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新泰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新泰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解析】1.由图1可知,甲所属岩石无层理结构且为岩浆侵入形成,所以甲应为侵入型岩浆岩。读图2可知,沉积物经过①形成b,所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b为沉积岩;沉积岩经过②形成c,所以②为变质作用,c为变质岩;变质岩经过③形成d,所以③为重熔再生作用,d为岩浆;岩浆经过④形成a,所以④为岩浆冷却凝固,a为岩浆岩。综上甲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地质作用应该为岩浆岩与岩浆冷却凝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根据剖面图可知,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岩浆侵入活动,发育有断层,沉积地层呈现了多次“石灰岩—砂岩—页岩”的成岩过程,所有地层均发生倾斜,且倾斜方向一致,表明该地区曾发生了1次水平挤压作用,形成了褶皱,B正确;该地地层中存在明显的不整合接触面,说明该地至少经历过1次较大规模的地壳抬升,但无法准确判断为3次,C错误;该地地层中并未发育喷出岩,因此无法推断出该地经历过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A错误;图示断层并未切穿岩浆侵入体,因此无法判断其与岩浆侵入发生时间的先后,D错误。故选B。
3.B 4.A 5.C
【解析】3.据图1所示形成该地貌的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所以推断首先是形成河湖相土状沉积物,但现在出露在地表,说明之后经过抬升作用到地表,再受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了雅丹地貌,所以形成过程为③河湖相沉积→①地壳抬升运动→②风化、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风力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因其并非沙丘地貌,与风力堆积作用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鲸状雅丹两侧坡度差异显著,迎风坡陡峭、背风坡平缓。这是长期高速大风定向吹拂的结果;而平顶山状雅丹四周坡度相似,说明该地区风力侵蚀强度并不大,所以两地貌形成差异的原因是风力侵蚀强度,C正确;地壳抬升幅度并不能直接影响地貌形态,A错误;据题中信息无法得知两地貌之间的岩层厚度差异大小,况且岩石厚度对已形成的地貌形态影响较小,B错误;题中没有关于两地貌的岩石性质信息,无法判断,排除D。故选C。
6.A 7.D 8.A
【解析】6.读图可知,图示未知岩层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周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其他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在岩浆侵入时周边岩层可能因高温高压环境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可能为属于变质岩的大理岩,A正确;玄武岩属于岩浆岩,页岩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均非变质岩,BC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图示O岩层最古老,位于岩层中部附近,故可以判断该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图示背斜构造呈东南—西北走向,主要是因为受到西北—东南方向的岩层水平挤压,岩层向上弯曲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地区先发生沉积岩形成(固结成岩),后发生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和变质岩,因断层贯穿沉积岩和岩浆岩,故断层活动最后发生,所以图示地区地质活动的先后顺序是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层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A 10.A
【解析】9.结合材料并读图可知,拉尼娜年份的日本鲭有利栖息范围明显比厄尔尼诺年份要大,故拉尼娜年份的渔场产量可能要明显高于厄尔尼诺年份的产量,A正确;读图可知,拉尼娜年和厄尔尼诺年份最远捕捞作业距离相差不大,B排除;与厄尔尼诺年份相比,拉尼娜年份的渔场纬度中心更偏北,C错误;根据图文材料只能得出拉尼娜年份东海日本鲭产量较多,但渔场产量不能完全说明拉尼娜年份海洋生态环境比厄尔尼诺年份好,D排除。选A。
10.结合所学可知,海洋由于比热容大,升温和降温都较慢,无论是最高温还是最低温,出现的月份都比陆地要晚1个月的时间,故海洋的最高温出现在8月,排除②④;结合材料可知,日本鲭为暖水鱼类,读图可知拉尼娜年份日本鲭有利栖息范围更大且更偏北,且9月的栖息地范围更大,说明拉尼娜年份东海地区水温比厄尔尼诺年份温度较高,且9月温度高于7月,相应则说明厄尔尼诺年东海地区水温较低,并且同理可知7月温度高于9月,故可知,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海水温度曲线应为①,相应的,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海水温度曲线应为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C 12.C 13.A
【解析】11.根据材料“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值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可知,表层海水盐度低,密度小;深层海水盐度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比表层高;盐度高则密度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黑海纬度比地中海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少,处于中纬度,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长,降水多,且有陆地径流汇入,黑海盐度低。地中海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受副高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少,再加上周围径流汇入少,因此地中海盐度高,表层水由密度低的海区流向密度高的海区,由黑海流向地中海,因此表层为由东北向西南流,底层自西南向东北,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
