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流水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流水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流水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河流向源头延长
→河床加深
→展宽河谷
下切侵蚀:加深河床或沟床,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流水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使沟谷或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河流中瀑布位置不断后退
流水侵蚀作用
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每年都会向上游推进数米
瀑布从峭壁上流下,瀑布底部的水流漩涡和砂粒对周围岩石发生侵蚀,峭壁下部出现较大的侵蚀空间,上部悬垂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发生坍塌。瀑布不断向后推移。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导致河流侧向发展;
在山区使河谷展宽,在平原地区形成曲流带、牛轭湖
凹岸:河流曲流的外弯处
凸岸:河流曲流的内弯处
侧蚀:
流水侵蚀作用
巴音布鲁克
“九个太阳”
思考:自然状态下,为什么大部分河流都是弯的?
河曲与牛轭湖
图为荆江部分河段,你能看到河曲吗?你能找到牛轭湖吗?
曲峡
据图描述曲峡的形成过程?
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
四六分水,二八排沙
【都江堰水利工程】
根据现代对水量的观察和测算,丰水期时外江分到的水量为6成,内江为4成。而到了枯水期,这个水量分配比例则彻底反了过来,外江变为4成,内江变成了6成
推断内外江河道的特征。
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受横向环流的作用,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中挟带的泥沙被底流由凹岸带至凸岸。宝瓶口地处弯曲河段凹岸中部,河流右侧是飞沙堰,入口宽而浅,利于减缓河流流速,使泥沙快速沉积,其间泄洪道的堤坝可有效拦截大量泥沙;而河流左侧是灌区,入口窄而深,河流流速较大,不易发生沉积。
思考:
下切侵蚀能无限度地进行吗?
河床
河道
侵蚀基准面
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
①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河源距离原侵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加大,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壳下降,侵蚀基准面则相对上升。
②气候变化:冰期时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存在,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终极)侵蚀基准面降低;间冰期时降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增加,海平面上升,侵蚀基准面上升。
河流
河流
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积变化
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由于河流纵坡降的减小,将导致挟沙能力的降低和河床的淤积。
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从而导致挟沙能力的增强和河床的侵蚀。
侵蚀基准面抬升 侵蚀基准面下降
河床坡度
河流流速
侵蚀强度
影响
变缓
减慢
减弱
河流淤积加重
不利于航运
变陡
增快
增强
水能丰富
地方性
侵蚀基准面
坚硬岩坎是上游河流侵蚀基准
主流水面是支流的侵蚀基准
湖泊、水库等是注入河流的侵蚀基准
思考:三峡水库建成后,对上游河流有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流水侵蚀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①径流量的大小。
②水流速度(落差、坡度、径流量)。
③地面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如岩性较软、流经断层或软硬岩层的互层,易被侵蚀)。
④植被覆盖度(植被可以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具有固土功能,提高抗侵蚀能力)。
⑤人类活动(如修建堤坝)。
(P64)河流下切指的是因河床物质受到持续水流侵蚀作用而使河底高程(海拔)下降的现象。在山区随着河流下切深度增大,河道常出现含有巨大的漂石(直径可达1 m以上)的堆积体。下图示意汶川地震后岷江河谷的主要堆积体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汶川至都江堰堆积体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①滑坡崩塌多 ②相对高度大 ③河床坡度小 ④流速较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长时间尺度看,堆积体集中的河段(  )
A.下切能力加强 B.堆积粒径变小
C.谷坡崩塌加强 D.下切作用减弱
A
D
(2024年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8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9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6分)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4分)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 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2024年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8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9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6分)
参考答案:
流速变化:慢—快—慢 (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4分)
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P6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不同河段的坡度、弯度和形态,可把河流划分为不同的河型:低坡度网状河、低坡度高弯度曲流河、高坡度高弯度曲河流。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河型模式图。
(1)分别判断三个河段的河型。
河段Ⅰ:低坡度高弯度曲流河;
河段Ⅱ:高坡度高弯度曲流河;
河段Ⅲ:低坡度网状河。
(P6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不同河段的坡度、弯度和形态,可把河流划分为不同的河型:低坡度网状河、低坡度高弯度曲流河、高坡度高弯度曲河流。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河型模式图。
(2)推断V形河谷最可能位于哪一河段,并解释原因。
河段Ⅱ。
河段Ⅱ坡度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易形成V形河谷。
(P6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不同河段的坡度、弯度和形态,可把河流划分为不同的河型:低坡度网状河、低坡度高弯度曲流河、高坡度高弯度曲河流。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河型模式图。
(3)简述河段Ⅲ中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曲发育,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旧河道)形成牛轭湖。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