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企业以“健康中国,天下同福”为使命,市场销售网络覆盖我国27个省级行政区,生产的同福大馒头,备受京、津、冀、晋、鲁、豫、陕等地消费者欢迎。依据市场需求特点,该企业开始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完成下面小题。1. 与我国南方相比,同福大馒头在北方地区更受欢迎的主导因素是( )A. 销售价格 B. 产品质量 C. 饮食传统 D. 广告宣传2. 该企业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主要是为了( )A. 实现清洁生产 B. 接近消费市场 C. 降低生产成本 D. 节约管理费用10月中旬,拉萨市(29°N,91°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北京时间13时56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杆影指向最接近( )A. 正北 B. 正南 C. 东北 D. 西北4. 在观测杆影活动中,学生可领悟到与地球运动相关的是学校的( )A. 课程设置 B. 位置选择 C. 空间规模 D. 作息时间5. 在观察植被过程中,学生发现校园植被比周边山地好,主要是因为( )A. 土壤肥力的提高 B. 局地气候的改善 C. 灌溉用水的保障 D. 局部地形的改变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高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A. 23:50 B. 23:54 C. 23:56 D. 23:588. 图所示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周期是(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1恒星年 ④1回归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西北太平洋某珊瑚岛礁属热带季风气候,呈长条形,沙堤环绕,植被繁茂。该岛沙嘴区受盛行风主导呈季节性变化,亦受波浪和潮汐作用。此外,极端风暴事件也会对沙嘴区造成重要影响。移动固沙障根据需要灵活布设。下图示意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岛沙嘴区的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受冬季风影响,该岛沙嘴区冲淤特点是( )A. 北侧、南侧皆以侵蚀为主 B. 北侧淤积为主,南侧侵蚀为主C. 北侧、南侧皆以淤积为主 D. 北侧侵蚀为主,南侧淤积为主10. 极端风暴事件对该岛沙嘴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植被受损,岸线向海扩张 B. 表层海水流速减弱,淤积加剧C. 风浪增强,岸线侵蚀加剧 D. 表层海水流向转变,淤积加剧11.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沙嘴区的岸线变化表明( )①沙嘴区受季风影响呈季节性冲淤交替 ②沙嘴向西延伸的凸出部分基本无变化③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北侧 ④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南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牡蛎、贻贝等双壳贝类环境适应性强,主要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颗粒,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是重要的双壳贝类养殖基地。近年来,莆田市持续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引导海上养殖向生态化方向发展。2022年5月,福州市某企业出资20余万元,向秀屿区某水产养殖公司购买双壳贝类碳汇,用于抵消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是全国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扩大秀屿区牡蛎养殖碳汇量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加养殖品种 B. 降低企业的碳排放 C. 改善养殖水质 D. 提升养殖单产水平13. 秀屿区开展双壳贝类碳汇交易能够( )A. 提高资源利用率 B. 鼓励生态养殖 C. 改善海岸带景观 D. 提升贝类价格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下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导致F1和F2形成的初始构造作用是( )A. 岩盐上拱 B. 地层错动 C. 岩盐聚集 D. 地层褶皱15. F1和F2具有同生断层性质的活动( )A. 始于K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 B. 始于C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C. 始于T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D. 始于P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长期以农业为主。2001年,长丰县实施了“工业立县”“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长丰县岗集园区、双凤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以汽配、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2024年,长丰县围绕“一区六园”高质量培育产业集群,并依托北部智慧农业谷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构建城乡空间均衡发展格局。下图为2024年长丰县主要产业集群情况以及“一区六园”、智慧农业谷等位置示意图。(1)根据区位条件,说明长丰县实施“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2)概括2007—2024年长丰县产业集群变化的主要特征。(3)分析智慧农业谷对长丰县空间均衡发展的作用。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设备损耗快、电网稳定性差、生态保护压力大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措施,以保障青藏高原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发展。(1)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挑战的原因。(3)提出提升青藏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主要措施。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四纪以来,受冷干和温湿气候交替变化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发育了多期特点不一的黄土地层(含古土壤层);与此同时,逐渐强化的构造活动使高原加速抬升、周边地堑急剧沉降,导致高原侵蚀加剧,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格局。在黄土沟谷中,大型沟谷多切入坚硬基岩,具有沟深坡陡、谷底平坦、支沟众多等特点(如图)。