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目标 一 地质构造恩施地心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地质构造褶皱成因背斜向斜岩层弯曲背斜背斜向斜背斜与向斜的判断①形态:背斜岩层拱起;向斜岩层下弯。②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背斜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向斜槽部受压力岩石坚硬,不易侵蚀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向斜山背斜山判断下图中的构造地貌,并找出地形倒置形成的地貌。构造地貌的判断方法先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a处的地貌为谷地;再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a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思考:试判断a处构造地貌。a为背斜谷。思考:试判断甲、乙处构造地貌。甲为背斜谷;乙为向斜山。构造地貌的判断方法先根据地表起伏判断出甲的地貌为谷地,乙的地貌为为山地;再根据岩层的弯曲判断出甲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乙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思考:试判断B地表示的构造地貌。背斜山地点 海拔(米) 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A 450 170B 520 140C 450 160构造地貌的判断方法根据海拔判断出B的地貌为山地;根据海拔和埋藏深度计算出某沉积岩的海拔,从而根据岩层的弯曲判断出B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注:B位于A、C之间说出下图中的构造地貌↓岩层受力超过其承受能力岩层发生破裂若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位移,形成断层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看图,判断图中A、B、C、D是否都是断层?断层线断层线上的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谷,常常发育为河流,或者有泉水、湖泊分布。断层岩层位移致使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可能形成沟谷河流等地貌岳麓山白鹤泉地堑地垒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在野外考察,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从外观上看:最大的差异是山坡的陡缓;从地质构造上看:褶皱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块山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四处最有利的钻探部位,并说明理由。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甲处。理由:甲处为背斜,属于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有利于钻探;乙、丁为向斜,丙为断层,储存的油、气资源少。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且区域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丁处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P60:(2024·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BA多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华莱士溪河道在多次地震中发生变动。右图为“华莱士溪局部河道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地质构造线沿线最可能是(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断层谷4.局部河道沿地质构造线发育,主要是因为地质构造线沿线( )A.岩石破碎,易被侵蚀B.流速快,流水下蚀强烈C.地壳下陷,积水成河D.流速慢,流水侧蚀强烈DA目标二 地质图的判读50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是指沿垂直方向(侧视视角),将大地切开而呈现的地质断面。地质剖面图:则是反映在垂直剖面(断面)上,岩石类型,岩层形态及地质构造等信息的图示。沿不同方向的剖面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会有所差异(如下图),一般反映岩层倾向的剖面,属于横向剖面(剖线a);沿岩层走向的剖面,属于纵向剖面(剖线b)。横向剖面可以更好地反映构造形态,因此常见的地质剖面图一般是横向剖面图。一、地质剖面图右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 )(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BA岩层新老关系判断(1)地层层序规律:一般沉积岩岩层下老上新。(2)生物进化规律: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4)岩层的切割穿插关系:喷出岩、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变质岩的形成略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3)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切断的岩层。f1,f2,f3为三条断层,其新老关系是怎样的?f1最老,f3最新花岗岩形成于O岩层之后,D岩层之前花岗岩形成于沉积岩I之后地层覆盖在花岗岩(侵入岩)之上,其间若有剥蚀面,则花岗岩老于其上覆盖的岩层年龄,若无剥蚀面,则晚于其上覆盖的岩石年龄判断图中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玄武玢岩、砂岩、含煤地层、红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老到新依次是斑状花岗岩、花岗岩、砂岩、含煤地层、玄武玢岩、红层二、地质过程判读(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图中发生了几次褶皱?侵蚀面代表地壳曾抬升,岩石受到侵蚀沉积岩代表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层倾斜代表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岩浆喷出或侵入活动背斜被断层切割、上升盘被侵蚀平坦后,同一地层出露的间隔比下降盘的宽(如图a所示);三、褶皱与断层结合的地质图向斜被断层切割、上升盘被侵蚀后,同一地层出露的间隔比下降盘的窄(如图b所示)。侵蚀后变窄为向斜侵蚀后变宽为背斜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 )A.未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 B.未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有过沉积间断C.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 D.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无地壳升降运动2.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 )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B.①东侧岩层相对北移C.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D.②西侧岩层相对南移CC(河北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1~2题。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F1~F4疏导性能好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F1~F4断至含油层BA水平方向发生位移的断层垂直方向发生位移的断层平移断层正断层逆断层上盘下盘上盘下盘张裂挤压【2024.01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AC物质沉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岩浆活动油气聚集是指油气在地层圈闭构造中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右图示意某油气藏附近地质构造剖面,其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且①~⑥为生油岩(指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生油岩上覆砂岩和砾岩。据此完成1~2题。1.最可能成为油气藏的地点是( )A.Ⅰ、Ⅱ B.Ⅱ、Ⅲ C.Ⅲ、Ⅳ D.Ⅳ、Ⅴ2.该地( )A.阴影部分地层相对两侧左降右升 B.大致为背斜地质构造C.甲处岩体可能是花岗岩 D.辉绿岩形成早于生油岩DA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