13.要判断黑海渔业资源集中的空间位置及成因,需结合海水表层与深层的光照、温度、有机质、溶解氧等条件分析:表层海水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渔业资源集中,A正确。表层海水温度与深层海水温度相比,相对较高,不是较低,B错误。深层海水光照不足,浮游生物少,有机质不丰富,C错误。深层海水溶解氧含量低,不利于鱼类生存,D错误。 故选A。
14.B 15.D 【解析】14.由题干可知,苏木吉林湖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但湖泊常年有水,所以其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降水,A错误;从湖泊总补给量动态变化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夏秋多于冬春,所以不是冰雪融水为主,C错误;该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是周围的地下水,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B正确,D错误。故选B。
15.若不考虑下渗,苏木吉林湖水收入为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支出为蒸发,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湖水收支平衡;再结合材料,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毫米,所以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补给量约为1100毫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16.(1)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背风地带,盛行干燥的离岸信风;秘鲁寒流水温较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温降湿;海拔较高,降低气温。(6分)
(2)对气候: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水升温,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或降水增多)。
对渔业: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西海岸上升补偿流减弱;海水表层营养物质(饵料)减少,导致渔业减产。(4分)
(3)使南美洲西海岸分布着南北延伸,近赤道的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地区少雨(而多雾);夏季温度较低,气温年较差小。(4分)
17.(1)位于阴山山脉东段断陷盆地,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低洼地形;周围山地降水及地下水补给,积水形成湖泊。(4分)
(2)该时期气候相对湿润,降水较多,湖泊补给水量大;湖水通过古河道与黄河水系连通,湖水得以排泄,盐分不易积累,形成淡水湖。(4分)
(3)①合理调配水资源,增加对岱海的补水(如跨流域调水);②减少周边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的过度开采,保障湖泊补给;③植树种草,恢复周边植被,提高区域涵养水源能力;④建立湖泊水位、水质监测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管理;⑤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6分)
18.(1)整体水温高、差异小;西北、东南水温高,往中部递减;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南海区有一处舌状冷水区。(4分)
(2)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顺时针运动,可将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南的冷海水输送至孟加拉湾南部。
夏半年陆地气温高、气压低。近海面气温偏低,与孟加拉湾北部的气温差异扩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4分)
(3)降水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冷池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风力增强,促进海面蒸发,加快潜热输送释放热量。(4分)
19.(1)流速快;流量较小;含沙量较低等。(4分)
(2)上游坡度大,河流流速快,导致中游河段流水速度较快,侵蚀作用较强;上游河道窄,且支流较多,易形成河流洪峰;上游河段河床多为页岩,岩性较软,易被侵蚀、搬运至中游河段沉积;上游河流水位变化大,易造成中游河段变道等。(6分)
(3)变道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道。
依据:河流依次形成Ⅲ、Ⅱ、Ⅰ阶地,且Ⅲ阶地(西北侧)距离现德雷沃河最远,而Ⅰ阶地(东南侧)距现在河道最近,故可推知德雷沃河逐渐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道。(5分)
答案第1页,共2页新泰中学2023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测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地地层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甲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地质作用分别对应图2中的( )
A.b① B.d③ C.c② D.a④
2.根据剖面图可判断出该地( )
A.经历了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B.至少经历1次水平运动
C.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地壳抬升 D.断裂活动形成时间一定早于岩浆侵入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力侵蚀地貌,图1、图2分别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平顶山状雅丹地貌和鲸状雅丹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平顶山状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①地壳抬升运动②风化、侵蚀③河湖相沉积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4.图2为鲸状雅丹,其迎风坡的坡度特征及成因为( )
A.陡,侵蚀而成 B.缓,侵蚀而成
C.陡,堆积而成 D.缓,堆积而成
5.推测导致图1平顶山状雅丹与图2鲸状雅丹地貌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抬升幅度 B.岩层厚度差异
C.风力侵蚀强度 D.岩石性质不同
下图为某地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未知岩层最可能是( )
A.大理岩 B.玄武岩 C.页岩 D.石灰岩
7.图示地质构造和成因分别是( )
A.向斜东北—西南方向的岩层水平张裂
