水、保土、保肥,又能增加粮食产量。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分布不均Part02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说说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何特征?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活动】结合教材,找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黑吉豫新蒙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为界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800mm400mm200mm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耕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分布不均02活动:说说耕地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东北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区)(武夷山脉、雪峰山、东南丘陵)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4 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林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800mm400mm200mm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林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山区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 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天山山地青藏高原分布不均02活动:读图,分析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800mm400mm200mm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分布不均02小结:结合刚才的分析,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我国土地资源分布 ,这是由于受到了 和 的影响。不均地形降水土地利用类型 方位 主要地形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耕地 水田 东部 平原、盆地、丘陵 湿润区旱地草地林地难以利用土地平原、丘陵半湿润区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半干旱区东部东北、西南、东南西部、北部西部高原、山地山地、丘陵高原、山地合理利用土地Part03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活动:读图,说说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活动:读图,说说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土地的辛酸水土的怒吼乱占耕地过度放牧土地污染滥砍滥伐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03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适宜放牧。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 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宜湿则湿: 河湖水域及周边 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宜林则林:山地降水较多, 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活动:读图,说说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原则合理利用土地03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保护生态用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03【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多种树;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宣传保护土地等。合理利用土地03我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采取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2022年11月30日,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 110万平方千米。三江源国家公园合理利用土地03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在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长江大保护与经济发展奠定生态基底。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这里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批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高居于青藏高原之上,超过其他4个公园面积之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合理利用土地03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水源涵养: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里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孕育了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气候调节:青藏高原面积广阔,其表面的植被、冰川等对气候有重要调节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系统还提供了诸如土壤保持、净化空气等服务功能。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涉及12个市(州)、30个县(市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小几乎与北京市相当,位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交界,同时又毗邻俄罗斯和朝鲜两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面积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4倍,它占据海南岛1/7的土地,并囊括全岛的主要山川。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是5个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国家公园课后分层作业Part04分层作业04基础任务掌握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特点及利用原则,完成教材习题,巩固基础知识。实践拓展结合地图或数据,分析本地土地利用现状,探讨合理利用措施,提升综合思维。实践作业开展实地考察或调查,记录不同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撰写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思维导图Part05思维导图05土地资源人多地少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人均土地资源量不足耕地紧缺,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耕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林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山区草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山区随堂检测Part06随堂检测06DA随堂检测06AB随堂检测06DC随堂检测06C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