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子任务二:多彩校园话新鲜
【教学目标】
1. 认识“诵、例”等7个生字。
2. 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单元主题:寻找“校园新鲜味”,做好“新鲜推荐官”
单元主题导入:学校将举办一场“寻找校园新鲜味儿”主题展,邀请同学们担任“新鲜推荐官”,推荐一下你在校园生活中发现的新鲜事吧!推荐成功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星级推荐官”称号呢!
出示本单元任务导图,进入学习任务:
子任务一:暑假新鲜分享会
子任务二:多彩校园话新鲜
子任务三:校园有他更美好
各位“新鲜推荐官”们,第三个任务来啦!
出示任务卡:
各位“新鲜”推荐官: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走进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体验了花的学校。你们听说过“私塾”吗?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就是在私塾里读书学习的。今天请你前往孙中山先生儿时的私塾仔细寻访,那里有哪些有趣的“新鲜味儿”?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初识“略读”,整体感知
关注课题,发现不同
1. 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略读课文)
2.出示孙中山简介: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板书:(孙中山)
3.引导学生发现略读课文的不同之处。
(1)聚焦课题中的“*”,引出“略读课文”。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后泡泡中的提示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 出示学习任务一:
2.新鲜词汇读一读 PPT出示:背诵、照例、圈出、几遍、糊涂、戒尺、厉声、详细、挨打。
3.交流反馈,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同桌之间说一说。
PPT出示: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因为 ,壮着胆子______________吓呆了同学,先生不但 ,还 ,最后赞扬了孙中山 的美好品质。(不懂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向先生提问、没有责罚他、讲得很详细、勤学好问)
活动二:分享“新鲜”,交流看法
一、结合词句,分享新鲜
1.出示学习任务二:
2.聚焦词语,理解“新鲜”
(1)新鲜感的词语: 私塾、先生、戒尺
预设:“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书先生,没有规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先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老师。“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用的木板,课文第二幅插图中先生手中拿的就是戒尺。
(2)播放一段古代私塾读书的视频,感受一下“咿咿呀呀”的情景。古代私塾读书,和我们今天读书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学习的时候要理解课文,不懂的地方老师会给我们解答。他们是要背下来,先生还不给讲意思。)
二、发表看法,理解道理
1.出示学习任务三:
2.出示评价表,引导依标交流评价。
评价表
评价要求 评价
能够结合文中的新鲜句子 ☆
能够将自己的看法说清楚 ☆
发言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晰 ☆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
预设1:我认为孙中山做得对,对于不懂的问题就应该勇敢提问,主动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背有什们用……请您给我讲讲吧!”从这句话我看到私塾先生非常严厉,孙中山还要壮着胆子问先生,说明孙中山求知的决心很大。“壮着胆子”这个新鲜感十足的词语是什么意思?(鼓起勇气、给自己大气加油) 这个词说明孙中山先生有什么样的品质呢?(勇敢、好学)板书:(壮着胆子)
预设2:“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从这句话我感受到同学们都被孙中山的举动吓呆了,可见孙中山在学习上具有与众不同的品质。孙中山这一问,为什么会同学们吓成这个样子?(以前没人敢这样问老师,怕挨打) 你仿佛看见同学们脸上怎样的表情?(惊得目瞪口呆)说说鸦雀无声的意思。(乌鸦和麻雀最会吵,现在都不发出声音了,形容非常安静。)(板书:同学们、吓呆了、鸦雀无声)
预设3:“先生收起戒尺……我就讲讲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私塾先生被孙中山的渴望求知的态度打动了,改变了想法,由从来不讲到讲得很详细。(板书:先生、从来不讲、讲得很详细)
预设4:“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从这句话我感受到孙中山有问题敢于问老师,是个勤学好问的人。(板书:不懂就要问、勤学好问)
三、体会道理,联系实际
(1)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预设: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问,直到弄清楚为止,平时要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的事例。
遇到不会的数学题,你会怎么做?看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做?(生自由发言:问老师、查字典、问同学,查网络)
四、拓展学习,积累词句
读一读关于学问的格言: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东汉·王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朱熹
小结:同学们,“不懂就要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希望大家像孙中山一样,保持好奇心,勇敢提问,在提问中收获知识,成长为爱思考的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私塾,完成了第三个推荐任务。恭喜大家,成功完成“新鲜推荐官”挑战,成功晋级“三星推荐官”!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