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2 3 4 5 6 7 8C C B C D A C D9 10 11 12 13 14 15 16C D A B A B A C17.(1)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强烈,岩层多薄弱地带;岩浆沿薄弱地带涌出,遇海水冷却凝结,形成玄武岩。(2)甲河流量较乙河大;甲河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量更大,乙河因地形阻挡,受东南信风影响小,降水更少,流量更小。甲河较乙河流速慢;甲河流经地区等高线更稀疏,地势起伏更小,流速更慢,乙河流经地区等高线更密集,地势起伏更大,流速更快。(3)有利条件:萨瓦伊岛有珊瑚礁、原始雨林等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条件好。不利条件:岛屿面积小,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距主要客源市场远,岛屿可达性差。18.(1)沿海沙滩广布,沙源充足;偏东风是该海区主导风向,向岸风将沙滩沙粒向内陆搬运;向岸风登陆后风力减弱,沙粒在海岸逐渐堆积。(2)大块珊瑚碎屑来源于珊瑚暗礁;夏秋台风活动频繁,产生风暴潮,破坏珊瑚暗礁,形成珊瑚碎屑,海浪将珊瑚碎屑搬运至海岸堆积。(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浪侵蚀加剧;地下水水位抬升,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固沙植物退化,抗侵蚀能力减弱;海水温度升高,珊瑚暗礁死亡,削减风浪作用减弱。19.(1)山河相间,交流不便,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多种农业特色;地形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2)有利影响:人口外迁,缓解人地矛盾;促进文化交流;带回资金技术,改善村落基础设施。不利影响:青壮年大量外迁,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加剧;劳动力短缺,乡村产业发展受限;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影响。(3)就地保护:就地改造成本较低;利于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村民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异地搬迁:利于保护原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利于统一规划和开发;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能显著提升村民生活质量。试卷第 1 页,共 3 页邵东一中202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科试卷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以第2章地球运动第3章岩石图与地表形态为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家住合肥的吴教授于2024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五)乘坐航班去沈阳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下图为吴教授乘坐航班的飞行路线和飞行数据统计信息。据此完成下面1题。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飞行实况辽阳桃仙高度速度航向一-米21千米时138玉宁北高度/米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速度(千米时山省清海1200012009000900西1608千米黄山东省6000600省3000300河南省之18:5719:2920:0120:3221:04湖北省合肥新桥上海市1.关于吴教授乘坐的航班航线描述正确的是()A。该航线为合肥和沈阳两城市之间的最短航线B。在飞机平飞段吴教授可以在靠左侧舷窗的座位上看到皎洁的满月C。该航班航线规划充分考虑所经地区的地形、气象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D。航线附近机场和空域内的无线电波较多,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圭表由两部分组成,直立的柱体为“表”,与柱体垂直的装置为“圭”。我国古人根据正午时“表”影在“圭”上的变化划分二十四节气(两端刻度表示夏至或冬至)。据此完成下面2~3题。2。下列圭表的示意图适用于海南三沙市(17°N)的是()太阳留汁表阳阳光光表光光圭圭圭圭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试卷第1页,共8页3。古人观察圭表发现,从冬至日、夏至日分别往后推6个节气所用天数不同。其原因是()A。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B.地球公转速度不均C。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D.物候转换间隔不同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代表断层。据此完成下面45题。 断层石灰岩页岩F回玄武岩⊙a砂砾石层四粉砂岩4。推测该地质剖面中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5。②岩层的下界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该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沉积B.背斜、向斜槽部均受沉积C。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槽部受侵蚀D。背斜、向斜槽部均受侵蚀高能洪水特指自然因素作用下大量水体短时间内急剧释放而形成的、水流能量非常高的超常规洪水。我国离能洪水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周围山区河流中。高能洪水多由山谷坝体渍决、湖盆外滋或地下湖溢流形成,冰川堰塞湖渍决是高能洪水常见的形成机制。与普通降雨型洪水相比,高能洪水具有超强侵蚀和物质携带能力,沉积物多为单次事件形成,有沉积层序变化规律。如图为高能洪水典型沉积层序。据此完成下面6一8题。泥石流层5粉砂层波终及交错层理层水平叠层斜坡沉积粗砾平行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