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第一篇章 “诗路·华语”专题活动(20分)即祖国76华诞,学校组织了“振兴中华 吾辈自强”主题活动,请按次序完成各项任务:(活动引言)自强不息,乃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华儿女,当胸怀家国理想,当构建文化自信,当强劲精神内核。吾辈少年,可博览诗文开阔视野,可涵咏经典滋养心灵,可捉笔挥毫张弛个性!【任务一:采编诗文】1、(4分)阅读下列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 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 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 着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 yán 。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①妖ráo( ) ②娉婷( ) ③摇曳( ) ④鲜 yán( )2、(6分)九年级课本诗文中不乏古代士人“自强不息”的气息,小语作了部分整理,请根据语境帮他补写。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① ,② 。”(《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③ ,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⑤ ,⑥ 。”(《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任务二:吟咏诗文】3、(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一般而言,① :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②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4、(2分)诵读是表达情思最直接的方式。请仿照示例,对艾青这首诗中的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设计:这两句诗,“常含”“土地”“爱”要重音处理,用缓慢的语气,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情感,其中“爱”字可以重音轻读,要突出这份爱发自肺腑,表现出艾青对祖国的爱至死不渝。)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朗读设计:【任务三:创作诗文】5、(4分)请为主题活动手抄报创作一首题为《追梦少年》的四行小诗。可参考示例仿写,也可独立创作。(诗歌创作小贴士:①注意诗行和节奏;②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情感;③运用修辞。)[示例] 追梦少年 追梦少年以夸父的姿态奔跑,整条小路镀上金边——石子闪耀着梦想的光辉,风在身后铺开光的信笺。【活动尾声:巧接文联】6、(2分)请根据材料划线内容,补写上联:“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当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应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在时代激流之中自强不息。上联:下联:勇追激流,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第二篇章 “雪浪·诗心”专题活动(18分)惊涛拍岸千堆雪——《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汪建新①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真是既雄伟又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别有一番独特景象。毛泽东来到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壮丽诗篇《沁园春·雪》。②1945年10月24日,坐落于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门前热闹非凡,青年画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联合举办的诗画联展进行预展,25日展览会正式开幕。展览会上,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出了他的一首和词:③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烧。④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⑤柳亚子还曾写过一篇《跋》,其中写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展览会后,柳亚子将毛泽东的咏雪词和自己的和词一并送到《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考虑到发表毛泽东的作品须经本人同意,没有马上答应。1945年11月11日,柳亚子的和词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上和读者见面。⑥正当柳亚子为发表毛泽东咏雪词一筹莫展时,重庆的另一张民营报纸《新民报》却捷足先登了。《新民报》有个副刊《西方夜谭》,吴祖光担任编辑。他意外地得到咏雪词,展读之后,兴奋莫名。他多渠道对咏雪词内容进行了核对,分别得到了三份手抄稿,竟然互不相同,他只好将三份抄件拿来一起进行整合。1945年11月14日,《西方夜谭》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这是咏雪词首次公开发表,吴祖光立下了首发之功。⑦咏雪词发表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且说这一天,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把《新民报》晚刊发表的咏雪词念给蒋介石听了。他接着说:“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先生想想,我们的谈判还没完毕,毛泽东虽然走了,他在重庆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重视,这后果不是值得我们考虑吗?”蒋介石把咏雪词默默再读了一遍。他为毛泽东的文才暗暗吃惊。