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学习目标
利用地图,能够识别、描述并阐释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寒潮、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典型区域特征。
分析不同区域主导灾害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区域地理要素如何共同塑造了特定区域的灾害风险格局。
掌握应对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学会在灾害场景下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附近,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4亿元。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想一想,汶川地震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灾难?
地震强度大、波及范围广,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震中附近人口密集,且多山地、丘陵,地震发生后又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因此带来巨大的灾难。
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如洪涝、干旱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寒潮带来剧烈降温,甚至雨雪天气,不利于人们的出行。


多地质灾害
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01
我国是地质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沉降等。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面沉降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思考?
滑坡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自然斜坡或人工边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我国山区另一种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主要见于山地高原地区。泥石流短时期可导致大面积的毁灭性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泥石流
探 究
①读P65图2-57,说出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域: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区域:
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①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泥石流分布区(以冰川泥石流为特色,规模巨大,暴发频繁而猛烈)
②川滇山地泥石流分布区(以降雨泥石流占优势,泥石流暴发较频繁,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③黄土高原泥石流分布区(以暴雨激发而成的黄土泥流为特色,但其暴发频率、规模和破坏强度均不及上述山区泥石流)
④华北和东北山地泥石流分布区(以暴雨或台风雨所引起的泥石流为特色,其暴发频率虽较低,但规模较大而来势迅猛)
②结合图2-9、2-57,议一议,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在山区遇到滑坡、泥石流时,我们应该如何避灾呢?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我国地质灾害在阶梯过渡地带比较集中,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
1. 迅速向垂直于滑坡、泥石流方向的两侧山坡高处逃离;2. 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危险区域;3. 无法逃离时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如巨石)下或低洼处;4.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报警求助;5. 避免沿山谷或沟底撤离,防止被洪水冲走。


多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02
我国是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台风等。
洪涝
干旱
洪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长时期的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沙尘暴
概念:强风引起的扬沙天气
发生时间:天气干燥的春季
多发地区:北方、西北(植被稀少、沙质土壤多、大风天气多)
天气特征:大风扬沙
影响: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梅 雨
概念: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
发生时间:夏初6月中旬7月中旬
多发地区:江淮地区
天气特征: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大,阴云笼罩
影响:雨期过长造成洪涝和低温灾害,“空梅”则造成干旱。
台风
概念:是一种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大于等于12级)
发生时间:5—10月,以7—8月为多(夏秋季节)
多发地区:东南沿海各省,以台、粤、闽、浙居多
天气特征: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影响:狂风暴雨破坏公共设施,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掀起巨浪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台风来临时,应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最好不要出门。如果你在户外,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附近避风躲雨。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让司机将车尽快开至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在帐篷里,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游泳,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台风来临时…
冻雨
概念: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发生时间: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
多发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
天气特征: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
影响:造成冻害,种植业、牧业受害,干燥地区可引起“沙尘暴”
寒 潮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活动
大部分地区(除青藏、云贵、海南、台湾外)
①说出家乡所在城市旱涝灾害出现的大概频次。
探 究
②议一议,我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分布与气候特征的关系。
2023年的干旱
西北非季风区干旱较严重,旱涝灾害多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探究
为何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地理位置特殊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地震、火山活动活跃。背靠最大大陆,面向最大大洋, 季风气候显著,且不稳定,导致旱涝、台风、寒潮频发。
气候复杂多变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 旱涝灾害交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极端天气事件(暴雨、干旱、高温)增多增强。
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广大, 因此坡度陡,地表破碎 ,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陡坡开垦 , 加剧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风险。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 降低蓄洪行洪能力,加重洪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知识小结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及影响
多气象灾害
多地质灾害
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台风等
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影响及成因
习题演练
1.20日夜晚,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黔、渝 B.赣、闽 C.皖、鄂 D.桂、粤
2.影响雨雪出现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节变化
3.该灾害性气象可能是( )
A.台风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A
A
受某种天气的影响,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8至12℃。读此次天气过境时雨雪线推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D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附近(87.4°E,28.50°N)发生6.8级地震。
4.此次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5.此次灾后救援和居民安置需要准备的大量物资是( )
A.雨伞 B.防晒霜 C.拍照设备 D.保暖衣物、药品
6.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①在街道上,要远离高层建筑 ②中高层住户,沿安全通道撤离或跳楼 ③在教室内,可躲在书桌下或有序撤离至操场 ④在野外,迅速躲到大树底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