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练11一、选择题 北京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南美洲西部某山脉两侧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根据气候数据可以判定 ( )A.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乙地为迎风坡B.甲地降水多于乙地,甲地为迎风坡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甲地为背风坡D.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乙地为背风坡2.影响甲乙两个地点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C.地球形状 D.人类活动 到日本旅游,赏樱花和泡温泉是最常见的事项,许多游客按照樱花绽放的规律安排旅游行程,开启“追樱之旅”。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图,回答下面小题。3.造成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4.“追樱之旅”的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C.由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读四大洲某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非洲的人口死亡率最低C.北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低D.欧洲的人口出现负增长6.据图分析,非洲人口增长状况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资源短缺 ②居民就业困难 ③人口老龄化严重 ④交通压力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据统计,目前全球人口已超过80亿。读1950—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和年增长率统计及预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1950—2024年期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的变化特点是 ( )A.稳定不变B.不断下降C.不断上升D.呈波动下降趋势8.目前全球人口总数超80亿大关,表明 ( )A.世界各国人口都在增长B.全球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C.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加大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二、综合题9.辽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气候与人类活动”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部分地区生活景观图,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青稞(如图a所示)是一种适宜生长在低温条件下的农作物。青藏高原成为青稞主要种植区的原因是 。(从地形角度分析)(2)骆驼耐旱,是甲区域主要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如图b所示),原因是甲区域属于 (填气候类型名称),常年干旱。(3)屋顶的坡度往往和降水有关。赤道附近地区大多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陡(如图c所示),原因是 。(从降水的分布角度分析)(4)综上所述,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例如农业生产、 、 等。探究活动二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5)在气候大会上,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一位女孩哽咽地说:“我有一个愿望:多年后我们还可以拥有这些美丽的岛屿……气候变暖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岛国斐济的影响是什么 (6)将下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① ,② 。(7)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读下图,中国明确力争在 年前实现“碳达峰”。同学们纷纷为我国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献计献策,请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做法分享给大家: 。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D 6.D 7.D 8.C9.(1)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2)热带沙漠气候(3)赤道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陡有利于排水(4)交通(或运输工具) 民居(民居的建筑结构或屋顶的坡度)(5)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未来岛国斐济可能会被淹没。(6)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②砍伐森林(7)2030 植树造林;绿色低碳出行,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双面使用纸张;使用布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解析:第(1)问,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因此适合青稞的生长。第(2)问,由图可得,甲区域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这里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第(3)问,赤道附近地区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因此赤道附近地区大多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陡,便于排水。第(4)问,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第(1)(2)(3)问分别反映了气候对农业生产、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传统民居的影响。第(5)问,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斐济是太平洋上的岛国,海拔低,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第(6)问,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些都导致或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第(7)问,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国明确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了我国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活中我们可以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减少纸张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切实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