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培优卷(考查范围:第一、二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一、读语段,完成练习(15分)清晨的山林格外热闹。太阳刚露出半边脸,林间的雾气还没散尽,línzhōng就传来清脆的鸟鸣,xī shuài在草丛里轻轻哼唱,好像在举办一场自然音乐会。露珠挂在yè piàn上,风一吹,便滚落下来,砸在地面的落叶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傍晚,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天空被染成了淡淡的橘红色,yún cai像被打翻的颜料,层层叠叠铺展开来。远处的炊烟wēi wēi升起,màn màn融入暮色中。爷爷摇着蒲扇,讲着过去的故事,qīng liáng的晚风拂过脸颊,让人觉得格外惬意。1. 根据拼音,写出语段中的词语(8分)2. 语段中描写傍晚天空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_”,类似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读到“wēi wēi shēng qǐ”一词,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二、选词填空(12分)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6分)① 神奇 ② 奇妙 ③ 奇特(1)大自然中有许多( )的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2)这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十分( ),让观众眼前一亮。(3)他想出了一个( )的办法,轻松解决了难题。2. 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关联词(6分)① 不是……而是…… ② 只要……就…… ③ 虽然……但是……(1)我们( )要学习知识,( )要学会做人。(2)( )坚持锻炼,( )能拥有健康的身体。(3)( )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 )我不会灰心丧气。三、选择题(15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的“异”与“奇异”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异口同声 B. 异乡 C. 异香 D. 异议2.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和妈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B. 我和妈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C. 我和/妈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D. 我和妈妈/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努力,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B. 春天的公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C. 他不仅喜欢阅读,还经常写读书笔记。D. 弟弟大概差不多已经完成作业了。4.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拟人)B. 天上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软软的。(比喻)C. 他的力气大得能举起一座大山。(夸张)D. 你难道不觉得这朵花很漂亮吗?(设问)5.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潮》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B. 《走月亮》表达了“我”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C. 《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D.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一粒豆的命运最悲惨。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12分)1. 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个大圆盘。(仿写比喻句)2. 小鸟吃了树上的虫子。(改为“把”字句)3. 小明喜欢画画。 小明喜欢唱歌。(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4. 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吗?(改为陈述句)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1. 《观潮》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 《走月亮》中,“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___________的石拱桥,走过___________的果园,走过___________的菜地……”3. 《秋晚的江上》中,“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了___________。”4. 《夜间飞行的秘密》中,蝙蝠夜里飞行时,嘴里发出___________,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耳朵里,蝙蝠就能___________。六、综合性学习:我们与自然(10分)1. 观察下面图片,说说图片中存在的与自然相关的问题(4分)2. 针对上述问题,拟两条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4分)3. 作为小学生,你能为保护自然做哪些具体事情?(2分)七、阅读理解(16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材料一】蜜蜂的生活蜜蜂是群居昆虫,一个蜂群通常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工蜂承担着采蜜、筑巢、照顾幼虫等工作;雄蜂主要负责与蜂王交配。蜜蜂采蜜时,会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生长。【材料二】保护蜜蜂的建议第一 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伤害蜜蜂。第二 种植蜜蜂喜欢的花卉,为蜜蜂提供食物。第三 不随意破坏蜜蜂的巢穴。1.根据材料一,工蜂的主要工作是什么?(2分)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蜜蜂?(3分)(二) 课内外语段对比阅读(5分)【课内语段】(《走月亮》选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外语段】(《乡村的夜晚》选段)乡村的夜晚格外宁静。月光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整个村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接着又恢复了平静。田野里,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1.课内语段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象,课外语段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象。(2分)2.两个语段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景物的______。