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一年级9月考试地 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表示意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2023年10月15日发布的10月8日至10月21日空间天气综述,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阳活动 地磁活动 电离层天气上周综述 低 平静 好本周预报 低 平静 好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及其所在图示太阳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耀斑—①层 B.太阳风—②层 C.黑子—③层 D.日珥—②层2.据表可知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1日( )A.赤道地区较易欣赏到极光 B.信鸽迷航事件频发C.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干扰少 D.太阳风活动较强烈2023年6月3日21时29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完成下面小题。3.图1中的“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4.按照天体类型,绕地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5.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6.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是太阳内部的变化 B.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C.与极地上空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极光 D.干扰磁场,引发“磁暴”现象7.在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甲与乙 B.丙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9.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 B.2级 C.3级 D.4级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1l时39分,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小张同学推测,此次地震震源一定位于地壳。图1为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图2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地震波从地幔向外传输经过莫霍界面时,地震波的波速会( )A.一直减慢 B.一直加快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11.地震发生时,能顺利到达甲海域表面的地震波是( )A.a波 B.b波 C.a波和b波 D.二者均不能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大13.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上图(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15.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沉积—兴建仓库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16.如果一艘小船从河流上游到下游,所走的航线可能是( )A.a航线 B.b航线 C.c航线 D.a或c航线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材料二: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1)据图乙描述地球表面全年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4分)(2)与夏半年相比,说出冬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6分)(3)分析B处成为我国太阳辐射量贫乏区的原因。(6分)(4)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地壳的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称之为硅铝层,下层富含硅和镁,称之为硅镁层。下图示意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分布。 (1)比较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结构差异。(6分)(2)举例说明大陆地壳厚度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3)从水平方向归纳地壳的分布特点。(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流水地貌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下图示意两种流水地貌。(1)描述图a中的冲积扇分布特征及其成因。(8分)(2)结合图b,简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6分)(3)分别说出形成冲积扇与牛轭湖的外力作用形式。(2分)试卷第2页,共6页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D A A B A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D A C A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22分)【答案】(1)规律: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分)影响因素:纬度(2分)(2)差异:冬半年太阳辐射量小。(2分)原因:①冬半年较夏半年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量小;(2分)②冬半年较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太阳辐射少。(2分)(3)原因: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2分)②夏季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数短,太阳辐射弱;(2分)③海拔较低,大气层较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4)赞同。①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2分)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③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2分)④政府的政策支持。(2分)任答三点即可或不赞同。①格尔木为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2分)②(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2分)③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较远;(2分)④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分)任答三点即可18.(14分)【答案】(1)大陆地壳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2分)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缺少硅铝层;(2分)大陆地壳厚度大,莫霍界面较深,大洋地壳厚度小,莫霍界面较浅。(2分)(2)陆地上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地壳较厚,例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2分)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壳相对较薄,例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高原山地地壳厚度最大可达70千米,而平原地壳厚度相对较薄,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2分)任答两点即可(3)硅铝层只分布在大陆地壳,大洋地壳没有硅铝层分布,硅铝层分布具有不连续的特点;(2分)硅镁层在大陆和大洋地壳均有分布,硅镁层分布具有连续性。(2分)19.(16分)【答案】(1)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一东南向集中分布。(2分)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2分)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2分)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山体冻融等作用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2分)(2)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曲发育;(2分)随着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2分)汛期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2分)(3)冲积扇:河流堆积作用;(1分)牛轭湖:河流侵蚀作用。(1分)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