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A 解析 A项,“‘规范化’的意义最为深远”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到“规范化”的意义最为深远,只是强调新诗要走向“规范化”。
2.B 解析 B项,“体现了‘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的尝试”错误。材料一中“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指的是新诗借鉴旧诗的格律,选项曲解了文意。
3.D 解析 A、B、C三项都体现了“三美”。D项,句式不整齐,不押韵,不如其他三项有绘画美。
4.①首先交代了新月派的历史使命;②接着指出了新月派的理论旗帜;③然后阐述了新月派所提出的“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④最后总结了新诗格律化的历史意义。
5.示例 (1)是。理由:《红烛》一诗虽然外在结构自由铺开,似乎无规律可循,但内在结构中有着起承转合之态,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对称的特点、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建筑美”,符合“建筑美”的要求。
(2)否。理由:“新诗格律化”中的“建筑美”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红烛》一诗每一节之间长短不匀称,每一节之内句式不均齐,不符合“建筑美”的要求。
6.C(C.“显示吴召儿在恶劣的环境下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抗日战士”错误,结合原文“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可知,吴召儿形象是奋起抗日的百姓形象,她还在不断地成长中。)
7.B(B.“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详细描述吴召儿的姑父”错误,文本中对吴召儿姑父的描写相对简略,并非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文段中也没有心理刻画。
8.参考答案:
①展现人物的机智与灵活。吴召儿在紧急关头将红棉袄反穿,露出白里子进行伪装,这一动作生动表现了她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战斗智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② 凸显人物的勇敢与热情。将翻飞的红棉袄比作“一朵朵的火花”,既形成强烈的视觉画面,又象征了她如火焰般炽烈的革命热情和无畏精神,强化了形象的感染力。
③ 借助色彩象征暗示人物的革命信念。红色象征着革命与勇气,红棉袄不仅是她的日常衣着,更是其革命者身份的标识,体现出她坚定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①环境描写:侧重自然环境的描写,且多清新质朴。无论是选文还是《百合花》,都通过多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诗意美。
②情节结构:淡化情节,叙事节奏缓慢,以散文式笔调叙事。虽然都写战争,但是两文都较少涉及正面战场的描写,而把重心放在战争之外的生活场景上面,平静祥和。
③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多正面美好,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两文的主要角色都是可爱、美丽、勇敢、坚定的,有利于凸显主旨。
④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蕴含诗意。选文中描写雨夜放哨、《百合花》中描写中秋月夜,都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意象美、诗意美。
⑤主题思想:多弘扬人性的和谐与美好。选文旨在表现人民保卫家园的英勇无畏,《百合花》旨在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纯粹,都是在弘扬美好的人性。(每点两分,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10.ADE 解析 句意: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
11.A 解析 A.错误。用法不同。代词,他的/副词,表诘问,相当于“难道”。句意:杨万里(立志)一生都遵循他的教诲。/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12.C 解析 C.“杨万里不愿根据旧例为之做序”错误,不符合原意。原文为“会《孝宗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而宰臣属之礼部郎官傅伯寿”,意思是参知政事王蔺根据旧例要杨万里为之做序,而宰相却令礼部郎官傅伯寿做序。
13.(1)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率领军队前往平定了叛乱。(“犯”,进犯;“帅”,率领;“平”,平定。)
(2)杨万里上疏(称说)铁钱不方便,不奉诏命,违逆了宰相的意思。(“疏”,上疏;“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忤”,违逆。)
14.C 解析 A项,“‘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结合注释及“众芳歇”可知,此时天气开始转凉了。B项,“间接描写”错误,“霜威”“云色”应为直接描写。D项,“早秋生机勃勃之景”错误,“众芳歇”应为早秋衰败之景。
15.参考答案:①《沁园春·长沙》意象色彩绚丽;本诗意象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6.(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6)示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7.第一处:“详”改为“祥”;第二处:“妆”改为“装”;第三处:“喻”改为“寓”。
18. A:喜从天降。 B: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19. ②;修改为:比如把“招财进宝”四个字。(备注:此处不能修改语句③为“被巧妙组合成一个字”。因为语句①与前面“第一种方法”照应,都以人为叙述主体,这样修改使得“四个字”变成主语,会导致前后不连贯。)
④;修改为:利用符号法创造的各类图案。
(只写序号不作任何修改,不给分。共4分。)
20.(甲) “蝠”与“福”谐音 (乙)多种图案组合时
21.这个“福”字实际上是个合体字,包含“多”“子” “才” “田” “寿”等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一幅字能将这么多的吉祥寓意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着书法之美,又体现构思之妙。
