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必修2、必修3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4月2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的“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一中国八千年龙文化
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展览向公众讲述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
变,还为观众提供了文物的考古背景。“观众不仅能亲眼欣赏文物,还能了解到文物的发掘地
点、出土位置等信息。”通过展览,人们可以认识到
①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
②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产生的过程
③中国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文明时代
④中国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指出:“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
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从此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①立足中国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④提出了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当前中国正在将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不断推向深入,但全面深化改革不意味着全都改,中国的
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要改
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可以改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改
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能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三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第1页(共6页)】
26-T-053C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②我国拓展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③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
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
场合作了深人论述。这些重要论述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②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深刻总结
④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近年来,针对地方国企规模偏小、产业布局分散、经营实力偏弱等问题,辽宁在省属企业层面
推动组建了能源集团、交投集团、环保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
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实现各级企业全覆盖,省属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100%,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20多人。上述举措
①提高了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②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企市场主体地位
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云南省寻甸县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县工作,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
台,为供需双方促进要素流动“牵线搭桥”,闲置资源在全国和全网挂牌、流通、竞价,以交易
“小平台”持续撬动资源配置“大驱动”,农村土地等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生金”,为乡村振兴
“蓄地赋能”。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①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②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③变革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④提高了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
等政策协调配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组合专项债、国债、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带动扩大
社会有效投资…推动我国的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9.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
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材料表明
①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②科学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
③我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④政府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三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第2页(共6页)】
26-T-053C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材料中的展览是中国八千年龙
文化精品文物展,排除①②。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私有制和社会成员贫富分化;在奴隶社会,人类摆脱蒙昧野
蛮的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朝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
史,通过“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一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了解文物的考古背景、文物的发掘地点、
出土位置等信息,人们可以认识到中国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中国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成员贫
富分化的状况,③④符合题意。
2.B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年至1956年底,②不符合题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③不
选。1956年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①符合题意:1956年9月,中共八
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目标,④符合题意。
3.B全面深化改革,对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进行调整和变革,①正确;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
改,②错误。改革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④正确。
4.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
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不选,③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
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入选,
②不选。
5.D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深刻总结,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③④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新的飞跃,①不选。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不选。
6.C材料没有体现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①错误。对地方国企规模偏小、产业布局分散、经营
实力偏弱等问题,辽宁在省属企业层面推动组建了能源集团、交投集团、环保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等材料体
现了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②正确。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经理层成员任
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材料体现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企市场主体地位,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展混
合所有制经济,④错误。
7.B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县工作,云南省寻甸县将闲置资源在全国和全网挂牌、流通、竞
价,农村土地等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生金”,有利于盘活农村资源,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财产
性收入,①④入选。我国农村土地公有的性质并未改变,②不选。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未变革农村
的基本经营制度,③不选。
8.B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推动我国的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9.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
的126万亿元等,体现了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①正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②错误。材料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③错误。优化组合专项债、国债、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等,体现了政府通过调
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④正确。
9.C增加信贷资金不能推导出民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企业向银行借款属于间接融资,①排除。④中实施适
度宽松货币政策不能推导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前者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后者属于市场机制。②③传导关系
正确。
10.C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①说法错误。④是把“蛋糕”做大做好的措施,不是把“蛋糕”
切好分好的措施,不符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11.B根据会议内容说明这次会议表明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历史主动性,彰显了中国共
产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担当,①③符合题意。人民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处
于主体地位,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错误。我们应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④排除。
12.D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旨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两
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②④入选。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
是打击国内敌对分子,属于国家的对内职能,不属于国家的对外职能,①不符合题意。我们坚持以最大诚
【高三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6-T-05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