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富锦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历史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1课 - 第8课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古埃及人赞颂尼罗河:“你从大地涌出,养活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反映出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是( )
A. 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B. 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 造就了种姓制度 D. 引发了频繁的战争
某法典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这部法典最可能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古代印度社会中,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等级是(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包括的文明是( )
A.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 雅典文明和斯巴达文明
C. 罗马文明和亚历山大文明 D. 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此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 元老院 B. 公民大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士兵变成 “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涌入被征服地区。这说明东征( )
A. 导致帝国灭亡 B. 促进文化传播 C. 维护奴隶制度 D. 巩固封建统治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掌握共和国决策权的机构是( )
A. 执政官 B. 公民大会 C. 元老院 D. 陪审法庭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其意义在于( )
A.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
C. 维护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D. 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其版图的特点是( )
A. 地跨欧亚非三洲 B. 占据整个欧洲
C. 以地中海为中心 D. 包括美洲大陆
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与人相似,具有人的情感和欲望。这反映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 )
A. 宗教色彩浓厚 B. 注重科学研究 C. 人文精神突出 D. 强调等级森严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下列属于罗马建筑成就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 B. 金字塔 C. 空中花园 D. 高架引水道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统治者是( )
A. 农奴 B. 领主 C. 教士 D. 商人
13 世纪的西欧城市中,妇女可以从事屠夫、商人等职业,部分行业甚至由女性主导。这说明( )
A. 性别歧视完全消除 B. 城市提升女性地位
C. 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D. 妇女掌握国家政权
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希腊、东方等多种文化因素,这一特点有利于其( )
A. 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B. 摆脱封建领主控制
C. 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D. 征服其他宗教信仰
下列关于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对比,正确的是( )
A. 均发源于大河流域 B. 都实行民主政治
C. 文明成果各具特色 D. 都延续至今未中断
考古学家在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建造者的坟墓,且坟墓靠近法老墓。据此推测建造金字塔的是( )
A. 奴隶 B. 平民 C. 婆罗门 D. 刹帝利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 世纪,其反对的是( )
A. 众生平等 B. 忍耐顺从 C. 婆罗门特权 D. 奴隶制度
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了千年之久,其都城是( )
A. 罗马 B. 雅典 C. 君士坦丁堡 D. 巴比伦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兴起后,课程设置包括文法、修辞、算术等,这反映出大学( )
A. 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B. 完全受教会控制
C. 拒绝传播古典文化 D. 只招收贵族子弟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雅典达到全盛 ④金字塔修建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③②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共3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广泛,从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到租佃、雇佣、商业贸易等都有规定。法典宣扬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等四部法律文献,它系统地总结了罗马法发展的成果,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中的 “法典” 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4 分)
材料二中的 “法典” 指的是哪部法律?它的颁布有何意义?(4 分)
材料三中的《罗马民法大全》由谁组织编纂?结合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发展特点。(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亚非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生产。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代表。
材料二: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多山少平原。这种地理环境促使古希腊人发展海外贸易,形成了众多 “小国寡民” 的城邦。
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不仅带来了战争的灾难,还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同时也吸收了东方文化的精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河文明诞生的地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各一例。(6 分)
材料二反映出古希腊文明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4 分)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6 分)
三、综合探究题(共30分)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历史的重要主题。九年级(1)班同学以 “古代文明的多样性与交融”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时空定位 —— 探寻文明起源】
(1)请将下列文明成果与其对应的文明古国及文明类型(大河文明 / 海洋文明)用线连接起来。(8 分)
金字塔 古代印度 海洋文明
种姓制度 古代希腊 大河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古埃及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任务二:【史料分析 —— 解读文明特征】
材料一: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 “神之子”,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集军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材料一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什么政治特征?材料二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局限性?(8 分)
任务三:【感悟提升 —— 探讨文明影响】
(3)古代文明既有各自的特色,又相互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文明的成果对当今社会有哪些启示。(14 分)九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答案】A
【解析】材料中 “养活埃及”“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体现了尼罗河为古埃及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孕育了古埃及文明。B 项民主政治与古埃及无关;C 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D 项说法错误,尼罗河并未引发频繁战争。故选 A。
【答案】B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对奴隶的惩罚极为残酷,与材料描述相符。A 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C 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D 项《拿破仑法典》是近代法国的。故选 B。
【答案】C
【解析】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故选 C。
【答案】A
【解析】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 项雅典和斯巴达是希腊城邦;C 项罗马文明晚于爱琴文明;D 项属于亚非文明。故选 A。
【答案】B
