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地理实践2 太阳视运动北极地区极昼时太阳在地平线上运动的轨迹(1)概念太阳视运动: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动过程。太阳视运动图的三个关键: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的方位。(2)日出、日落方位规律1: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规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北极点不升不落,顺时针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2)日出、日落方位规律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南极点不升不落,逆时针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2)日出、日落方位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一天内太阳不落到地面以下,正午12点时太阳高度最大,0点(24点)时太阳高度最小。因此若位于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位于正南。地平面北南西东南半球刚出现极昼的某地地平面北南西东北半球刚出现极昼的某地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3)太阳视运动图(3)太阳视运动图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无极昼极夜区地平面北南西东夏至冬至春秋分南半球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某地地平面北南西东冬至夏至春秋分北半球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的某地极昼期间的极点:极昼期间的极点一天内太阳不落到地面以下,并且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在南极点看到太阳沿纬线自东向西(逆时针)水平移动;在北极点看到太阳沿纬线自东向西(顺时针)水平移动。地平面北北北北南极点地平面南南南南北极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极昼期间的极点(3)太阳视运动图直射点以北地区东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南NWES北半球夏半年直射点以北地区东南→正南→西南NWES北半球冬半年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二维简图(2024·江苏扬州中学调研)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图1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图2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 )A(4)影子变化的判读日出杆影12日落杆影3注意:杆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① 北半球夏半年直射点以北地区杆影图西东日出杆影12日落杆影正午杆影3西东② 北半球夏半年直射点以南地区杆影图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日出、日落时影长最长,日出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直射点上无影子。(2024·江苏扬州中学调研)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图1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图2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6.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文昌卫星发射场(19°N,110°E)两地( )A.昼长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B.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出方位均由偏北转为偏南D.日落方位均由偏南转为偏北C7.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 )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B(5)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判读(1)日出、日落、昼长判读:如曲线A北京时间约3时日出,约17时日落,昼长约为14小时。(2)正午太阳高度及出现的时间判读:如曲线B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3)特殊判读:①曲线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应位于赤道至回归线之间;②曲线B昼长24小时,且最低太阳高度正好为0°,应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③C线昼长24小时,且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应位于极点。P49(2024·广东)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1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1~2题。1.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A.D5→D6连线方向 B.D6和D9之间C.D5→D9连线方向 D.D8和D9之间2.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BD(2024·山东地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 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D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 )A.5个 B.6个C.7个 D.8个AP50“云中铁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连接阿根廷萨尔塔(使用西三区区时)和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使用西四区区时),目前运营旅游观光专列。观光专列全程运行时间约10.5小时,行车速度基本均匀。某年12月22日,小明同学乘观光专列从安托法加斯塔出发,出发时火车站挂钟显示6:30,到达萨尔塔后拍摄城市风光(萨尔塔该日昼长13小时40分钟)。下图示意“云中铁路”路线。据此完成1~2题。1.小明同学从安托法加斯塔出发时,太阳位于列车行进方向的(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2.到达萨尔塔后,小明同学赶在日落前进行城市风光摄影的时间还剩约( )A.30分钟 B.1小时C.2小时 D.4小时BB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部分时刻的杆影变化图”,已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3.5°。完成3~4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A.海口市 B.西安市 C.深圳市 D.昆明市4.此日该地( )①昼短夜长 ②昼长夜短 ③日落西南 ④日出东北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CB罗斯海被誉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 “天然实验室”。2023年1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建设全面展开。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难言岛,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小 B.终年不冻C.建设难度小 D.科研价值大6.秦岭站站房采用高架设计,主要目的是( )A.防寒与保暖 B.防强紫外线C.防积雪堆堵 D.全天候科考7.当日(12月7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的投影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DCC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