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照金山是一种山峰与光线相结合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奇观,描绘了太阳光芒照射在山峰上,使其金光闪耀的壮观景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才会呈现出来,一般这样的景观常常会发生在凌晨日出时或者傍晚日落时,因为此时太阳的光线会直接透过山顶上端的障碍,直接照在白雪覆盖的山顶之上,从而产生日照金山景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判断观赏日照金山景观最适宜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图中可能观察到日照金山景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 推测甲村的产业结构( )
A. 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B. 以传统手工业为主 C. 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 D.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冷池是较冷的空气被较暖的空气所包围而形成的温度较低区域。2023年12月京津冀地区出现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含污染物的冷空气受外力驱动,堆积在山麓的平原上,形成冷池(如图所示),加剧了区域空气污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冷池的形成,主要因为( )
①暖气团驱动 ②冷气团驱动 ③海洋阻挡 ④地形阻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污染加剧,主要因为冷池导致( )
A. 降水增多 B. 大气逆温 C. 风力加大 D. 光照增强
坦帕湾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水域面积最大的河口,西侧与墨西哥湾相邻,湾口至湾顶的长度约为56千米,宽度约为8千~16千米。研究表明,受河水和湾口海水盐度差异影响,坦帕湾与墨西哥湾水体之间形成了环流。2016年坦帕湾航道实施加深拓宽工程,使湾内海水盐度升高。下图示意坦帕湾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6. 坦帕湾表层海水( )
A. 盐度从湾顶到湾口增大 B. 密度从湾顶到湾口降低
C. 温度从两岸到航道增大 D. 盐度从两岸到航道降低
7. 为缓解航道工程导致的湾内海水盐度升高最合理的措施为( )
A. 河口修建挡潮闸调控潮汐 B. 限制船舶通行减少海水扰动
C. 航道口设挡潮闸调控水流 D. 沿岸设海水淡化厂增加淡水
“异地借牧”是一些牧区的牧民在一定季节里通过异地租田方式,将牛羊等牲畜带到农田秸秆地中借牧。和传统的焚烧、薪柴等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相比,异地借牧使秸秆、粪污得到有效利用,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推进了草畜平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异地借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借牧季节( )
A. 产草量少 B. 牧区缩小 C. 农田闲置 D. 草场低温
9. “异地借牧”对农田土壤的主要影响是( )
A. 水分流失 B. 粒径变大 C. 有机质增加 D. 矿物质增加
2022年,哥斯达黎加(如图)可再生能源发电(绿电)量占比达99.25%。从发电结构来看,水电是哥斯达黎加主要的电力来源,其次是地热发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哥斯达黎加水力发电主要利用( )
A. 湖泊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11. 与周边国家相比,哥斯达黎加绿电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政策支持 B. 地理位置适宜 C. 用电需求量大 D. 地质基础稳定
12. 哥斯达黎加推广绿电,有助于( )
A. 开拓国际市场 B. 降低工业能耗 C. 应对气候变化 D. 提高农业产量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情况,可把中国分省份人口增长类型划分为流入主增型、生育主增型、生育超增型、流出超减型和流出主减型。20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城镇化率高,人口生育率低于全国水平。如今,黑龙江是人口总增长率处于负增长最多的省,人口形势日益严峻。图为2010—2020年中国分省份人口增长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3. 丙是( )
A. 流入主增型 B. 生育主增型 C. 流出超减型 D. 流出主减型
14. 西南地区人口增长较为理想,主要是因为( )
A. 生育意愿高 B. 医疗水平高 C. 教育水平高 D. 生活成本高
15. 依据人口增长状况推测,黑龙江省将出现( )
①就业机会增多 ②人口结构失衡 ③创新动能增强 ④财政负担加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实现能源开发及储能(指通过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一体化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中清洁能源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图中新疆、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与黄河上游、黄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的主要能源类型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三峡水电站2009年全面建成,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装机容量第二位的是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为1400万千瓦,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截至2020年,我国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建成了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三大水电站,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下图示意1996—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下表是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相关数据的对比。
三峡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正常蓄水位落差(m) 110 118
水库蓄水量(亿m3) 393 290
河流年径流量(亿m3) 9600 7250
最高、最低流量(万m3/s) 7、0.2 6.5、0.245
河流枯水期 11—次年4月 8—9月
