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通辽一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命题人:
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从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在不断探寻当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与我们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即开普勒—186f,它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倍。该行星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在宜居带内的行星,水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如图为地球与开普勒186f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开普勒—186f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2.该行星存在液态水的主要依据是( )
A.体积、质量大于地球 B.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C.分布浩瀚无边的海洋 D.与被环绕的恒星距离适中
3.推测该行星与地球的相似点主要有( )
①存在高级智慧人类②被浓密的大气包围
③构造运动频发剧烈④所处宇宙环境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辐射能、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应用前景广阔。下图示意某大型落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能源均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
A.煤炭、潮汐能 B.沼气、地热 C.风能、石油 D.地热、天然气
5.太阳辐射( )
A.源于太阳内部核裂变 B.是水循环的唯一动力
C.比地面辐射波长更短 D.在全球各地均匀分布
6.图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发电效果最好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11时39分,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小张同学推测,此次地震震源一定位于地壳。左图为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右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假设地震波从地幔向外传输,经过莫霍界面时,地震波的波速会( )
A.一直减慢 B.一直加快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8.地震发生时,能顺利到达甲海域表面的地震波是( )
A.a波 B.b波 C.a波和b波 D.二者均不能
9.下列结论对小张同学的推测最不利的是( )
A.山区地壳厚,平原区地壳薄 B.陆壳较厚,洋壳较薄
C.汤加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2023年9月10日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图1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图2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 )
A.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核
11.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可能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12.下列有关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②是不连续的圈层,且形态不规则
C.③是最活跃的圈层,占有①的全部
D.④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事古难全。”月相的变化承载了古人丰富的情感。完成下列小题。
13.今天(9月24日)的月相应是( )(中秋节是10月6日)
A.新月 B.蛾眉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14.9月6日上演了一场月食,食甚(遮盖最大)接近97%,我国东部地区看到了带食月升这种壮观的天文奇观,请问下列诗句中哪句和这种月相一致(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5.美丽的星空承载了先民太多的想象,古人也给各个星星赋予了众多的故事和传说,好比夏季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到初冬的黄昏,可以看到猎户座从东边的天际缓缓升起,像一个高举猎弓的猎人。请问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星星,大多属于( )
A.银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其他行星系统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该地位于缅甸中央断裂带,是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前缘地带,地壳年挤压速率达40毫米。地震引发城市建筑倒塌、山体滑坡及伊洛瓦底江局部河道堵塞。完成下面小题。
16.此次地震的发生主要关联( )
A.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太平洋段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东延部分
C.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D.东非裂谷地震带
17.该次地震破坏力巨大的主要因素是( )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的勃固省省会 B.地震发生时正值当地雨季初期
C.震级大,震源深度浅,破坏性大 D.震中距离伊洛瓦底江河道太近
18.为快速评估此次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范围和河道堵塞情况,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组合是( )
A.GPS定位滑坡体移动轨迹+数字地球模拟灾情 B.BDS短报文通信+GIS数据存储
C.遥感RS获取地表影像+GIS空间分析灾情 D.5G网络传输数据+VR重建现场
“极光大爆发,漠河美到炸裂!”2024年10月,地球再次迎来强地磁暴,漠河、内蒙古多地甚至连北京都能看到绚丽的极光(如下图)。不少天文爱好者无比兴奋,纷纷拍下这一难得的瞬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地理事物与极光现象的发生密切关联的是( )
①太阳辐射②太阳大气③色球层④日冕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当极光现象产生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 )
A.平流层中的电离层受到干扰 B.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C.昆明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大 D.指南针不能准确指示方向
21.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的衍生物。下列有关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②色球层肉眼可见
③耀斑与太阳黑子具有伴生关系④日冕层亮度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年6月,我国学者在宁夏发现大面积恐龙足迹群,产于白垩纪早期岩层中,包括12条行迹、158枚足迹。其中一条行迹显示恐龙在转弯时步幅骤减、足部旋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次发现的恐龙足迹群所在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前寒武纪
23.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可直接用于研究( )
A.白垩纪末期陨石撞击事件 B.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C.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组成 D.恐龙运动行为及古环境
24.若在恐龙足迹岩层下方发现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可推断( )
A.该地曾经历了海陆变迁 B.三叶虫与恐龙共存
C.陨石撞击改变生物演化 D.太阳辐射强度突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成功携带月球背面土壤样品返回。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月背是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由于潮汐锁定,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左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右图示意我国载人航天着陆场分布。
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指出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缺点。(8分)
(2)分析嫦娥六号返回器选择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的原因。(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物质特性对地震波的传播、板块运动、地幔对流等地质活动有重要影响,这些活动直接关联到地震、火山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12月12日09时51分在斐济群岛东北部海域(14.95°S,178.15°E)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下图为部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结合所学,说明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4分)
(2)地震发生时,相较于震中附近船上的渔民,岛上居民体会到震感的时间较迟,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4分)
27.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是全球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丰富。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年均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说出图示地区年均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材料二:某款房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满足房车旅行日常需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款房车太阳能电池板在青海省发电效率高的原因。(6分)
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我国居民可以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每户家庭成为一个微型太阳能发电站。用户不仅可以自己发电,还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出售给国家电网。
(3)根据材料三,说明建设居民家庭微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积极意义。(6分)通辽一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C D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A B C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5.【答案】(14分)
(1)优点: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火箭发射初速度更快;周边海域广阔,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安全性好;便于运输更大尺寸的火箭结构件,运输限制小(交通条件好,便于运输(任意2点得4分)
缺点:纬度低,阴雨天多,卫星发射易受台风、暴雨等天气影响;处于国土前缘地带,易受邻国攻击和干扰;由于高湿热、盐雾,设备维护成本高。(任意2点得4分)
(2)地形平坦开阔,无高山沟壑,着陆安全性高;以草原为主,地广人稀,人员疏散容易;天气状况良好,晴天多,便于追踪观测。(3点,6分)
26.【答案】(8分)
(1)主要特征:具有连续性,是由岩石构成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约为17km,但厚度分布不均,陆壳较厚,洋壳较薄;位于莫霍面和地面之间。(任意2点得4分)
(2)岛上居民距离震中位置较远,受地震响应(影响)的时间相对较晚。(2分)
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2分)
27.【答案】(18分)
(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高值中心在青海西北部及甘肃西部地区,低值中心在陕西南部地区。(6分)
(2)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人烟稀少,污染少,大气透明度高。(6分)
(3)提供电力资源,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任意3点得6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