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华鑫中学八年级九月份月月清作业检测卷(物理)命题人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dm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s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D.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为200次2.下列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中,错误的是()测物体的长度测细铜丝的直径151617181920cm测硬币的直径D测乒乓球的直径3456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可消除误差C.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4.34cm、14.35cm、14.35cm、14.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4.35cmB.14.34c1mC.14.45cmD.14.36cm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6.中国首次双航母实战演练,远洋能力大幅跃升,如图为“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演练的场景,当两艘航母以相同速度编队行驶时,下列相对于“山东舰”静止的是()A.海岛B.辽宁舰C.远离的护卫舰D.弹射出去的舰载机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8.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铁轨C.高铁车厢D.远处的山峰试卷第1页,共4页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1:2B.2:1C.2:9D.9:210.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ⅴ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B.由v=三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由S=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D.v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1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36kmh,一名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一辆摩托车1mim内通过600m的路程。下列关于这三者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运动最快B.百米赛跑运动员运动最快C.三者一样快D.汽车运动最快12.如图所示,图(1)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2)是小车乙运动的1-t图像,由图像可知()◆s/m↑/m's10.02.00123456is023456is图1图2A.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5:1B.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甲、乙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一:用甲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为cm:用乙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为cm:因此刻度尺测量较准确(选填甲”或“乙”)9u5T2 cm 345614.如下图所示读数为So平33356合肥4015km第15题图15.周末,李刚驾车去合肥,途中看到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若李刚驾车从标志牌处到达合肥共用时20m,则李刚在此路段驾驶过程中(选填“有或“没有”)超速。试卷第2页,共4页初二物理试卷答案1-5:BDDCC6-10:BCCCB11-12:CC13:1cm;0.1cm;2.8cm;2.75cm14:27515:有16:钢管;空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快17:音色;响度18:振动;音调;音色19:30.00;快;小于;4;=20:0.25; C;小;A、C21:乒乓球被弹开;物体的振动;转换法;空气;无线电交流;变小;不能22:120 千米每小时;18 分钟;6 秒23:33.9 千米每小时;8 千米;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9月物理试卷.pdf 初二物理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