(3分)(三)阅读文章,完成练习(6分)蚂蚁的力量大家都说蚂蚁的力量很小,但我却发现,蚂蚁其实拥有惊人的力量。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看到一只蚂蚁在搬运一块比它身体大好几倍的面包屑。它用触角顶了顶面包屑,然后使劲往前拉,可面包屑却纹丝不动。这时,蚂蚁转身爬走了。我以为它放弃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它带来了一群蚂蚁。它们围着面包屑,有的推,有的拉,齐心协力地把面包屑往洞口搬。看着它们小小的身影搬运着“巨大”的面包屑,我不禁感叹:团结就是力量!蚂蚁不仅团结,还很聪明。它们在寻找食物时,会在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样其他蚂蚁就能顺着气味找到食物了。而且,蚂蚁还能根据天气的变化,提前把巢穴加固,避免巢穴被雨水淹没。小小的蚂蚁,却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像蚂蚁一样,团结互助,积极面对困难。1.蚂蚁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2.蚂蚁在寻找食物时,有什么聪明的做法?(2分)3.从蚂蚁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2分)八、写作(10分)题目:《______真有趣》要求:1. 在横线上填上一种自然景象(如“雨后的彩虹”“雪中的树林”“晨雾中的田野”等),结合第一、二单元所学课文的描写方法;2. 写出景象的有趣之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 语句通顺,不少于250字,不要出现真实姓名。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培优卷(参考答案)一、读语段,完成练习(15分)1. 林中、蟋蟀、叶片、云彩、微微、慢慢、清凉(每空1分,共8分)2. 橘红色;示例:天蓝色、金黄色(第一空1分,后两空各1分,共3分,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即可)3. 示例:远处农家的屋顶上,一缕缕淡淡的炊烟轻轻向上飘起,像细细的丝带,慢慢融入橘红色的暮色里,与天边的云彩渐渐交织在一起(4分,围绕“炊烟轻轻升起”展开,描写具体、符合语境即可)二、选词填空(12分)1. 词语填空(每空2分,共6分)(1)① 神奇 (2)② 奇妙 (3)③ 奇特解析:“神奇”侧重自然或事物的非凡,如“自然现象”;“奇妙”侧重让人感到新奇有趣,如“电影场景”;“奇特”侧重方法、形状等与众不同,如“解决问题的办法”。2. 关联词填空(每空2分,共6分)(1)补充说明:原关联词①“不是……而是……”不符合语境,正确关联词应为“不仅……还……”(若题目给定关联词需调整,此处按逻辑修正后作答);(2)② 只要……就…… (3)③ 虽然……但是……解析:(1)“学习知识”和“学会做人”是递进关系,需用表递进的关联词;(2)“坚持锻炼”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条件,用表条件的“只要……就……”;(3)“没考好”和“不灰心”是转折关系,用表转折的“虽然……但是……”。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答案:C 解析:“奇异”的“异”是“特别、不同寻常”之意。A项“异口同声”的“异”是“不同的”;B项“异乡”的“异”是“另外的”;C项“异香”的“异”是“特别的”,与题干一致;D项“异议”的“异”是“反对的”。2. 答案:A 解析:根据语义停顿,“我”是主语,“和妈妈”是伴随对象,需短暂停顿;“走在”后接地点,“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是完整短语,不能割裂,A项停顿合理。3. 答案:C 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去“经过”或“使”;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C项无语病;D项语义重复,删去“大概”或“差不多”。4. 答案:D 解析:A项“唱歌”“唤醒”是拟人;B项“云朵像棉花糖”是比喻;C项“举起一座大山”是夸张;D项“难道不……吗”是反问,不是设问(设问需自问自答)。5. 答案:D 解析:A、B、C项表述正确;D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命运有意义,并非“第一粒豆命运最悲惨”,表述错误。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每句3分,共12分)1. 示例:柿子挂在枝头,像一个个红灯笼。(需包含本体、喻体,符合比喻句要求,语句通顺)2. 小鸟把树上的虫子吃了。(“把”字句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调整语序即可)3. 小明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唱歌。(用“不仅……还……”表递进,合并重复主语)4.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反问句改陈述句,删去“难道不”“吗”,问号改句号,保持原意)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2. 月影团团、果香四溢、绿油油(或“金黄一片”,符合课文语境即可)3. 一瞬的红颜4. 超声波、准确避开障碍物六、综合性学习:我们与自然(10分)1. 图①中有人在树林里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图②中有人在河流里乱扔垃圾,污染河水,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每点2分,共4分,概括问题及危害即可)。2. 示例:① 乱砍滥伐不可取,绿水青山是家园;② 垃圾不进河,鱼儿乐多多(每句2分,共4分,贴合“保护植被”“保护河流”主题,简洁有力)。3. 示例:不随意采摘花草树木、向家人宣传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参与社区的植树活动(2分,写出小学生可践行的具体行为,合理即可)。七、阅读理解(16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1. 工蜂的主要工作是采蜜、筑巢、照顾幼虫(2分,从材料一直接提取关键信息)。2. 因为蜜蜂是群居昆虫,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生长;且蜜蜂的生存易受农药、巢穴破坏等影响,生存面临威胁,所以要保护蜜蜂(3分,结合材料一“传播花粉”和材料二“保护建议”,概括原因)。(二)课内外语段对比阅读(5分)1. 月下溪水(或“走月亮时的溪水”);乡村夜晚(每空1分,共2分,根据语段内容概括)。2. 比喻、拟人(或“比喻”);美好(或“宁静、可爱”,每空1.5分,共3分,课内“抱着月亮”是拟人,课外“月光像纱”“叫声像乐曲”是比喻,均突出景物的美好特点)。(三)阅读文章,完成练习(6分)1. 蚂蚁的力量体现在团结(能齐心协力搬运比身体大的面包屑)和聪明(会留气味找食物、提前加固巢穴)两方面(2分,结合文章第2、3段概括)。2.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在走过的路上留下特殊的气味,方便其他蚂蚁顺着气味找到食物(2分,从文章第3段提取信息)。3. 我们能学到团结互助、积极面对困难,以及遇到问题时灵活思考、寻找解决办法的品质(2分,围绕蚂蚁的“团结”“聪明”,结合生活实际谈启发)。八、写作(10分)评分标准等级 评分区间 评分标准优秀(8-10分) 1. 补题恰当,围绕自然景象展开,符合“有趣”主题;2.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3. 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不少于250字,无错别字。良好(5-7分) 1. 补题合理,能体现景象特点;2. 运用1-2种修辞手法,描写较具体;3. 语句基本通顺,字数达标,少量错别字。待改进(5分以下) 1. 补题不当或偏离“自然景象”主题;2. 无修辞手法,描写笼统;3. 语句不通顺,字数不足,错别字多。范文示例 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