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5.复数 = 3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向量 = ( 1,3), = (2, 1),若(2 )//( + ),则 =( )
A. 1 1 5 52 B. 2 C. 3 D. 3
3.已知 为△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3 = 2 , = ,则 =( )
A. 4 + 1 B. 1 + 4 C. 3 + 1 D. 1 2 3 2 2 3 4 2 2 + 3
4 cos( + ) = 1.已知 5, = 2,则 cos( ) =( )
A. 35 B.
1 C. 15 5 D.
3
5
5.唐朝的狩猎景象浮雕银杯如图 1 所示,其浮雕临摹了国画、漆绘和墓室
壁画,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工艺,它的盛酒部分可以近似地看作半球与圆
柱构成的组合体(假设内壁表面光滑,忽略杯壁厚度),如图 2 所示,已知
半球的半径为 ,圆柱的高也为 ,则银杯盛酒部分的容积为( )
A. 5 3 7 3 83 B. 3 C. 3
3 D. 103
3
6.正方体 1 1 1 1中, = 2, 是 的中点,则点 到平面 1 的距离为( )
A. 66 B.
6 C. 6 64 3 D. 2
7 1.将函数 ( ) = sin( + 6 )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的图像向右平

移4个单位长度,则所得新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 sin(2 ) B. = sin(2 ) C. = sin( ) D. = sin( 12 3 2 12 2 + 24 )
8.体操中有“后空翻转体 720 度”的动作,其中“720 度”等于( )
A. 弧度 B. 2 弧度 C. 3 弧度 D. 4 弧度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7页
A. 3 4是第三象限角 B.若圆心角为3的扇形的面积为 6 ,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2
C.若角 3的终边过点 ( 3,4),则 = 5 D.若角 为锐角,则角 2 为钝角
10.下列各式的值等于 1 的有( )
A. sin2( ) + cos2 B. sin( 5 2 )
cos(
C. cos( 5 ) D. 2
+ )
sin( 3 + )
11.如图,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1 1 1 1中, , 分别是 1, 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所成夹角为4
B. ⊥ 1
C. ⊥
D.点 2到平面 的距离为3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 .函数 = tan(2 3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
13.已知复数 1, 2满足| 1| = | 2| = 5,且 1 2 = 3 4 ,则| 1 + 2| = ______.
14 tan( 2 ) = 4 2
2 + 2 1
.已知 满足 3,则 2 cos = 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平面向量 = ( 1,2), = ( , 3), ∈ .
(1)若 // ,求实数 的值;
(2)若 2 ⊥ ,求实数 的值;
(3)若两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求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 , , 分别为△ 三个内角 , , 的对边,满足 + 3 = + .
(1)求 ;
(2)若△ 的周长为 20,面积为 10 3,求 .
17.(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为正方形, = 2 2, = 2 3,且 ⊥底面 , , ,
分别为棱 , , 的中点.
第 2页,共 7页
(Ⅰ)求证:平面 ⊥平面 ;
(Ⅱ)求二面角 的大小.
18.(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 + )( > 0, > 0, 2 < < 2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1)求函数 ( )的解析式;
(2)函数 = 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能得到函数 ( )的图像;
(3)求函数 ( )的单调递减区间;
(4)求不等式 ( ) ≥ 1 的解集.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 = 3, = 1,点 为 中点,点 , 在线段 上,满足 = = ,
设 = , = .
(1)用向量 , 表示向量 ;
(2)若| | = 7,求 6 ;
(3)若∠ = 6,求|
|.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13.5 3
14.14
15.(1)因为 = ( 1, 2), = ( , 3),且 / / ,
所以( 1) × ( 3) 2 = 0,解得 = 32;
(2)因为 = ( 1, 2),所以 2 = ( 2, 4),
又 = ( , 3)且 2 ⊥ ,
所以 2 = 0,
即 2 = 2 12 = 0,
解得 = 6;
(3)由两向量的夹角为锐角,则 > 0,且 与 不共线,
由 > 0,得 6 > 0,解得 < 6,
由 3与 共线,得 = 2,
所以向量 与 的夹角为锐角时,
所以 得取值范围为( ∞, 6).
16.(1)因为 + 3 = + ,
第 4页,共 7页
由正弦定理得 + 3 = + = + + ,
故 3 = + ,
因为 ∈ (0, ),所以 ≠ 0,故 3 = 1,
即 2 ( 6 ) = 1
1
,所以 sin( 6 ) = 2,
5
因为 ∈ (0, ),所以 6 ∈ ( 6 , 6 ),
故 6 = 6,解得 =