B.背斜东北—西南方向的岩层水平挤压
C.向斜西北—东南方向的岩层水平张裂
D.背斜西北—东南方向的岩层水平挤压
8.图示地区地质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层活动 B.固结成岩——断层活动——岩浆侵入
C.断层活动——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断层活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
日本鲭是一种北太平洋西部近海暖水性鱼类,该鱼类资源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和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东海日本鲭空间分布及渔获量具有显著影响。下图示意2007、2015年7月和9月东海日本鲭渔场有利栖息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对我国东海日本鲭渔场产生的影响是( )
A.拉尼娜年份渔场产量比厄尔尼诺年份产量明显高
B.拉尼娜年份比厄尔尼诺年份更需远距离捕捞作业
C.拉尼娜年份的渔场纬度重心比厄尔尼诺年份偏南
D.拉尼娜年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比厄尔尼诺年份好
10.最符合我国东海海域2007年和2015年7~9月海洋表面温度对应的折线是( )
A.①:2007年;③:2015年 B.②:2007年;④:2015年
C.③:2007年;①:2015年 D.④:2007年;②:2015年
研究发现,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值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下图为黑海附近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黑海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盐度及密度差异是( )
A.表层海水盐度大,密度小 B.表层海水盐度小,密度大
C.深层海水盐度大,密度大 D.深层海水盐度小,密度小
12.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与黑海,该海峡海水常年流动方向为( )
①表层自西南向东北②表层自东北向西南
③深层自西南向东北④深层自东北向西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关于黑海渔业资源相对集中的空间位置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表层,光照条件好 B.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C.深层,有机质丰富 D.深层,溶解氧含量高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可能是( )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
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15.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此湖非降水补给量约为( )
A.1260mm B.1600mm C.2800mm D.1100mm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图,图2为图1中沿A—B线地形剖面和气流示意图,阿塔卡马沙漠东西向呈阶梯状分布,该沙漠腹地位于两座山脉之间,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雨量不到1毫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4℃,有世界“旱极”和“冷沙漠”之称,图3为图1中伊基克的气温降水图。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成为“旱极”、“冷沙漠”的主要原因。(6分)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图1中P海域附近气候及南美洲西
海岸国家渔业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相关图文资料,简述图中洋流对沿岸沙漠气候所产生的影响。(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东段的断陷盆地中,其演化过程展现了半干旱地区湖泊的典型动态变化。在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岱海湖水曾通过古河道与黄河水系连通,一度成为淡水湖,期间生态系统稳定。自20世纪70年代起,受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的双重影响,岱海水域呈现持续萎缩态势。下图示意岱海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简述岱海的形成条件。(4分)
推测在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岱海成为淡水湖的原因。(4分)
(3)针对岱海未来潜在的消亡风险,提出可行的治理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湾南部冷池(下图中的虚线框内)是北印度洋重要的海洋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温度低于相邻海区,通常出现在夏半年。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势力也随之增强。2018年,西南季风的势力偏强,使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降低。
描述图示海区多年平均6~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4分)
从海水运动角度推测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增强的现象。(4分)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分析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比往年偏低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雷沃河位于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河源位于查亚峰,河流长约310km,上游属山区型河流,河床多为页岩;中游为山区型河流与平原型河流的过渡河段,河床多为板岩;下游为平原型河流,河床多为砂岩。德雷沃河中游段河流阶地发育,阶地发育受河流洪峰和变道影响大,阶地发育过程中无较大地质构造变动。下图分别为德雷沃河流域以及中游段河流阶地分布。
指出与下游河段相比,德雷沃河上游河段水文特点。(4分)
简述德雷沃河上游河段特征对中游河段河流阶地发育的促进作用。(6分)
(3)依据河流阶地分布特点,判断德雷沃河河道变道方向,并说明依据。(5分)
试题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