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能力展示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能力展示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六年级语文学习能力展示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9分)
一、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书写相关内容。(9分)
1.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uán yá zhèng fǔ páo xiào péng pài
( ▲ ) ( ▲ ) ( ▲ ) ( ▲ ) ( ▲ )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金沙水拍云崖暖, ▲ 。
4.绿树村边合, ▲ 。
5. ▲ ,视死忽如归。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答案序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4分)
( ▲ ) 6.A.揪(qiū)扯 B.抽屉(ti) C.衣襟(jīn) D.抡(lūn)起
( ▲ ) 7.A.因素(shù) B.蜷(quán)缩 C.围歼(jiān) D.淋(lín)湿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有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并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4分)
( ▲ ) 8. A.爆发 B.鸣蚕 C.过渡 D.旗帜
( ▲ ) 9. A.距离 B.政府 C.昂手挺胸 D.壮烈豪迈
四、下列每道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加点的字解释有错,把它找出来,并把答案填答
题纸相应位置上。(4分)
( ▲ )10. A.威风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B.叱咤(怒喝声)风云
C.别出心裁(裁剪) D.技高一筹(筹码)
( ▲ )11.A.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B.开轩(窗户,门)面场圃
C.绿树村边合(环绕) D.五岭逶迤(蜿蜒曲折)腾细浪
五、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填入划线处最恰当,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8分)
1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跟宇宙相比,地球又是如此渺小,有如沧海一粟。
B.在乒乓球团体赛中,中国队技高一筹,最终赢得了金牌。
C.别在喜悦时忘乎所以,别在忧伤时一蹶不振,别在愤怒时失去理智。
D.他瞪着虎视眈眈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3.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脆;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C.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14.下列不属于“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一景物描写作用的一项是( ▲ )
A.突出了当时形势的危急。 B.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暗示了老支书父子俩的命运。 D.为表现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作了背景铺垫。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还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B.读书时,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C.小说是描述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关注环境描写。
D.点面结合,使场面呈现既有细节聚焦,又有全局把握,增强感染力。
第二部分 阅读 (45分)
一、下面题目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找出来,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5分)
16.迁到新居后,阿寥沙最牵挂的人是( ▲ )。
A 外公 B 彼得伯伯 C 好事情 D 瓦利亚
17.文中阿廖沙的舅舅是个( ▲ )的人。
A 和蔼可亲 B 粗野自私 C 勇敢正直 D 胆小懦弱
18.阿廖沙是一个( ▲ )的孩子。
A 倔强 B 富有同情心 C 不断追求 D 以上都是
19.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为了照顾阿辽沙
 C.格里高里的挑唆 D.为了阿辽沙的舅妈
20.是( ▲ )使阿辽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21.阿辽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 )。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22.在<<童年>>中,阿辽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 )。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 自私自利
23.雨来是怎样脱离真的地雷阵的?( ▲ )
A .故意掉河里 B .小心地走过 C. 埋伏起来
24.《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发生在( ▲ )。
A. 晋察冀边区 B. 京鲁豫边区 C. 晋鲁豫边区
25.在埋地雷的地方,雨来他们写下了( ▲ )。
A. 打倒日本鬼子 B. 中国万岁
C. 我爱我的祖国 D.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二、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 并把序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26.在《童年》中,外祖母和外祖父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对着圣母玛利亚的神像祈祷。 ( ▲ )
27.阿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憎恨这个家。 ( ▲ )  
28.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小酒馆上面。阿廖沙的外祖父把第一次搬家的那栋房子卖给了.一个商人。( ▲ ) 
39.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勇敢不屈。 ( ▲ )
30. 雨来最后说的一句话是:“给我一支枪。” ( ▲ )
三、阅读提供的文章,请把最恰当的答案填入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暴风雨是一个筛子
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
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如注。老师还会不会来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 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确切的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 保险,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也背叛了我,鼓胀如帆,拼命要裹挟我到云中去。我扔了雨衣,跌跌撞撞地赶到学校,看门的老人却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我,没有一个人来!
那一瞬间,我非常绝望。不单是极端的辛苦化为泡沫,更有无穷的委屈和失落。
老人见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伴着窗外瀑布般的雨水,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他说:"所有学 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 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那一瞬间,好似空中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3000名学生当中 最聪明的,但今晚的暴风雨,让我知道了,我是3000 名学生中最有胆识和毅力的 人。 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分自信,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功。
31.“也许我不是三千学生当中最聪 明的,但今晚的暴雨,让我知道,我是三千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对这句 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女友发现自己不是三千学生中最聪明的。
B.那场暴雨让女友知道她自己是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
C.那场暴雨使女友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此以后多了自信。
D.那场暴雨使女友认识了那位鼓励她的老人。
32.下列句子中,( ▲ )对环境进行了描写,推动了故事的情节发展。(3分)
A. 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如注。
B. 考虑了片刻,我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
C.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也背叛了我,鼓胀如帆。
D. 那一瞬间,好似空中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
3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短文中 “我是一个大傻瓜啊!”。暴雨天,别人都不上学,只有“我”跌跌撞撞地赶到学校,的确挺傻的。
B.“暴风雨是一个筛子。”筛掉的是有胆识的、做事果断的人,留下了有出息、能吃苦的人。
C.“那一瞬”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3自然段的“那一瞬”写出“我”豁然开朗的心境, 第5自然段的“那一瞬”写出了委屈和失落的心境。
D.“暴风雨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暴风雨这样的境遇,成功与否就在于是犹豫胆怯,还是勇敢自信的面对暴风雨。
34.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讲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种“筛子”,你又是如何应对的?(2分)

(二)大自然的现象——风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走动。
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觉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个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六个空气流动系统,即六个风带:南、北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六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00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造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将来,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上。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在,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美国还想造功率更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风的原理,制造风洞,研究气流,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35.在介绍风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时,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3分)
A.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B.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C.举例子 列数字 D.举例子 下定义
36.下面是同学们对第③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3分)
A.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 B.地球上有六个空气流动系统。
C.风的形成原因。 D.风形成的因素是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37.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 )。(3分)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风给我们带来哪些贡献和伤害。
C.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D.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38.下列对风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3分)
A.风对人类的贡献很大,因此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B.风对人类是有害的,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它。
C.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将来一定可以利用风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
D.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给船加上风帆。
39.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题目: 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提示: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这次习作。从"微笑、诚信、梦想……"中选一个话题写,也可以写其他话题。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不少于450字。
(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