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三江区域联合体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三江区域联合体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江区域联合体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范围:2025年秋季人教版统编教材
( 第1课—第4课 )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成绩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周末,小阳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清理小区垃圾。从社会关系角度看,小阳在此活动中获得的身份是( )
A. 社区居民 B. 学生 C. 环保志愿者 D. 家庭成员
城市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完善的教育医疗资源。这体现了( )
A. 个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社会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
C. 个人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秩序
D. 个人的成长是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乐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同学,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②在景区游玩时,小萱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维护景区环境
③小浩看到老人过马路行动不便,主动搀扶老人过马路
④小琪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拒绝给同学讲解难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关于网络交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络世界都是虚假信息,不能相信
B. 网络交往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束缚
C. 网络交往能让我们结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朋友
D. 网络交往只会影响学习,百害而无一利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下列场景体现社会管理秩序的是( )
A. 工人在工厂里按照操作流程生产产品
B. 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疏导车辆
C. 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管理
D. 观众在电影院内安静观影,不随意喧哗
自由与规则紧密相连。以下对两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应尽可能摆脱规则
②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
③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更好地享有自由
④人们可以为了追求自由而无视规则的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尊重他人是良好品德的体现。下列做法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A. 小凯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B. 小琳在和同学交流时,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C. 小伟对穿着朴素的同学投以嘲笑的目光
D. 小芸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翻看同学的日记
从古至今,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以下故事体现诚信的是( )
A. 孔融让梨 B. 一诺千金 C. 卧薪尝胆 D. 闻鸡起舞
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 李某在合同签订后拒不履行合同义务
B. 张某因故意杀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
C. 王某在禁渔期非法捕鱼,被渔业部门罚款
D. 赵某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被诉至法院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触犯刑法 B. 应受行政处罚 C. 应受刑罚处罚 D. 严重社会危害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为什么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网络对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
社会规则与自由存在怎样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图书馆里,小嘉看到有人大声喧哗,影响其他读者。他主动上前礼貌地提醒对方保持安静,得到了对方的理解和配合。
材料二:在学校运动会上,小辉为了班级能取得好成绩,在长跑比赛中偷偷抄近道,被裁判发现取消成绩。
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6 分)
分析小嘉和小辉的行为带来的不同影响。(10 分)
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守护正义?(8 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24分)
16.某校八年级(3)班计划开展 “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请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4 分)
列举网络使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至少两例)。(6 分)
分析青少年文明上网的重要性。(8 分)
(4)请你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出合理建议。(6 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C 2. B 3. A 4. C 5. C 6. B 7. B 8. B 9. C 10. D
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1.答案:
人是社会的产物,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2 分)。
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资料,如食物、住房等,保障基本生存需求;同时提供精神文化,促进个人精神发展(3 分)。
个人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获得社会认可(3 分)。
12.答案: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在实践中体验社会(3 分)。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社会责任感(3 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2 分)。
13.答案:
加速信息传播,使人们能快速获取全球资讯,拓宽知识视野(3 分)。
打破时空界限,方便与远方亲友沟通联系,增进情感交流(3 分)。
提供便利生活服务,如线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提升生活质量(2 分)。
14.答案:
社会规则明确自由的边界,自由受道德、法律等规则约束,不能超越规则行事(3 分)。
规则保障自由,人们在规则范围内可自由行动,规则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为自由创造条件(3 分)。
自由与规则相互依存,遵守规则才能真正享有自由,破坏规则将失去自由(2 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 24 分)
15.(1)答案:材料一中,小嘉提醒他人在图书馆保持安静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3 分);材料二中,小辉长跑比赛抄近道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3 分)。
(2)答案:
小嘉的行为维护了图书馆的安静秩序,为其他读者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弘扬了遵守公共秩序的正能量(5 分)。
小辉的行为破坏了比赛公平原则,损害班级荣誉,违背体育精神,不利于良好竞争氛围的形成(5 分)。
(3)答案:
树立正义感,明辨是非善恶,增强维护正义的意识(2 分)。
面对非正义行为,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敢于制止;如遇危险,可通过报警等合理方式解决(3 分)。
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践行正义(3 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 24 分)
16.(1)答案示例:“合理利用网络,畅享健康生活”“文明上网守底线,健康成长共相伴” (符合主题即可得 4 分)
(2)答案示例:
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3 分)。
网络谣言传播,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3 分)。
(3)答案:
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有益知识,促进学习和成长(3 分)。
能避免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保护身心健康(3 分)。
有助于培养良好网络行为习惯,营造健康网络环境(2 分)。
(4)答案: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2 分)。
不浏览不良网站,自觉抵制网络诱惑(2 分)。
文明交流,不发表不当言论,尊重他人隐私(1 分)。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