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 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主题分析
本课时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的“人际交往”子主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日常交际,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初次见面时的问候、询问姓名、籍贯、班级等基本交际用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际交往的共性与差异,为构建良好的人际互动奠定语言和文化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能熟练运用“Hello.”“Nice to meet you.”“May I have your name ”等交际用语进行初次见面的交流;能准确获取听力材料中关于姓名、籍贯、班级、年龄等关键信息。
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初次见面礼仪的异同,如西方更直接的姓名询问方式,中国相对委婉的交际习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思维品质:通过听力训练,提升信息提取、逻辑排序的思维能力;在交际活动中,培养灵活运用语言、随机应变的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学会利用“听-练-用”的学习路径掌握交际用语,能自主运用所学知识与同学、他人开展有效交流,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初次见面的核心交际用语;能准确完成听力任务,提取关键信息。
教学难点:在真实语境中自然、得体地运用交际用语进行交流;理解并尊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差异。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情境创设) 创设“新学期开学,班级来了新同学”的情境,用多媒体展示校园场景图片,向学生打招呼:“Hello, everyone. Nice to meet you.”并询问学生:“Do you know how to greet someone when you meet them for the first time ”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回忆已学的问候语。 以真实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
新知呈现(1a) 展示1a中的交际用语,逐一讲解每个表达的含义和用法,如“May I have your name ”是礼貌地询问对方姓名,“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用于请求对方拼写姓名。 2. 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勾选认识的表达。 1. 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2. 勾选自己认识的表达,对于不认识的表达标记出来。 系统呈现新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交际用语,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听力训练(1b、1c) 播放1b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顺序给图片编号。 2. 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完成1c的圈选任务,之后核对答案并讲解。 1. 集中注意力听录音,完成图片排序任务。 2. 再次听录音,完成圈选任务,然后与同学交流答案,最后听教师讲解。 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通过反复听录音,强化对关键信息的把握。
情境操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1a中的交际用语,模拟初次见面的场景,如“新同学与老师见面”“新同学与同学见面”。 2. 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反馈。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积极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交流。 2. 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often call each other by their first names. But in China, we usually use titles like ‘Mr.’ ‘Miss’ before the surnam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difference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分享观点。 引导学生关注跨文化交际的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结升华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和听力技巧,强调版权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体现,如尊重英语原版材料的知识产权,在引用、借鉴时注意规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礼貌、得体地与人交往。 跟随教师一起回顾知识,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 梳理知识要点,强化学习成果,同时渗透版权意识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布置 课后与至少三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记录交流内容。 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中西方人际交往的文化差异,下节课分享。 1. 认真完成交流任务,记录交流内容。 2. 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优点
情境创设有效:通过“新学期新同学”的情境导入和操练,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
听力训练层次分明:1b和1c的听力任务由易到难,先排序再提取细节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核心素养培养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如通过跨文化交际讨论培养文化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习能力等。
不足
个体关注不足:在小组活动中,虽然进行了巡视,但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关注和指导还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收获感可能不足。
拓展深度有限:关于跨文化交际差异的讨论,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文化背后的内涵。
版权意识渗透较浅:在总结环节对版权意识的渗透相对较浅,未能结合更多英语学习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版权意识的重要性。
改进措施
关注个体差异: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困生和内向学生的关注,可采用分层任务设计,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深化拓展环节:增加跨文化交际讨论的时间,提前准备更多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思维深度。
强化版权意识教育:收集英语学习中涉及版权的案例,如正版英语教材、原版音频的使用等,在教学中适时融入,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版权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