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初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初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滨江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和气质,
下面来看看我们在这一阶段读书的收获。
多点积累,增添一份自信。(17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簇,
(A.
美不胜收B.美轮美奂),牧童的笛声与轻风流水相应和①
;夏季的
雨热烈粗犷②
,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日有“西风瘦马”的寂寥,
也有使人静mi③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冬天则把终年zhù
④】
蓄的绿色全献给可爱的水藻。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
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2)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应和
②粗犷
③静mi】
④zhù

2.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词名句。(8分)
四季景
诗词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晚春柳絮飘飞的凄凉景色,写飘零
春季
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悲的诗句是:(1)
(2)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描写秋夜月照清江美景,同时暗点行船之事的诗
句是:(3)
(4)
秋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5)
(6)
”三句仅用几个词就将秋季不同的景物组接
在一起,从正反两方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7)
冬季
(8)》
”两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意在告诉我们虽身处凛冬,但暖春将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2分)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清风萤火到满园
4.中国是一个讲求礼仪的国度,下列句子中敬辞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您能赏脸来这个比赛现场,我们高兴万分。
B.关于这一场比赛,我想发表下高见。
C.你上次送我的钉鞋,我一直惠存着。
D.初次光临你的鄙校,我感到十分荣幸。
读点古诗,增添一份诗意。(6分)
5.品味古诗,完成问题。
山寺秋霁@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注】①霁:本指雨止。后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1)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写了
的情景。(3分)
(2)请从叠词的角度赏析“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两句。(3分)
读点古文,增添一份文墨。(14分)
雪景自古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请研究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听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2滨江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三、读点古文,增添一份文墨。(14分)
76543210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6.(1)
(2)
(3)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
0 0
00□0
填写清楚。
7.(1)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涂方

(2)
式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
3
3
3
3
3
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5
5
5
6
6
6
6

76543210

缺考口
8
8.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
9
9
多点积累,增添一份自信。(17分)》
543210

1.(1)
四、读点名著,增添一份礼仪。(6分》

(2)①应和
②粗犷
③静mi
④zhù蓄
6543210

10.(1)①
1211109876543210
2.(1)
(2)

(3)
(4)
(2)
(5)
(6)
(7)
(8)
五、读点美文,增添一份感悟。(17分)》
4
76543210

二、读点古诗,增添一份诗意。(6分)
11.(1)
(2)
6543210

(3)
12.(1)重音设计:
5.(1)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写了
的情景。
设计理由:
(2)
(2)朗读语气选择()理由:
第1页
第2页

6543210
13.

43210


15.
线
六、写点文字,积淀一份情思。(40分)
43219876543210





1
第3页
第4页
■9月阶段性考试答案
(1)A (2)① hè ②guǎng ③谧 ④贮
2.(1)杨花落尽子规啼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影入平羌江水流
(5)小桥流水人家 (6)古道西风瘦马
(7)海日生残夜 (8)江春入旧年
3.B
4.A
5.(1)溪流 山霭(树色、残雨、斜阳等均可)秋日雨后天晴(……)
(2)“浅浅”“苍苍”是叠词,描绘了一场秋雨后,清浅的小溪流水潺潺,秋日的寺院被山中云气环绕,苍茫一片的场景,写出了秋天的寂静之美;叠词的使用,让诗歌富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6.(1)大体 (2)兴起,起 此处译为下雪 (3)……的样子
7.(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2)这晚,明月升空,月光与冰雪交相辉映,我坐在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
8.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
9.共同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甲】文将雪景比作空中撒盐以及柳絮乘风漫天飞舞的景象;【乙】文将雪景比作"涂银""泼汞"。
特点:【甲】文以柳絮描绘出白雪纷纷扬扬飞舞的姿态,体现其轻盈飘舞的特点,富有诗意和美感;【乙】文描绘月与雪交相辉映,体现雪的晶莹剔透,"涂银""泼汞"则体现出雪的洁白无瑕。
【参考译文】
【乙】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没有降雪。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雪还在那里。这晚,明月升空,月光与冰雪交相辉映,我坐在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于是添衣起来,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靠近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模糊不清地在水中摇曳,又如同镜子中稀疏的头发,历历分明,惹人怜爱。冰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于是靠在栏杆上。仰视感到茫然,俯视觉得恍惚。(我)不觉张口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种神奇的景观。
10.(1)①《父亲的病》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致,内心充满痛苦和失望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2)示例一:阿长是"我"的保姆。她懂得许多烦琐的规矩,喜欢切切察察,谋害了"我"的隐鼠,但她也会给"我"讲长毛美女蛇的故事,还为"我"买来带插图的《山海经》。她迷信、唠叨,却也朴实、善良,为童年的"我"带去了无尽的关怀。示例二:范爱农是"我"的同乡好友。起初"我"对他的印象不好,认为他看人总像在藐视,又胆小冷漠。但从他和"我"酒楼叙旧、要去看光复的绍兴、绍兴共事等事件中又能看出他追求革命、有责任感的一面,是黑暗社会中觉醒的知识分子。
11.(1)跟伙伴们无休止地嬉游 (2)雨后踩泥巴玩 (3)摘瓜果和捕捉各种野味吃,把爸爸带回的零食作为回馈偷分给小伙伴们
12.(1)“整个”“一切”要重读。这两个词语突出强调了那时候虽然是穷年月,但“我”仍然对故乡会在“我”眼前展示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带给“我”丰盛的记忆坚信不疑,表达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热爱之情,此时的心情是自信且期待的,所以要重读。
(2)B“我就知道”“整个”“一切”突出了“我”对故乡坚定的信任感,字里行间充满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以及怀念之情,所以要用充满温情的语气读。
13.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软泥浆从趾间往上钻的感觉比作巧克力的口感,“钻”字将软泥浆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软泥浆的滑爽、调皮有趣,抒发了作者对雨后夏天、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4.采用环境描写,(1分)“傍晚”“擦黑”从侧面交代了“我”回老家交通不便和路途的遥远,表现出了“我”回家之旅的艰辛与不易,更加突出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热爱之情。(2分)同时为文章增添了生动性和真实性,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1分)
15.因为故乡之夏给作者的记忆是丰盛的琳琅满目的世界,他在那里享受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与小伙伴们结下了纯真的友谊;还得到了亲戚们的关照,感受到了故乡淳朴的民风人情。在作者心里,夏天即故乡,是美好又回不去的童年,故乡就是他的根与魂,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是“不可战胜的”。
16.作文。参考中考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