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S-32
第I卷(选择题,45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
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3.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g)+H2O(g)CO2(g)+H2(g) △H<0。为了提高一氧化碳在平衡体系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大CO的浓度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 + 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 mol·L-1 B.c(SO2)=c(SO3)=0.15 mol·L-1
C.c(SO2)=0.25 mol·L-1 D.c(SO2) + c(SO3)=0.5 mol·L-1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体系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吸热反应速率越快,放热反应速率越慢
③催化剂要参与化学反应,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④3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⑤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⑥升高温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论是一步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相同
B.中和热测定实验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冲洗干净,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洗液应并入后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 =-221kJ/mol则1mol碳完全燃烧时<-110.5kJ/mol
D.在一定条件下,将64gSO2氧化成SO3(g)时,实验测得放出热量为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80%。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O2(g)SO3(g) =-98.3kJ/mol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将 NO2 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2NO2(g) N2O4(g) △H<0 A.气体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颜色浅
H2(g)+I2(g) 2HI(g) B.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推动注射器活塞 C.加压后气体颜色变深后不再变化
(aq)(橙色) + H2O(l) 2(aq)(黄色)+ 2H+(aq) △H=+13.8 kJ/mol D.与a 颜色相比,b 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c 溶液颜色变深能证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8.反应分两步进行:①,②。下列示意图中(图中物质均为气态),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9.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 ,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B.已知 ,则燃烧热为
C. 、 ,则
D.在稀溶液中: ,若将1L浓度均为的和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1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A(g)+bB(g) cC(g)+dD(s),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 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00mol 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b<c+d
B.平衡逆向移动
C.B的转化率增大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11.在一个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
⑦3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 N-H键也断裂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⑦
12.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反应在t1时刻可能改变了压强或使用了催化剂
B.由乙图可知,反应在m点可能达到了平衡状态
C.由丙图可知,C点:v正>v逆
D.由丁图可知,交点A表示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此时v正=v逆
13.和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得
B.、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为氧化剂
14.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键能是指断开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或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键
键能 946 193
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完全转化为时,要释放能量
C.N4(g) 2N2(g),达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有利于的生成
D.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
15.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
C.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2NONHNOH
D.生成N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2H2N2+2H2O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
16.(14分)同学们测定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甲同学测定室温下溶液与用硫酸酸化的溶液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溶液 酸性溶液
浓度/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5.0 6.0 2.0 4.0
(1)写出与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实验测得酸性溶液褪色所用的时间为1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3)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较慢,溶液变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B组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表:
①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 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Ⅱ.乙同学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浓度 稀硫酸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① 20 10.0 0.10 10.0 0.50 0
② 40 0.10 0.50
③ 20 0.10 4.0 0.50
(4)该实验①、②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和分别是 、 。
实验①、③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
(5)已知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产S和,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14分)氢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能源,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油氢合建站为成都大运会氢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零污染、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提供了能源保障。催化重整是目前制取氢气同时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
已知:催化重整的反应阶段如下:
I.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重整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表示)。
(2)在恒温恒压下,向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通入和进行催化重整,并分别加入两种不同催化剂i和ii,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平衡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 0(填“>”或“<”)。催化剂 (填“i”或“ii”)效果更好。
②能够说明催化重整生成CO、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化学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相同时间内,断裂的同时生成键
(3)若lmol完全转化为的反应热为,拆开键和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和946kJ,则拆开键需要的能量是 kJ。
(4)水煤气变换是重要的化工过程。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eV。
18.(14分)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g) 2NO2(g) 。100℃时,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1)60 s内,v(N2O4)= 。
(2)欲提高N2O4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催化剂
(3)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数值为 。
(4)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是 。
(5)100℃时,在容器中按初始浓度c(N2O4)=0.10 mol/L、c(NO2)=0.10 mol/L投料,反应 进行(填“正向”或“逆向”)。
(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下列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①v正(NH3)=2v逆(CO2) ②密闭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容器中NH3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⑤CO2(g)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⑥形成2molNH3的同时消耗1molCO2
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9.(13分)FeOOH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在高档涂料、油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工厂以废料(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FeOOH以及回收Al,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于水,难溶于乙醇。②下表是25℃不同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对应pH: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7.6 9.6
2.2 3.7
3.4 4.7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填一种)。
(2)“酸浸”主要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名称)。
(3)“还原”的目的是将还原为,“试剂X”可选择_______(填标号)。
A.铁粉 B.氯气 C. D.铜粉
(4)请简述检验“还原”后溶液中有无的实验操作: 。
(5)由转化为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2”的溶质主要为 (填化学式)。
高2024级高二下学期9月月考
化学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C
16.(14分)【答案】(1)(2分)
(2)2×10-4 mol/( L·s)(2分)
(3) 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原因(2分) 锰离子有催化作用 D
(4) 温度 10 0 6
(5)(2分)
17(14分)【答案】(1) (2分)
(2) >(2分) i AC(2分)
(3)391(2分)
(4) < (2分) 2.02 (2分)
18.(14分)【答案】(1)0.001 mol/(L·s)
(2)B
(3) K= 0.36
(4)60%
(5)正向
(6)③⑤⑦
19.(13分)【答案】(1)把废料粉碎、升温、适当增加硫酸浓度
(2) Al2O3+6H+=2Al3++3H2O 二氧化硅(1分)
(3)AC
(4)取少量还原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含有Fe3+
(5) Na2S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