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单元 第1课无处不在的系统(黔教版)六年级上1核心素养目标3新知讲解5拓展延伸7板书设计2新知导入4课堂练习6课堂总结课后作业801核心素养目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系统动态调节的重要性,在使用系统相关信息时,遵守数据安全规则,不传播虚假的系统运行信息。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学习,学习判断是否构成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相关联系、功能作用等。通过分析系统,了解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用逻辑划分大系统为小系统,以此研究认识系统的情况。能主动识别生活中的系统,并搜集系统的构成、功能等信息,判断信息对理解系统的价值。02新知导入活动背景都江堰水利工程古老而神奇,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飞沙堰泄洪等巧妙配合,实现了调水功能,蕴含着历久弥新的系统思想。发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揭示事物真相是科学探索的目标之一。系统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整体思考问题、抓住要点、看透本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系统思想吧!02新知导入活动背景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系统思想吧!02新知导入单元目标1、知道系统广泛存在,理解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知道系统控制是动态调节的过程;2、理解系统思想及其重要性,有意识地运用系统思想全面、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常见事物;3、理解我国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系统思想,领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02新知导入02新知导入世界万物纷繁复杂、变化多样。要分析事物,探索事物的变化规律,就需要首先认识“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空调、汽车、北斗卫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是系统!03新知讲解什么是系统 森林是自然系统,空调是人工系统,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系统就在我们身边。系统就在我们身边小科提示人工系统是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系统或人类创造出的新系统。03新知讲解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系统观察下图,尝试分析它们的组成部分,说说各部分的关系和功能。图 2-1-1 生活中的系统系统就在我们身边03新知讲解盆花是由植物、花盆、土壤等共同组成的系统;人体可以看作是由多个器官构成的生命系统;五人组成的篮球队,每个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构成一个具备比赛能力的竞赛系统;机器人、无人机、北斗卫星等是由多个必要部件构成且具备特定功能的信息系统。可以看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03新知讲解小科提示相互联系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就是该系统的要素。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03新知讲解小科提示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三类,缺一不可:要素: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系统存在的基础。连接: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或关系,是系统形成有机整体的关键。目标:系统的存在目的或要实现的功能,决定系统的运行方向。03新知讲解地球符合系统的核心特征,可视为 “地球系统”。它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子系统,各子系统间紧密关联:大气圈提供氧气,水圈为生物供水,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岩石圈为生物提供生存载体。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稳定状态。同时,地球系统有明确 “目的”—— 维持自身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且会随时间动态调整,因此完全可看作一个系统。拓展阅读03新知讲解活动一:认识系统的大小系统无处不在。宇宙中既有银河系般的大系统,也有如一盆花这样的小系统。怎样确定一个系统的大小呢 大、小系统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大系统可分解为小系统观看图 2-1-2所示,一棵树、一片树林、一座山林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并问答问题。03新知讲解图 2-1-2 认识系统的大小根据要解答的问题的规模,我们会划分大小适中的范围,从而确定要研究的系统。当系统较大时,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通常会将其分解为多个小系统。03新知讲解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系统不是要素简单叠加,而是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单独功能之和。关联性:系统内各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均存在联系,某一要素变化可能引发其他要素或整体变化。层次性:大系统可包含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又有自身层级,如生态系统包含生物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拓展阅读03新知讲解系统的特点目的性:系统通常有明确目标,如教育系统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交通系统以保障人员物资高效运输为目的。动态性:系统会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调整,如人体系统会通过新陈代谢维持动态平衡。拓展阅读04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系统特点的是?A. 整体性 B. 孤立性 C. 关联性 D. 动态性2、地球系统不包含以下哪个子系统?A. 大气圈 B. 水圈 C. 火星圈 D. 生物圈3、系统 “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单独功能之和” 体现的是?A. 关联性 B. 整体性 C. 目的性 D. 层次性CBB04课堂练习二、判断下列举例是否属于系统。1、一台正在运行的电视机。2、散落在地上的一堆积木。3、学校的班级集体。4、公园里单独生长的一棵树。5、手机上的社交软件。X√√√X05拓展延伸认识系统的分类按形成方式分:自然系统(自然形成,如生态系统、人体循环系统);人工系统(人类构建,如学校教育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按状态分:静态系统(要素和连接相对稳定,如博物馆展柜陈列系统);动态系统(要素和连接随时间变化,如城市交通系统)。05拓展延伸认识系统的分类按功能分:生产系统(如工厂生产线系统,用于制造产品);服务系统(如快递配送系统,用于提供物流服务);管理系统(如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用于人员统筹)。按范围分:微观系统(如细胞系统);宏观系统(如全球气候系统);中观系统(如社区生活系统)。05拓展延伸系统的功能与价值维持稳定:动态调节实现平衡,如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菌,维持健康状态;城市电网系统调节供电量,保障电力稳定供应,避免系统崩溃。推动发展:为领域进步提供支撑,如科研实验系统助力科技突破,交通系统完善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创造社会、经济价值。05拓展延伸系统的功能与价值满足需求:核心功能是满足特定需求,如供水系统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教育系统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与流程,如电商物流系统通过路径规划,缩短商品配送时间;企业管理系统整合数据,减少人工操作成本,提升运行效率。06课堂总结1引入新知内容无处不在的系统2系统就在我们身边3大系统可分解为小系统4完成课题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1234507板书设计无处不在的系统1、进行新知引入2、系统就在我们身边3、大系统可分解为小系统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课后作业。1、家中系统要素、作用、相互关系分析。08课后作业选择家中 1 个系统(如厨房系统、家电系统),记录其包含的要素、各要素作用及相互关系,用文字或画图呈现。课后作业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无处不在的系统》.pptx 引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