强烈的沟谷侵蚀,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治理措施。(1)基于黄土特性说明大型黄土沟谷多沟深坡陡、谷底平坦的原因。(2)分别简析气候变化和高原抬升对黄土地层的主要影响。(3)简述打坝淤地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加坡是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和制造中心,与其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拥有丰富的资源。2025年1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柔佛州南部合作建设柔新经济特区(如图)。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数据中心(从事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的场所)的需求激增,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热土。概述柔新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分析对新加坡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承接部分生产环节转移,为新加坡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利用马来西亚的人力和土地,降低新加坡产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新加坡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企业以“健康中国,天下同福”为使命,市场销售网络覆盖我国27个省级行政区,生产的同福大馒头,备受京、津、冀、晋、鲁、豫、陕等地消费者欢迎。依据市场需求特点,该企业开始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完成下面小题。1. 与我国南方相比,同福大馒头在北方地区更受欢迎的主导因素是( )A. 销售价格 B. 产品质量 C. 饮食传统 D. 广告宣传2. 该企业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主要是为了( )A. 实现清洁生产 B. 接近消费市场 C. 降低生产成本 D. 节约管理费用【答案】1. C 2. B10月中旬,拉萨市(29°N,91°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北京时间13时56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杆影指向最接近( )A. 正北 B. 正南 C. 东北 D. 西北4. 在观测杆影活动中,学生可领悟到与地球运动相关的是学校的( )A. 课程设置 B. 位置选择 C. 空间规模 D. 作息时间5. 在观察植被过程中,学生发现校园植被比周边山地好,主要是因为( )A. 土壤肥力的提高 B. 局地气候的改善 C. 灌溉用水的保障 D. 局部地形的改变【答案】3. A 4. D 5. C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高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A. 23:50 B. 23:54 C. 23:56 D. 23:588. 图所示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周期是(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1恒星年 ④1回归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6. B 7. A 8. C西北太平洋某珊瑚岛礁属热带季风气候,呈长条形,沙堤环绕,植被繁茂。该岛沙嘴区受盛行风主导呈季节性变化,亦受波浪和潮汐作用。此外,极端风暴事件也会对沙嘴区造成重要影响。移动固沙障根据需要灵活布设。下图示意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岛沙嘴区的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受冬季风影响,该岛沙嘴区冲淤特点是( )A. 北侧、南侧皆以侵蚀为主 B. 北侧淤积为主,南侧侵蚀为主C. 北侧、南侧皆以淤积为主 D. 北侧侵蚀为主,南侧淤积为主10. 极端风暴事件对该岛沙嘴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植被受损,岸线向海扩张 B. 表层海水流速减弱,淤积加剧C. 风浪增强,岸线侵蚀加剧 D. 表层海水流向转变,淤积加剧11.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沙嘴区的岸线变化表明( )①沙嘴区受季风影响呈季节性冲淤交替 ②沙嘴向西延伸的凸出部分基本无变化③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北侧 ④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南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9. D 10. C 11. A牡蛎、贻贝等双壳贝类环境适应性强,主要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颗粒,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是重要的双壳贝类养殖基地。近年来,莆田市持续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引导海上养殖向生态化方向发展。2022年5月,福州市某企业出资20余万元,向秀屿区某水产养殖公司购买双壳贝类碳汇,用于抵消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是全国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扩大秀屿区牡蛎养殖碳汇量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加养殖品种 B. 降低企业的碳排放 C. 改善养殖水质 D. 提升养殖单产水平13. 秀屿区开展双壳贝类碳汇交易能够( )A. 提高资源利用率 B. 鼓励生态养殖 C. 改善海岸带景观 D. 提升贝类价格【答案】12. D 13. B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下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导致F1和F2形成的初始构造作用是( )A. 岩盐上拱 B. 地层错动 C. 岩盐聚集 D. 地层褶皱15. F1和F2具有同生断层性质的活动( )A. 始于K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 B. 始于C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C. 始于T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D. 始于P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答案】14. A 15. D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长期以农业为主。