(1)比较2004—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
(2)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但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1999-2008和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
(1)推测气温升高,勒拿河汛期的变化。
(2)据图描述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3)简述气候变暖对勒拿河河口地区鱼类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阿尔卑斯山纵贯新西兰南岛,冰川分布广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南阿尔卑斯山分水岭产生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断层附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岩浆侵入经变质形成)。下图示意南岛地理位置。
(1)分析南阿尔卑斯山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出露的地质过程。
(2)说明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的原因。
(3)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分水岭向东移动的过程。
(4)分析南阿尔卑斯山广泛分布的冰川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照金山是一种山峰与光线相结合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奇观,描绘了太阳光芒照射在山峰上,使其金光闪耀的壮观景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才会呈现出来,一般这样的景观常常会发生在凌晨日出时或者傍晚日落时,因为此时太阳的光线会直接透过山顶上端的障碍,直接照在白雪覆盖的山顶之上,从而产生日照金山景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判断观赏日照金山景观最适宜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图中可能观察到日照金山景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 推测甲村的产业结构( )
A. 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B. 以传统手工业为主 C. 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 D.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答案】1. D 2. C 3. A
冷池是较冷的空气被较暖的空气所包围而形成的温度较低区域。2023年12月京津冀地区出现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含污染物的冷空气受外力驱动,堆积在山麓的平原上,形成冷池(如图所示),加剧了区域空气污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冷池的形成,主要因为( )
①暖气团驱动 ②冷气团驱动 ③海洋阻挡 ④地形阻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污染加剧,主要因为冷池导致( )
A. 降水增多 B. 大气逆温 C. 风力加大 D. 光照增强
【答案】4. C 5. B
坦帕湾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水域面积最大的河口,西侧与墨西哥湾相邻,湾口至湾顶的长度约为56千米,宽度约为8千~16千米。研究表明,受河水和湾口海水盐度差异影响,坦帕湾与墨西哥湾水体之间形成了环流。2016年坦帕湾航道实施加深拓宽工程,使湾内海水盐度升高。下图示意坦帕湾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6. 坦帕湾表层海水( )
A. 盐度从湾顶到湾口增大 B. 密度从湾顶到湾口降低
C. 温度从两岸到航道增大 D. 盐度从两岸到航道降低
7. 为缓解航道工程导致的湾内海水盐度升高最合理的措施为( )
A. 河口修建挡潮闸调控潮汐 B. 限制船舶通行减少海水扰动
C. 航道口设挡潮闸调控水流 D. 沿岸设海水淡化厂增加淡水
【答案】6. A 7. C
“异地借牧”是一些牧区的牧民在一定季节里通过异地租田方式,将牛羊等牲畜带到农田秸秆地中借牧。和传统的焚烧、薪柴等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相比,异地借牧使秸秆、粪污得到有效利用,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推进了草畜平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异地借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借牧季节( )
A. 产草量少 B. 牧区缩小 C. 农田闲置 D. 草场低温
9. “异地借牧”对农田土壤的主要影响是( )
A. 水分流失 B. 粒径变大 C. 有机质增加 D. 矿物质增加
【答案】8. A 9. C
2022年,哥斯达黎加(如图)可再生能源发电(绿电)量占比达99.25%。从发电结构来看,水电是哥斯达黎加主要的电力来源,其次是地热发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哥斯达黎加水力发电主要利用( )
A. 湖泊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11. 与周边国家相比,哥斯达黎加绿电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政策支持 B. 地理位置适宜 C. 用电需求量大 D. 地质基础稳定
12. 哥斯达黎加推广绿电,有助于( )
A. 开拓国际市场 B. 降低工业能耗 C. 应对气候变化 D. 提高农业产量
【答案】10. D 11. B 12. C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情况,可把中国分省份人口增长类型划分为流入主增型、生育主增型、生育超增型、流出超减型和流出主减型。20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城镇化率高,人口生育率低于全国水平。如今,黑龙江是人口总增长率处于负增长最多的省,人口形势日益严峻。图为2010—2020年中国分省份人口增长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3. 丙是( )
A. 流入主增型 B. 生育主增型 C. 流出超减型 D. 流出主减型
14. 西南地区人口增长较为理想,主要是因为( )
A. 生育意愿高 B. 医疗水平高 C. 教育水平高 D. 生活成本高
15. 依据人口增长状况推测,黑龙江省将出现( )