⑧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在毛泽东咏雪词原韵的基础上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1984年,台南神学院教授孟绝子在《狗头·狗头·狗头税》一书中,谈到《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时,毫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有删改)7、文章围绕《沁园春·雪》的发表叙述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8、赏析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9、“惊涛拍岸千堆雪”化用了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是用来描写长江景色的,以此作为文章标题,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10、由《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中,国民党为什么不能胜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11、毛泽东自幼就喜爱读《水浒传》,《水浒传》描绘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官逼民反”,这是毛泽东看重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请以林冲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述他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4分)第三篇章 “宋韵·今辉”专题活动(10分)“宋韵今辉,一脉相承。”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是杭州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点项目。今天,“重生”的德寿宫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香糕砖——以糕点命名的建筑用砖香糕砖 德寿宫遗址天井内以“十字拼花法”砌筑的地面香糕砖为何在宋代遗址中大量发现呢?我国古代筑城史十分悠久,城砖的烧造技术至宋朝已经相当成熟。宋室南迁,江南多阴雨,土质疏松,加之社会经济富裕,因而以砖包砌城墙的情形大幅增加。从出土的外城大砖和香糕砖质量来看,其韧性、耐压性和透水性能都很好,敲起来声音清脆,这些优点也使它成为了宋代时铺设道路的首选用材。(《杭州博物馆》公众号)【材料二】原版复刻——不用一枚钉子的榫卯结构为了遵循古法,原格局、原形制、原工艺“复刻”正殿重华宫,整座宫殿不用一钉一铆,以全榫卯结构搭建,共用2600立方米木料。例如宫殿上面的斗拱,既要关注榫卯搭接关系,又要打磨细部线条弧度确保宋代风格样式到位。复原设计时,地面、台基、门窗、蹲兽、瓦当等细节,大量参考了存世建筑和北宋李诫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如斗拱、柱梁参考的是宁波的保国寺;灵隐寺前的双塔、闸口的白塔则提供了宋代楼阁的细节。“为此,我们还集合了全国各地20多位有经验的木匠师傅,再以栏杆上的望柱头图案为例,在考古文物的基础上进行复原设计,并比对各种文献资料,一个小图案,往往需要经过10多轮的反复修改才能定稿。”他介绍。“比如现在大家在德寿宫里踩着的‘香糕砖’,铺设的花纹非常独特。这就是根据遗址里发现的实物,进行复刻定制的。”他骄傲地说,我们的“工匠大师”现场比对遗址上的香糕砖图案进行铺贴,光20平方米的“小样”就铺了整整3天,最终才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德寿宫里砖的花纹。(《浙江新闻》客户端,有删改)【材料三】德寿宫现状——预约难问题得到缓解“德寿宫预约难的问题,这周开始,其实已得到了很大缓解。”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周佶介绍,“我们每天开放1500人,上午700人和下午800人,相比试运营期间才500人,人数已大大增加。70岁以上老人不需要提前网络预约,加上老年游客的陪同家属,每天大概会接待500人左右,这样加起来,德寿宫一天参观人数大概在2200-2300人左右,已经是接近饱和的状态。”那德寿宫每天可预约人数,以后还会增加吗?“主要德寿宫是个土遗址保护区,是全国最大面积土遗址露明展示博物馆,跟普通博物馆存在一定区别,只能限流。”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黄贵强现场解释,“遗址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区域都必须有人流最高承载量,保护为先,参观第二。德寿宫总面积一万多方,实际上光遗址就占了一半以上,展厅1000多方,可控容纳游览人群的面积很有限。”(《杭州日报》客户端,有删改)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香糕砖在宋代遗址中大量发现,是当时铺设道路的首选用材。B.“复刻”重华宫参考了存世建筑以及北宋李诫《营造法式》,整座宫殿没有用到一钉一铆。C.德寿宫目前每天参观人数约2200-2300人,已经是饱和的状态。D.德寿宫必须设置人流最高承载量,是因为德寿宫是个土遗址保护区。13、复原德寿宫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匠心之韵”?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14、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参观德寿宫预约难的问题。请你结合留言板和材料三,以官方角度写一则留言回复该网友。(5分)第四篇章 “栖亭·览胜”专题活动(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材料一:生活中的亭]战国:“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 ————《韩非子》东汉:“亭,民所安定也。” ————《说文解字》东汉:“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释名》明:“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园冶》[材料二:诗词中的亭]劳 劳 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丰乐亭游春(其三)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①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材料三:古文中的亭]喜雨亭记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④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⑤,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释: ①长郊:广阔的郊野。 ②扶风:地名。③弥:满。 ④忭:欢乐,喜悦。 ⑤荐饥:连年歉收。