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新知导入
动物的出于本能,而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更有情感与道德的驱动。这节课,我们将解锁人类独有的“社会密码”。
蜜蜂分工合作、蚂蚁协力互助,这些是亲社会行为吗?
人类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有何本质区别?
蜜蜂分工合作
蚂蚁协力互助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2024统编版)八年级

第一单元
自主学习
1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2
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案例分析
思考:1.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请你与大家分享。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社区小助理”行动
2025年暑期,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与中华路街道联合开展“社区小助理”活动,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清扫、居民引导等服务。他们清理会议室、档案室等公共区域,整理文件、摆放桌椅,并耐心为居民指引路线、解答问题。活动后,学生感慨:“每一次弯腰清扫、每一次耐心引导,虽是平凡小事,却能为居民带来便利,让我感受到付出的价值。”
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分析判断
思考:下面的行为是否属于亲社会行为?
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谦让老年人
与他人分享
助人为乐
关心国家发展
总结归纳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含 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 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生活观察
思考: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




我赞同2、3、4的观点。学习虽是主要任务,但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了解社会,提升综合能力,并非没必要。节能降碳关乎人类未来,绿色发展是趋势,参与相关活动意义重大,每个人责无旁贷。社会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能让我们走出书本,在真实场景中增长见识、锻炼自我,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案例分析
思考:结合自己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教学方法。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哥哥”“墨姐姐”。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总结归纳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a.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b.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西安医学院师生前往霍城县边防哨所开展“大国边疆医路行”专项实践活动
思考:1.视频中哪些亲社会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2.身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材料分析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今天,很多青少年走进社会课堂,参加社区服务,为建设和谐社区出力献策;参观现代化工厂,体会科技变革的力量;参观博物馆,感受人类文明成果的灿烂辉煌;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分享
整理社区阅览室图书
参观新能源工厂
参观博物馆
参加防沙治沙活动
阅读感悟
青年人在求学期间,喜欢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我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七年“梁家河大学”时光里也常思考这些问题。那时,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我大受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曾把郑板桥的诗《竹石》改写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分享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感悟,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生:
总结归纳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人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课堂总结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人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课堂小测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 )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③服务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埋头苦读,不问世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2.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体育节积极参与“同心协力”比赛
B.植树节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C.艺术节努力合练话剧,参加集体演出
D.科技节拒绝合作制作航空模型
D
3.周末,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刚与同学约好去公园参加护绿活动,赴约途中他发现路边下水道的井盖不见了,为防止行人掉下去,小刚守在井口边并打电话向路政部门反映情况,直到维修人员赶到才离开,结果耽误了时间。你对小刚这一做法的评价应是( )
A.缺乏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
B.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C.尽管耽误了时间,但他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D.不能积极融入社会,护绿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更重要
C
4.青少年应该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在下列阳阳的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②国庆外出旅游时随手乱扔垃圾
③通过小区微信群为社区工作建言献策
④起床后把被子折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