①就业机会增多 ②人口结构失衡 ③创新动能增强 ④财政负担加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3. B 14. A 15.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实现能源开发及储能(指通过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一体化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中清洁能源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图中新疆、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与黄河上游、黄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的主要能源类型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流域主要沿山脉、河流及地势阶梯过渡带分布(如祁连山、贺兰山、黄河干支流沿线)。
(2)差异:新疆、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以风能、太阳能为主;黄河上游、黄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以水能为主。原因:新疆、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狭管效应显著,风能资源富集。黄河上游、黄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黄河干支流径流量较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三峡水电站2009年全面建成,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装机容量第二位的是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为1400万千瓦,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截至2020年,我国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建成了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三大水电站,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下图示意1996—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下表是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相关数据的对比。
三峡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正常蓄水位落差(m) 110 118
水库蓄水量(亿m3) 393 290
河流年径流量(亿m3) 9600 7250
最高、最低流量(万m3/s) 7、0.2 6.5、0.245
河流枯水期 11—次年4月 8—9月
(1)比较2004—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
(2)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但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波动上升,伊泰普水电站波动下降(先上升后下降);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变化幅度较大(2008年之前变化幅度较大,2008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伊泰普水电站整体变化幅度小;2017年以后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伊泰普水电站。
(2)三峡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枯水期时间长;三峡水电站水库蓄水量、河流年径流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三峡水电站汛期前放水腾库容,防洪造成发电量减少;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要牺牲一部分发电量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1999-2008和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
(1)推测气温升高,勒拿河汛期的变化。
(2)据图描述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3)简述气候变暖对勒拿河河口地区鱼类的影响。
【答案】(1)春季气温升高,融雪时间提前,融雪量增加,春汛提前,水量增加;夏季剩余冰雪减少,蒸发旺盛,夏汛水量减少。
(2)变化情况:溶解性有机碳总量增加,春季增加显著,夏季略微减少。原因: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春季径流量增大,溶解更多可溶解性有机碳,夏季径流量减少,土壤有机碳溶解量减少。
(3)勒拿河径流量增加,搬运至河口地区的营养盐增多,利于鱼类生长;河口地区水温增高,不利于部分冷水鱼生存(鱼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阿尔卑斯山纵贯新西兰南岛,冰川分布广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南阿尔卑斯山分水岭产生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断层附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岩浆侵入经变质形成)。下图示意南岛地理位置。
(1)分析南阿尔卑斯山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出露的地质过程。
(2)说明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的原因。
(3)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分水岭向东移动的过程。
(4)分析南阿尔卑斯山广泛分布的冰川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岩浆侵入到地壳岩石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浆周边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后经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形成断层,石英岩出露于断层附近。
(2)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板块挤压使西坡地势起伏更大,流水侵蚀作用更强。
(3)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更强,西坡遭遇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不断向东退却,即分水岭向东移动。
(4)有利影响:冰川景观独特,可发展旅游业;冰川融水,可以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不利影响:冰川消融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冰川分布区地形复杂,增加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制约区域交通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