3;
(2)因为△ 的周长为 20,面积为 10 3,
+ + = 20
1 + + = 20所以
2 = 10 3
,即 = 40 ,
由余弦定理得 2 = 2 + 2 2 ,即 2 = ( + )2 2 ,
化简得 2 = (20 )2 3 × 40,解得 = 7.
17.解:(Ⅰ)证明:∵ ⊥底面 , 平面 ,
∴ ⊥ ,
如图,连接 ,
∵底面 为正方形,
∴ ⊥ ,
∵ , 分别为棱 , 的中点,
∴ // ,∴ ⊥ ,
又 ∩ = , ,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
∴平面 ⊥平面 .
(Ⅱ)如图,设 ∩ = , ∩ = ,连接 ,则 为线段 的中点,
易知平面 ∩平面 = ,
第 5页,共 7页
由(Ⅰ)知 ⊥ , ⊥平面 , 平面 ,
∴ ⊥ ,
∴ ∠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又 ⊥底面 1, = 2 = 3,
= 1 = 14 4 × (2 2)
2 + (2 2)2 = 1,
∴ tan∠ = = 3,
∴ ∠ = 3.
18.(1)由 ( ) 5 图像得 = 2,且2 = 3 ( 3 ) = 2 ,
则 = 2 = 4
1
,解得 = 2,
1
所以 ( ) = 2 ( 2 + ),
因为 ( 5 3 ) = 2 (
1 5
2 × 3 + ) = 2,
1 × 5 所以2 3 + =

2 + 2 , ∈ ,
解得 = 3 + 2 , ∈ ,

又 2 < < 2,
所以 = 3,即 ( ) = 2 (
1 2 3 ).
(2)先将函数 =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
可得到 = sin( 3 )的图像,
再将 = sin( ) 1 3 图像上所有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2 倍,就可得到 = sin( 2 3 )的图像,
= sin( 1 最后将 2 3 )图像上所有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2
1
倍,就可得到 = 2 ( 2 3 )的
图像.
(3) 1 3 由 2 + 2 ≤ 2 3 ≤ 2 + 2 , ∈ ,
解得 4 + 5 11 3 ≤ ≤ 4 + 3 , ∈ ,
所以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4 + 5 3 , 4 +
11
3 ]( ∈ ).
第 6页,共 7页
(4)因为 2 ( 1 2 3 ) ≥ 1,所以 sin(
1
2
1
3 ) ≥ 2,
所以 2 + 16 ≤ 2

3 ≤ 2 +
5
6 , ∈ ,
解得:4 + ≤ ≤ 4 + 7 3 , ∈ ,
所以不等式 ( ) ≥ 1 的解集是{ |4 + ≤ ≤ 4 + 7 3 , ∈ }.
19.(1)因点 为 中点,点 , 在线段 上,满足 = = ,
1 1
可得 = = = 1 , = 1 2 2 2 3 =
1
3 (
) = 13
1
3 ,
故 = + + = 1 2 6 + 3 ;
(2) 2 1由(1)得 = 3
6 ,
所以
2 2
= | |2 = ( 2 1 2 4 1 2 2 3 6 ) = 9 + 36 9 ,
因为| | = 76 , = 3, = 1,
7 4
所以36 = 9 +
3 2 36 9

3
解得 = 2;
(3) 若∠ = 6,
3
则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可得 = 3 × 1 × cos 6 = 2,
1 2 1 1 1 1
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 = + = + = 6 +

3 + 3 3 = 6 + 3 ,
1 1 1 2 1 1 2 1 1 3 1 13
所以| |2 = ( 6 +
)23 = 36 + 9
+ 9
= 36 × 3+ 9 × 2 + 9 = 36,
所以| | = 136 .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