◎ 溯源亭之功用15、(3分)结合材料一及下图,可以得出亭的功用:◎ 欣赏亭之美景16、(3分)《丰乐亭游春》(其三)中欧阳修目睹了怎样的美景 结合画波浪线的诗句,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体会亭之情思 17、(4分)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则以名物 课内迁移法: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越三月 课内迁移法:越明年,政通人和。 (2)以属客而告之 联系上下文 (3)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查阅词典法:①悠闲自得;②犹豫不决;③宽容,宽待;④宽广,弘大。 (4) (填序号)18、(4分)品味画横线句中虚词“其”的表达效果。19、(5分)文人墨客笔下的“亭”寄托了他们丰富的情思。请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文人抒发的情思。◎总结亭之内涵20、(3分)依据上述探究过程,总结亭的丰富内涵。第五篇章 笔端生辉的少年(50分)21、(50分)按要求作文。(1)跨越山海欣赏万千美景,静坐一室品读经典好书,行走世间领略人生百态。兴许,只此一波青绿,只此一树鲜花,只此一场春雨,只此一段文字,只此一个笑靥,只此一句暖语,只此一次碰撞……就深深地打动人心,久久地促人奋进,默默地引领成长……请将题目“只此 ”补充完整,再写一篇文章。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两个作文题目任选一个写,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答案1、(4分)【答案】(1)娆 pīng yè 妍【解析】“妖 ráo”写作“妖娆”,意思是:妩媚艳丽动人;“娉婷”读作 pīng tíng,意思是:形容女子容貌、体态轻巧美好的样子;“摇曳”读作 yáo yè,意思是: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鲜yán”写作“鲜妍”,意思是:形容光彩美艳的样子,指色彩鲜艳美丽。2、(6分)【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3、(2分)【答案】 诗歌节奏分为两种 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通读所给语句可知,语段主要围绕“诗歌的节奏”展开叙述。根据“一种……另一种……”可知,第一处横线上所填写的句子应是诗歌节奏的分类,据此第一空可拟写为:诗歌节奏分为两种;“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说明节奏会随着情感而变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补充节奏变化的另一个原因——因人而异,人不同朗读出来的节奏也不尽相同,据此第二空可拟写为: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4、(2分)【示例】朗读设计:这几句诗,“相信”“这”“生活”“永远”“灭亡”要重音处理,用缓慢的语气,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情感。其中“生活”“灭亡”两字可以重音轻读,要突出这份爱发自肺腑,表现出艾青对祖国的爱至死不渝。5、(4分)以愚公的坚韧移山,/群山让出滚烫征途——/镐尖敲出希望的火光,/光在前方指引梦的方向。6、(2分)(1)铭记历史,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7、(4分)①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②柳亚子展出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和他的一首和词并设法将《沁园春·雪》发表;③《新民报》的副刊《西方夜谭》首次公开发表《沁园春·雪》;④蒋介石发动国民党文人写咏雪词。8、(3分)“犹”,尚且,表明就算是苏轼的词尚且在气势上输给毛泽东的词。“只”,仅仅,只有,表明辛弃疾的词仅仅能消除忧愁。“犹”“只”表现出柳亚子对毛泽东的词深深的赞叹之情。9、(3分)好。用“惊涛拍岸千堆雪”做标题,从比喻层面揭示了“《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惊涛拍岸”指《沁园春·雪》发表后的巨大影响,“千堆雪”既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又指由其引出的其他同题材作品。10、(4分)①毛泽东的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寄托遥深;②国民党党内贪官、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较多。(示例)启示:好的文学作品也具备战斗力,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言为心声,文品就是人品,文才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情怀,是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11、(4分)(主题理解:官逼民反)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 → 误入白虎堂(陷害)→刺配沧州 →野猪林险被杀 →看守草料场 → 风雪山神庙(彻底绝望)→雪夜上梁山。体现林冲从忍辱负重到彻底反抗的转变。12、C (2分)13、(3分)复原时大量参考了存世建筑和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一个小图案,往往需要经过10多轮的反复修改才能定稿;贴砖时,光20平方米的“小样”就铺了整整3天。工匠们严谨踏实、精益求精、不厌其烦的精神体现了“匠心之韵”。14、(5分)示例:尊敬的网友,您好!您在人民网上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经核实,目前德寿宫预约名额已经逐渐增加,从试运营期间的每天500个增至现在的每天1500个,日均接待量已经是比较饱和的状态。且考虑到德寿宫是全国文保单位,主要遵循保护为先的宗旨,不能参照普通博物馆的参观量来界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15、(3分)供人休息、游玩;相当于“瞭望台”,用作军事岗亭;供旅客停宿。16、(3分)示例:夕阳斜挂在天边,将天际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红树像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洒下的点点胭脂,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妩媚。长郊之上,一望无际的草地绿得深沉,仿佛一块巨大的翡翠铺展在大地之上,无边无际,给人以宁静与辽阔之感。