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地图APP就是移动地图应用软件,在该地图APP上可以方便的对地图进行缩放从而查阅地理事物。图为重庆某移动地图爱好者在平板手机上运用地图APP查阅南美洲某国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为进一步详细了解该国,该爱好者通过缩放功能将屏幕上地图比例尺变为1∶3500000时,该手机上能够观察到的该国面积大约是该国总面积的( )A.1/5 B.1/15 C.1/25 D.1/352.在图1所示时间,位于晴天的甲地的某漂流爱好者正顺流而下,此时太阳位于其(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我国某中学学生在校园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该日6:32(北京时间,下同)看到日出,广场旗杆影子在14:21为一天中最短。而同日杭州市(30°N,120°E)日出时间为4:58。完成下面小题。3.该中学位于杭州市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4.该日,该中学日落时间约为( )A.18:32 B.19:28 C.22:09 D.23:08山西省陶寺古观象台始建于公元前2100年,由13根沿圆弧分布的夯土柱组成,柱间形成12道竖缝。古人站在观测点以竖缝为参照,通过观测日出方位来确定节气,安排农事。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见图),研究发现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介于Ⅰ缝和XI缝之间呈有规律的移动。完成下面小题。5.每年10月上旬,冬小麦开始播种,可能观测到日出于( )A.Ⅰ缝 B.Ⅲ缝 C.V缝 D.Ⅶ缝6.某日日出于Ⅰ缝,该日日落时观测者的影子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下图为我国某地大气辐射强度冬夏两季日平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最可能是( )A.杭州 B.拉萨 C.长春 D.郑州8.该地冬、夏季大气辐射强度具有明显季节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大气透明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植被作为重要的下垫面要素,对地方性环流产生显著影响。如图示意森林地带大气运动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9.森林影响下的图示环流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秋季10.森林茂密的山区,山谷风转换的时间和强弱分别为( )A.时间提前,势力减弱 B.时间滞后,势力减弱C.时间提前,势力增强 D.时间滞后,势力增强冬季,山谷风的输送和汇聚使大气污染物以日为周期不断循环和累积,对太行山东麓地区石家庄的大气重污染形成起重要作用。下图为12月份石家庄监测站局地风u'和v'分量的日变化图,u'正值为西风、负值为东风,v'正值为南风、负值为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2月份,石家庄山风开始转向谷风的时间是( )A.20点左右 B.16点左右 C.12点左右 D.10点左右12.下列四地近地面风向与12月份的石家庄山风风向,最可能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大气的垂直速度(单位:Pa/s)是表征大气垂直运动的物理量,正值代表下沉,负值代表上升。下图为某锋面气旋系统过境时沿116°E经线大气垂直速度的纬度—高度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时甲地( )A.暖锋已过境,气温升高 B.冷锋已过境,天气转晴C.受暖锋控制出现连续降水 D.受冷锋控制出现阴雨天气14.与图中甲附近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台风遇到山地后,降水强度和范围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图示意某次台风在我国福建省登陆后遇武夷山,在爬坡、下坡以及平行于山脉移动时的情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台风在我国福建省登陆后遇武夷山降水强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山地( )A.气温低,利于水汽凝结 B.空气湿度大,提供水汽C.抬升气流,上升强度大 D.阻挡台风,滞留时间长16.台风最大降雨区出现在台风中心的( )A.①左侧 B.②后方 C.③前方 D.④右侧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谷风包括沿山谷走向的上谷风、下谷风和垂直于山谷走向的上坡风、下坡风。我国华北山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谷口处,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19年1月23日该气象站记录的上、下谷风风向变化与小时变温分布。[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0°),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1)指出该气象站所处山谷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指出该气象站17一18时气温的变化特点并从局地环流的角度说明原因。(3)研究发现,该气象站一日内下坡风转上坡风的时间1月比7月晚。试分析主要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为某年7月不同时刻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1)推断甲地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2)17日02时甲地出现大雾天气,分析产生大雾的原因。(3)分析17日08时甲地大雾消散的原因。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自由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请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自由大气高的原因。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陆风是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具有日变化周期的局地风,当背景风(三圈环流、季风等)势力较弱时,局地风强。图a示意海南岛的位置。海南岛夏季盛行偏南风,某研究表明岛屿北部的临高市夏季白天海风势力较强。图b示意临高市2020年7月天气稳定条件下平均风速与风向的日变化情况。近年来,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其覆盖面积变化可影响海风的发展。注:图(b)风向0°为北,90°为东,180°为南,270°为西分析森林生态修复后海南岛白天海风强度变小的原因。参考答案1.C 2.A3.B 4.C5.D 6.C7.B 8.A9.C 10.B11.D 12.D13.D 14.A15.C 16.C17.(1)东西走向。理由:上、下谷风风向沿山谷走向发生日变化;白天上谷风从出口吹向山谷深处,为偏西风,夜间下谷风从山谷深处吹向出口处,为偏东风。(2)特点:骤降(或大幅度降温)。原因:由上谷风转为下谷风;下谷风来自海拔高处,温度低。(3)与7月相比,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较晚;山坡升温时间推迟,升温速度较慢。18.(1)降水天气;气温下降;气压降低;风速变化不明显或稍有增加。(2)水汽条件:降水过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冷却条件:夜间天气晴朗, 大气逆辐射弱,气温降低使水汽凝结成雾;层结条件:形成逆温,大气稳定;风 力条件:甲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3)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增温,逆温层消失;甲地等压线变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加 大,风速增大,大雾消散。1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自由大气对应的地表,因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路程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相对更强,到达其地表的太阳辐射相对就更少,地面辐射也就相对更弱;且周边同高度自由大气因距地面远,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0.由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林冠(树冠)遮蔽太阳辐射,白天陆地升温幅度变小,海陆温差变小,海陆气压差变小,海风减弱;植被蒸腾作用变强,近地面温度变低,海陆温差进一步变小;地表摩擦力变大,对海风的削弱作用变强,故海风强度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