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让灯泡亮起来》练习(含答案)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让灯泡亮起来》练习(含答案)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12《让灯泡亮起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灯泡、导线
B. 电源、灯泡、导线且连接成闭合回路
C. 电源、灯泡
D. 电源、导线
2.下列物品中,能作为电源让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塑料尺
B. 干电池
C. 橡皮
D. 木块
3.小灯泡的发光部位是( )
A. 玻璃泡
B. 灯丝
C. 灯座
D. 灯帽
4.下列哪种连接方式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
A. 电源正极接灯泡,灯泡接电源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B. 电源正极接灯泡,不接电源负极
C. 电源负极接灯泡,不接电源正极
D. 电源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不接灯泡
5.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是( )
A. 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B. 电源负极→用电器→电源正极
C. 电源正极→电源负极
D. 用电器→电源正极→电源负极
6.下列哪种材料能导电,可用来制作导线?( )
A. 塑料
B. 橡胶
C. 铜丝
D. 玻璃
7.一个简单的电路主要由( )组成
A. 电源、导线、用电器
B. 电源、导线、开关
C. 电源、用电器、开关
D. 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8.当电路中灯泡不亮时,可能的原因是( )
A. 电路是闭合的
B. 电源没电了
C. 灯丝完好
D. 导线连接牢固
9.下列做法中,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
A. 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
B. 电路中接入灯泡
C. 电路中接入开关并断开
D. 用电器正常工作
10.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铁钉
B. 铝箔
C. 橡皮
D. 钥匙
11.在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
A. 提供电能
B. 消耗电能
C. 控制电路的通断
D. 连接电路
12.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下列连接方式不可行的是( )
A. 串联
B. 并联
C. 一个灯泡接电源正极,一个接电源负极,不相连
D. 两个灯泡依次连接在电源正负极之间
13.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必须有开关
B. 没有电源,电路也能工作
C. 只有闭合的电路,电流才能流动
D. 绝缘体可以导电
14.用导线连接电源、灯泡和开关,当开关断开时,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A. 电源没电
B. 灯丝断了
C. 电路是断路
D. 导线断了
15.下列哪种情况能证明电路是通路?( )
A. 灯泡不亮
B. 灯泡发光
C. 电源发热
D. 导线断裂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1.只要有电源和灯泡,灯泡就一定能亮起来。( )
2.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
3.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大,容易损坏电源。( )
4.用塑料导线可以让灯泡亮起来。( )
5.开关在电路中可以任意放置,不影响电路工作。( )
6.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后回到电源负极。( )
7.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
8.电路中,导线断了,灯泡仍然能亮。( )
9.并联电路中,一个灯泡损坏,另一个灯泡仍然能亮。( )
10.电池的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 表示。( )
11.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
12.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13.用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路中的导线,一定会触电。( )
14.制作简单电路时,要注意导线连接牢固。( )
15.灯泡的灯丝断了,还能再发光。( )
三、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 )、( )和开关。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
3.电流从电源( )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 ),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用电器才能工作。
4.电路有( )和( )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5.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会( )电源或( )导线。
四、简答题
1.请写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三个必要条件。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3.什么是电路短路?电路短路有什么危害?
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AA
6-10CDBAC
11-15CCCCB
二、判断题
1-5FTTFT
6-10TTFTF
11-15FTFTF
三、填空题
1.导线;用电器
2.导体;绝缘体
3.正极;负极
4.串联;并联
5.损坏;烧坏
四、简答题
1.让小灯泡亮起来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如干电池)提供电能;二是要有完整的电路,即电源、灯泡、导线等连接成闭合回路;三是灯泡的灯丝等部件完好无损。
2.导体举例:铁钉、铜钥匙、铝箔纸,这些物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举例:橡皮、塑料尺、玻璃,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3.电路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情况。电路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容易损坏电源,还可能使导线发热,引发火灾等危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