17、(4分) (1) 命名 (2)到 (3)同“嘱”,劝请,邀 (4)①18、(4分)“其可得耶”中,“其”加强反问,强调无雨则亭中游玩不可能,凸显雨水对改善民生与欢乐的重要性。“其又可忘耶”中“其”强化反问语气,强调雨水对民众生活的重要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19、(5分)(1)离别时的不舍 (2)对春天的眷恋(或:对春天的喜爱,惜春,自在悠游的愉悦,与民同乐等)(3)天与云与山与水 (4)目睹了久旱后甘霖滋润大地,百姓因雨而喜的场景,深感雨水是上天对民众的恩赐。这反映了他关注民生、尊重自然、与民同乐的高尚品质(或:忧民之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民共享喜悦的情怀)。20、(3分)亭,起初作为军事设施,后逐渐演变为供人休憩赏景的场所,兼具实用功能。它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感,寄托了文人墨客因亭产生的离别愁绪、个人情思、忧国忧民之情等。历代文人赋予亭的这些文化意蕴,使其成为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材料一参考译文]战国:“秦国有座靠近边境的小亭子,吴起想要攻打它。” ——《韩非子》东汉:“亭,是民众安定居住的地方。”——《说文解字》东汉:“亭,即停留,也是人们停留聚集的地方。”——《释名》明:“亭,就是停留的意思。是用来(供人)停歇、游玩的。” ——《园冶》[材料二诗歌鉴赏]《劳劳亭》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离别之苦的诗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开篇即点明主题,劳劳亭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离别的哀伤场景,令人动容。“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以情感,似乎春风也知晓离别的痛苦,故而不让柳条变青,以此表达离别的无奈与不舍。这种细腻的描写,深化了离别的情感,使全诗情感更加饱满。整首诗以劳劳亭为背景,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丰乐亭游春》(其三)“红树青山日欲斜”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青山、树木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红晕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红树”既可能是开红花的树,也可能是被落日映红的树,给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美感。青,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生机之感。这句诗与首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广阔而壮丽的春日画卷。“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通过游人的行为,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而人们依然沉浸在游春的乐趣中,不顾及时间流逝,脚踏落花,往来于丰乐亭前的情景。这两句诗看似无情却有情,展现了游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材料三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便用(首领的名字)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收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为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设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 ”(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就会连年歉收,诉讼案件增多,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悠闲自得地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 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悠闲自得地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吗 ”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 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深远缥缈,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滨江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月阶段性测试九年级语文答题卷11109876543210■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9.(3分)0 0四 0 填写清楚。口 工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涂方2四式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33333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回四555510.(4分)6⊙66回D缺考口8899“诗路·华语”专题活动(20分)11.(4分)219876543210◆1.(1)(2)(3)(4)(4分)“宋韵·今辉”专题活动(10分)2.①②109876543210③④12.(2分)⑤⑥(6分)13.(3分)3.(2分)①②4.(2分)14.(5分)5.(4分)6.(2分)四、“栖亭·览胜”专题活动(22分)二、“雪浪·诗心”专题活动(18分》109876543210◆76543210◆15.(3分)7.(4分)16.(3分)8.(3分)17.(1)(2)(3)(4)(4分)第1页第2页■121110987654321018.(4分)密19.(5分)封线20.(3分)内五、笔端生辉的少年(50分)543219876543210■请勿作答第3页第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卷.docx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答案.docx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答题卷_答题卡文件(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