【解析】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A 项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决策机构;C 项陪审法庭负责司法;D 项十将军委员会负责军事。故选 B。
【答案】B
【解析】材料中 “希腊的风俗习惯涌入被征服地区” 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A 项与材料无关;C 项材料未体现;D 项当时是奴隶社会,并非封建社会。故选 B。
【答案】C
【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掌握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故选 C。
【答案】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A 项是《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C 项当时是奴隶社会,维护奴隶主利益;D 项罗马共和国并非君主专制。故选 B。
【答案】A
【解析】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其 “内湖”。B 项 “整个欧洲” 说法错误;C 项以地中海为中心是其地理特点,而非版图特点;D 项不包括美洲。故选 A。
【答案】C
【解析】“神的形象与人相似,具有人的情感和欲望” 体现了古希腊文化对人的关注,反映出人文精神突出。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材料未涉及科学研究;D 项等级森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答案】D
【解析】高架引水道是罗马的建筑成就;A 项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B 项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C 项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建筑。故选 D。
【答案】B
【解析】中世纪西欧庄园中,领主是庄园的统治者,拥有司法权、行政权等;农奴是被剥削者;教士和商人并非庄园统治者。故选 B。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城市妇女可从事多种职业,部分行业由女性主导,说明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A 项 “完全消除” 说法绝对;C 项 “彻底瓦解” 不符合史实;D 项 “掌握国家政权” 错误。故选 B。
【答案】C
【解析】吸收多种文化因素使基督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这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A 项成为国教与政治因素有关;B 项当时尚未进入封建社会;D 项 “征服其他宗教” 说法错误。故选 C。
【答案】C
【解析】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多为海洋文明,文明成果各具特色。A 项欧洲文明并非均发源于大河流域;B 项亚非文明多实行君主专制;D 项亚非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未延续至今。故选 C。
【答案】B
【解析】考古发现建造者的坟墓靠近法老墓,结合 “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 的推测,可知建造者是平民。A 项奴隶地位低下,不符合;C、D 项是古印度的等级。故选 B。
【答案】C
【解析】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众生平等”。A、B 项是佛教的主张;D 项佛教并未明确反对奴隶制度。故选 C。
【答案】C
【解析】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君士坦丁堡;A 项罗马是西罗马帝国都城;B 项雅典是希腊城邦;D 项巴比伦是古巴比伦都城。故选 C。
【答案】A
【解析】大学课程设置文法、修辞、算术等,体现了对实用知识的重视,注重培养实用人才。B 项 “完全受教会控制” 说法绝对;C 项大学传播古典文化;D 项大学也招收平民子弟。故选 A。
【答案】B
【解析】④金字塔修建于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 26 世纪);①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18 世纪;③雅典达到全盛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②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公元前 509 年。故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 B。
二、材料分析题(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6 分,共 30 分)
(1)【答案】《汉谟拉比法典》(2 分);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 分)。
【解析】根据材料一 “刻在黑色石柱上”“282 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可判断是《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可知其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答案】《十二铜表法》(2 分);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 分)。
【解析】由材料二 “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可确定是《十二铜表法》,其意义结合材料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回答即可。
(3)【答案】查士丁尼(2 分);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从首部成文法到系统的法律文献汇编,对后世影响深远(4 分)。
【解析】《罗马民法大全》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从材料中《十二铜表法》到《罗马民法大全》的发展,可见罗马法不断完善,且 “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1)【答案】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生产(3 分);古埃及:金字塔(或太阳历、象形文字等)(1.5 分);古印度:种姓制度(或佛教、阿拉伯数字等)(1.5 分)。
【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生产” 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列举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文明成果,任选其一即可。
(2)【答案】“小国寡民” 的城邦文明,海外贸易发达(2 分);古希腊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多山少平原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促使其发展海外贸易,形成众多 “小国寡民” 的城邦(2 分)。
【解析】第一问由材料二 “‘小国寡民’的城邦”“发展海外贸易” 可总结特点。第二问结合材料中地理环境的描述,分析其对文明特点的影响。
(3)【答案】亚历山大东征具有双重性(2 分)。消极方面:具有侵略性质,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掠夺了无数财富(2 分);积极方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2 分)。
【解析】评价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材料三明确提到 “带来了战争的灾难” 和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据此结合所学展开分析。
三、综合探究题(共 30 分)
(1)【答案】
金字塔 古代埃及 大河文明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 大河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 海洋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大河文明
(每连对一组得 2 分,共 8 分)
【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成果,古埃及属于大河文明;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古印度属于大河文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属于大河文明。
(2)【答案】政治特征: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或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4 分);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4 分)。
【解析】材料一中法老和汉谟拉比集大权于一身,反映出君主专制的特征。材料二 “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是范围狭窄,属于少数人的民主。
(3)【答案】
古代文明的成果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如古代亚非大河文明和欧洲海洋文明各具特色,都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当今世界更应秉持文明多样性理念,促进跨文化交流(3 分)。
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古代法律文献,体现了人类早期的法制智慧,当今社会应重视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 分)。
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的先河,但存在明显局限性,当今民主制度应注重包容性,保障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3 分)。
科技创新推动文明进步。古埃及的太阳历、古罗马的建筑技术等都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当今社会应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3 分)。
和平交流是文明传承的最佳方式。亚历山大东征虽促进交流但伴随灾难,当今世界应倡导和平合作,通过友好往来促进文明的传承与发展(2 分)。
【解析】从文明多样性、法制建设、民主政治、科技创新、文明交流方式等角度,结合古代文明成果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对当今社会的启示,需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