(指出合体字及寓意,2分;指出构思巧妙与书法之美,2分。共4分)
22.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交代了苟各庄青年思想和生活的变化情况,突出了现代经济和自然经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此褒贬不一。
对于“慨叹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传统文明正在凋敝”这种观点,考生应当作如下思考:以火车为象征的现代文明,在拆除贫困壁垒的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暴力,它打碎了香雪们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爱心。但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让香雪们固守大山,与贫穷落后为伴,剥夺她们拥抱文明与进步的权利。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香雪们被世俗化,但是谁也不能阻止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淳朴宁静的传统文明被打破,就不让她们跨进现代文明的泥潭,这也是不现实的。
对于“祝贺她们拥抱了现代文明”这种观点,我们首先应当肯定,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对于香雪们的进步,我们应当持肯定态度。但我们要明白并提倡,在物质生活的巨大泥淖中,每个人都应当保有自己精神的洁净。《哦,香雪》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带来暖意和纯净,原因就在于它提示我们——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应该具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
本次作文共有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以高中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与中年“香雪们”展开对话,探讨“青春理想”。中年“香雪们”,显然已经经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她们内心是否还保有当初等待火车的激情?她们是否还有用四十个鸡蛋换一个文具盒的冲动?对于美好的未来,她们是否还像年轻时一样去勇敢追求并努力去创造?对话可以围绕无论何时都应当保有青春的激情,勇敢追求新的理想而展开。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第二个任务,以苟各庄“香雪们”的身份写一封回应质疑声音的公开信,从“守护与成长”的角度来写。质疑的声音,就是慨叹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传统文明正在凋敝的声音,“香雪们”可以就自己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美好来回应,并阐明这样的观点,守护不是关起门来不让孩子接触外面丰富复杂的世界,而是引导并帮助孩子如何适应外面的世界,如何应对外面的诱惑和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守护;而经历过挫折和冲击,懂得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才是“成长”。注意书信的格式。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
阁出知筠州。
绍熙元年,会《孝宗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而宰臣属之
礼部郎官傅伯寿。万里以失职力写去,帝宣谕勉留。会进《孝宗圣政》,万里当
奉进,孝宗犹不悦,遂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准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
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精州,不赴,
万里为人刚而褊。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
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意,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快快成疾。家人知
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遮言侂胄用兵亭。万里
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宵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
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3分)
会高宗崩A孝宗欲行B三年C丧D创议事堂E命皇太子F参决庶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他的,代词,与《马说》“其真无马邪”的“其”用法相同
B.会,恰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的“会”意思相同.
C伟,意动用法,与《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的“劳”用法不同
D.且,并且,与《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浚被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他,便写了一
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B.宰相王淮曾经向杨万里请教哪些人是人才,杨万里写下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
王淮便依次提拔任用他们。
C.《孝宗历》修成,杨万里不愿根据旧例为之做序,宰相便让礼部郎官傅伯寿
做序,杨万里于是请求离职.
D.韩侂胄当政时想网罗名士,于是以高官之位相许,请杨万里为他的南园做记,
但被拒绝,韩侂胄很生气。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
(2)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太原早秋0
李白
岁落众芳歌,时当大火②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