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化学考前训练题(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化学考前训练题(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考前训练题(七)
全卷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醋的酿造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瓷碗破碎
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B.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C.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可用于去除油污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Cu中的 Fe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B 鉴别和NaCl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C 除去 NaOH 中的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科学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屠呦呦 C.张青莲 D.侯德榜
7.“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的粮食”。粮食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化肥的合理利用为粮食的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K2SO4 B.Ca3(PO4)2 C.KCl D.CO(NH2)2
8.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3 B.元素符号为Li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奶茶、饮料代替白开水
B.为了控制体重,晚餐不吃淀粉类的大米或者面食,只吃菜
C.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要及时补充,并不是越多越好
D.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10.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它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其化学式为 ,有关丙氨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人体生长发育 B.其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
11.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合成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丙,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为氧化物
B.物质丙由三种原子构成
C.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过程
D.该合成过程,分子种类不变
12.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H23HCl+Si(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X为(  )
A.SiCl B.SiCl3 C.SiHCl3 D.SiH2Cl3
1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制碱生产过程涉及到等物质,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溶液中混有少量,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时,将固体溶于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D.时,将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14.合金和金属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车架喷漆能防止车架生锈
B.铝的抗腐蚀性能很好,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来提高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
D.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做门锁或钥匙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制精盐 取样,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取样,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 分离NaCl和CuC12混合溶液 取样,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80 ℃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25 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如图)。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与探究,请你参与。
以下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序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2)上述装置中的A和E组合后,可能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任写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氧气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 。
19.已知:FeC2O4·nH2O加热至300℃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又变成黑色,黑色固体为铁的氧化物,同时生成气体。为确定分解产物及n的值,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先打开弹簧夹a、b,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a,加热热分解装置。
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资料2:FeO是一种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固体变蓝,证明产物有 ;B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有CO2;D中 (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物有CO。
(2)上述实验装置不足之处是 。
(3)为进一步探究加热至400℃时固体产物的成分,另取1.80gFeC2O4·nH2O重新实验,测得热分解装置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FeC2O4·nH2O中n的值为 。
②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将B点物质在空气中继续加热至500℃得到C点物质,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某海盐溶液A中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杂质,为提纯NaCl,同学们设计如图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1)操作X的名称是 。
(2)写出方案二步骤①中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方案二步骤④加入过量的盐酸目的是除去杂质 (填化学式)。
(4)上述两种制取NaCl固体的方案中,方案 (填“一”或“二”)得到的NaCl产量更高。
21.铜是人类较早冶炼的金属,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
I.古法炼铜
如图为古法炼铜流程,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查阅资料:①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 2CO3,Cu2 (OH) 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② 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1)Cu2(OH) 2CO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
(2)工艺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① ;② 直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3)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的目的是 。
(4)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原因是 。
(5)Li-SO2电池工作时的反应原理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Li2S2O4。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如有28g金属锂参加了反应,则同时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D
7.D
8.D
9.C
10.A
11.C
12.C
13.B
14.B
15.D
16.(1)2H2O22H2O+O2↑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间隔变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有特殊臭味的分子在空气中扩散。
18.B;不易溶于水;CO2;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a;浓硫酸
19.(1) 水##H2O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2)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3) 2 FeC2O4FeO+CO↑+CO2↑ 4FeO+O22Fe2O3
20.(1)蒸发结晶
(2)
(3)NaOH、Na2CO3
(4)二
21.(1)
(2)作燃料,提供高温
(3)可防止容器内因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而炸裂
(4)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
(5)解:设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x=256g
答:同时消耗二氧化硫的质量为256g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