2001年,长丰县实施了“工业立县”“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长丰县岗集园区、双凤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以汽配、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2024年,长丰县围绕“一区六园”高质量培育产业集群,并依托北部智慧农业谷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构建城乡空间均衡发展格局。下图为2024年长丰县主要产业集群情况以及“一区六园”、智慧农业谷等位置示意图。(1)根据区位条件,说明长丰县实施“先南后北、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2)概括2007—2024年长丰县产业集群变化的主要特征。(3)分析智慧农业谷对长丰县空间均衡发展的作用。【答案】(1)长丰县南北狭长,经济实力有限,难以同步发展,集中力量发展龙头地区能够快速培育优势产业;南部临近省会合肥市辖区,交通便利,受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强;(北部有县城带动,)形成南部产业园区、北部县城双核发展格局。(2)由集中在长丰县南部,演变为广泛分布在长丰县域内,空间范围扩大,城乡分布更均衡;集群资金和技术投入增加,由初级产品加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现代新兴产业转型,产业升级;集群内企业数量增加,产值扩大,集群影响力增强。(3)弥补长丰县北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空缺,缩小南北差距;培育长丰县城及周边的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分工;助力全县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全产业链增强农业产业辐射能力;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设备损耗快、电网稳定性差、生态保护压力大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措施,以保障青藏高原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发展。(1)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挑战的原因。(3)提出提升青藏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主要措施。【答案】(1)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未开发的土地多/建设空间大。(2)(针对材料设备损耗快)温度:气候高寒/海拔高,气温低/(昼夜/季节)温差大(导致设备脆化);(针对材料电网稳定性差)自然灾害多发/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大风、风沙)/冻土广布;能源具有不稳定性(水能风能太阳能);(针对材料生态压力大)生态脆弱(区面积大)/生态敏感/环境承载力小。(3)技术:提高工程技术/储能技术/设备材料耐低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加大科技创新;生态:(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避让生态脆弱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进行生态修复,建立生态廊道、迁徙通道;营运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或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加大电网(设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维护、增加电网稳定性/建立稳定的电网系统/修复设备发电站/提升设备性能、水平、质量/减少设备损耗。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四纪以来,受冷干和温湿气候交替变化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发育了多期特点不一的黄土地层(含古土壤层);与此同时,逐渐强化的构造活动使高原加速抬升、周边地堑急剧沉降,导致高原侵蚀加剧,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格局。在黄土沟谷中,大型沟谷多切入坚硬基岩,具有沟深坡陡、谷底平坦、支沟众多等特点(如图)。强烈的沟谷侵蚀,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治理措施。(1)基于黄土特性说明大型黄土沟谷多沟深坡陡、谷底平坦的原因。(2)分别简析气候变化和高原抬升对黄土地层的主要影响。(3)简述打坝淤地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答案】(1)黄土质地均一,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在黄土层特别深厚的地区,便会形成巨大的深沟和陡坡;侵蚀的泥沙等物质会被流水挟带至谷底沉积、形成平坦的谷底地貌。(2)在气候冷干时期,强劲的西北风将中亚和蒙古地区的粉尘向南搬运,受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速率高;在温湿气候时期,西北风弱,黄土层沉积速率降低,黄土层较稳定;高原抬升使侵蚀加剧,黄土层沉积速率减慢甚至停滞;高原稳定时黄土层沉积稳定。(3)打坝淤地可以拦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拦截淤积形成肥沃深厚的土壤,利于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加坡是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和制造中心,与其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拥有丰富的资源。2025年1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柔佛州南部合作建设柔新经济特区(如图)。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数据中心(从事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的场所)的需求激增,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热土。概述柔新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分析对新加坡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优越性:紧邻新加坡,便于接受新加坡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辐射;临近国际重要航运通道马六甲海峡,利于发展海事服务;临近马来西亚国界,与新加坡一水之隔,且有通道相连,便于开展国际合作;背靠中南半岛,经济腹地广阔;地处东南亚咽喉要地,对亚太地区辐射能力强;区域资源互补性强。 积极影响:承接部分生产环节转移,为新加坡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利用马来西亚的人力和土地,降低新加坡产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新加坡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