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溶液”同步训练(二)
(测试范围:课题2、3) (满分:100分)
素能分层 题目组合 建议时间
培基组 1、2、3、4、5、6、7、8、10、12、13 20分钟
固能组 1、2、3、4、5、6、7、8、9、10、11、12、13 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证明某硝酸钾溶液在30 ℃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硝酸钾晶体析出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2.20℃时甲的溶解度为12 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88∶100 B.12∶100∶112 C.12∶112∶212 D.无法确定
3.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可以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搅拌 B.振荡 C.粉碎 D.加热
4.某物质 X 完全溶于水,溶液中 X 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体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5.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D )
6.将25 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0 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1% B.5%  C.10% D.20%
7.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蒸发掉50 g水 B.加入水5 g C.加入10 g NaCl D.加入100 g 10% NaCl溶液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5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 ℃时,3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80 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9.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 ℃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0.(15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① 20 ℃时,100 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________ g氯化钾。
② 40 ℃时,将30 g氯化钾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我们常喝的碳酸饮料(雪碧)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__。在烧开水时,水未沸腾之前就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由此说明气体随温度的升高而 。
11.(18分)图1是小明在20 ℃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图1                 图2
(1)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⑤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 ℃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    (填“>”“=”或“<”)w2 。
(3)假设图1实验过程中没有水分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 g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    →    →洗涤→干燥→KNO3晶体。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21分)
12.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NO3溶液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硝酸钾   g,水   mL(水的密度为1/ mL)。
(2)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
(3)指出图中的错误: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4)实验中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   ②用热水溶解   ③加入更多的水   ④用玻璃棒搅拌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眼睛进了小灰尘,闭上眼用力咳嗽几次,眼睛里的灰尘就会自己出来了。
塑料瓶盖太紧而打不开,将它放入冰箱中冷冻一会,然后很容易就能拧开。
“溶液”同步训练(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D 4.D 5.D 6.C 7.A 8.C 9.C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0.(15分)(1)①34.0 ②70 28.6%
(2)减小 减小
11.(18分)(1)31.6 g 饱和 (2)< (3)C (4)降温结晶 过滤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20 ℃时的溶液⑤中含100 g水和20 g+30 g+30 g=80 g硝酸钾,由于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即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2)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3)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①为100 g水中溶解20 g KNO3的不饱和溶液,②中共加入50 g KNO3,但最多溶解31.6 g,为饱和溶液,此时溶质、溶剂质量比为31.6∶100,故A、B项错误;②→③的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由31.6 g变为85.5 g,则②中未溶解的KNO3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C项正确;溶液④温度为50 ℃,溶剂质量为100 g,硝酸钾固体质量是80 g,溶解度是85.5 g,所以溶液④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⑤温度为20 ℃,溶剂质量为100 g,溶解度是31.6 g,所以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80 g-31.6 g=48.4 g,故D项错误。
(4)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21分)
12.(1)7.5 42.5 (2)50 mL 胶头滴管 (3)②中称量固体试剂时,砝码和试剂放反了 偏小 (4)①②④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1)2.4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2.4 g
X=5.1 g
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