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年级9月月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2025年9月26日9:45-11:00第I卷(选择题)单选题(每个3分,共45分)东汉·王充《伦衡·说日》有云:“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三足乌,又称金乌(图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因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 )A.日晕 B.光球层 C.日冕层 D.色球层2.“日中三足乌”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太阳活动相关联?(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出现人类 B.形成联合古陆C.开始出现大量生物 D.历史上重要成煤期4.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5.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亚洲户外用品展上,某企业的一款太阳能烧烤炉吸引了众人围观。太阳能烧烤炉是利用反射板吸收捕捉到太阳光集热,将管内食物烤熟的一种装置(下右图)。它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下左图为中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假如在我国销售太阳能烧烤炉,仅从资源角度考虑最不适合的地方在( )A.1 B.2 C.3 D.47.不属于太阳辐射能优点的是( )A.能量密度高 B.清洁无污染 C.分布范围广 D.可再生“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生长状况 B.温度条件 C.大气成分 D.行星体积9.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地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11.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下图为“水星凌日”时水星在太阳表面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水星凌日”时,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太阳系中还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星空观测、星空摄影等天文观测站点对纬度、地形、气象、人类活动有较高的要求。下图示意青藏地区3个天文观测站位置及位于智利文特峰的观测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四个天文观测站中,理论上星空观测范围最广的是( )A.慕士塔格天文观测站 B.稻城天文观测站C.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站 D.文特峰天文观测站15.适宜四个天文站建设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①人烟稀少,污染少②风沙干扰程度低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洁净④四季分明,观测结果的研究价值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23分)。地球只是茫茫银河中的“沧海一粟”,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一系列的“巧合”为生命存在创造了条件,“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大保镖’木星”“适宜的温度和大气”“液态水”“月球引潮力”“地球磁场”……(1)太阳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太阳 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以 的形式向外辐射。作为常规能源的水能,它 (是/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成的。(2)太阳在50亿年后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在此过程中,太阳的密度会 (变大/变小/不变),届时会吞噬掉离太阳最近的两颗行星,由近及远分别是 和 。(3)木星是地球的“盾牌”,保护着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____。(单选)A.木星距日距离更远,更加冰冷 B.两者公转轨道面夹角很小,相互吸引C.两者公转方向一致,互不干扰 D.木星体积大,引力巨大(4)地球上水的最初来源可能来自于彗星——由冰物质组成的天体,彗星与地球相撞时释放水,通过火山等活动逸出地表。彗星在靠近太阳时,冰物质升华,形成彗尾,彗尾朝向受到太阳风影响。请在下图中画出某颗彗星在绕日公转轨道A、B处的彗尾(4分)。(5)地球上最早的氧气制造者是海洋中的藻类,被称为“海生藻类时代”的地质年代是 ,该地质年代中 (不定项选择,3分)。A.地层中含有丰富的铁矿 B.大气中形成臭氧层C.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D.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材料一:冰岛全境都处于极光带核心区。冰岛气象部门发布公告说,冰岛西南部雷恰角半岛2025年7月16日发生火山喷发。这是该地区今年发生的第二次火山喷发。材料二: 图为地球部分地区结构示意图。(1)2025年7月30日7时24分,堪察加东岸海域发生8.8级强震,震源深度约19.3千米,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地核/地幔/地壳),本次地震的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处向地表传播时,横波速度变化状况是 (下降/上升),纵波速度变化状况是 (上升/下降)。(2)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厚度 和硅镁层 。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我国 。(3)通过研究月球可以更科学地认识地球的起源,天文学家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地震波资料发现: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下图为月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月球内部变化显著的不连续面有 个,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 。A.月幔的密度最大B.月核为固态C.月壳的厚度最薄D.月球无软流层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材料一:地层里的化石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不同年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它们是研究地理环境的依据和突破口。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地层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原始海洋鱼类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d地层含有大量平头鸭嘴龙类化石,且含有煤层,e地层中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材料二:平头鸭嘴龙生活在中生代晚期,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适宜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在山东诸城发现一具鸭嘴龙化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一具鸭嘴龙化石。下图为平头鸭嘴龙复原图。(1)指出图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地层,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2)推测平头鸭嘴龙生活时期的生存环境特征(6分)。(3)通过b地层和d地层的研究,推测当地的海陆变迁,并说明推测理由(6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B A B A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A D B16.(1) 核聚变 电磁波 是(2) 变小 水星 金星(3) D(4)(5) 前寒武纪 ABD17. (1) 地幔 下降 下降(2) 不均 不连续分布 青藏高原(3) 2 C18. (1)a。依据:所在地层最靠下(或含有的化石最低级)。(2)气候温暖湿润,林草茂密;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平,湖沼面积广。(3)经抬升作用,由海洋变为陆地。理由:b时期,该地生存着原始海洋鱼类,说明当时是海洋;d时期,该地生存着爬行动物鸭嘴龙,说明当时是陆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