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B A B D A A B A B C C C B C
17.(1) 1 23:04 西北 西南
(2)A
(3)
(4) 西北 B
(5) 洪涝 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修复设备、建材等运输困难;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大气稀薄,缺氧;白天紫外线辐射强烈;生态环境脆弱
【分析】本题以小明的西藏之旅为材料,涉及地方时的计算、地球自转线速度、太阳视运动轨迹、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月1日20时,拉萨贡嘎机场(91°E)在杭州的西侧,经度差为29°,时间差为116分钟,北京时间比贡嘎机场的地方时早116分钟(1小时56分钟),此时贡嘎机场的地方时为18时4分,飞机的飞行时间为5小时,飞机落地时间为当地1月1日23时4分;飞机的最短航线为过地心的大圆上的劣弧,拉萨和杭州均在北半球,飞机大圆航线向北凸,拉萨在杭州的西侧,因此最短航线该航班的飞行方向应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2)拉萨和杭州的纬度均为30°N,30°纬线地球的自转线速度为1447km/h,且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数值应高于1447km/h,因此等值线在此应该向纬度较高的地方弯曲,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5°N,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5°)=83.5°。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画图如下:
(4)
材料二中的照片资料为当地正午时刻拍摄的照片,太阳在正南,此时日影方向为正北方向,小明在日影的西侧,因此,推断小明站在共享电动车的西北方向;他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观测到电动车影长相同的日期是关于冬至日(12月22日)对称,1月3日距离12月22日的时间为13天,因此在12月22日前13天,即次年的12月9日还可观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由图可知,高于河滩,易于防洪,若发生水患,河谷中的人们便会遭受重大损失,这时,河谷中的高地便成为抵御洪水的天然避难所,宗堡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洪涝;需注意尺度转化,可从宏观尺度上青藏高原的高寒、缺氧、紫外线强与微观尺度上孤山地形起伏大等角度分析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宗堡修筑在耸立的孤山,地势起伏大,修复设备、建材等运输困难;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大气稀薄,空气缺氧,白天紫外线强烈,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施工修复。
18.(1)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
(2)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崩解破碎就形成了现在的“飞来石”景观。
(3)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分析】本题以黄山的“猴子观海”景观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三大岩石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 读图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以判断,①由岩浆指出,并指向A,则①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A岩浆岩;④指向岩浆,为重熔再生作用;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多分布在地壳的上部,B为沉积岩,②为其他岩石指向沉积岩,为外力作用;C为变质岩,③为其他岩石指向C(变质岩),为变质作用。
(2)由材料可知,“飞来石”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因此“飞来石”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后形成花岗岩,后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裸露地表的花岗岩在外力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发生机械性崩塌的作用下,最终形成“飞来石”。
(3) 据第一问可知,A是岩浆岩、C是变质岩,B是沉积岩,沉积岩为沉积物堆积后,受重力逐层固结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而岩浆岩、变质岩的形成都与岩浆有关,化石容易受到破坏,不可能含有化石。
19.(1)水平方向上:离山口近沉积物颗粒较大,越远沉积物颗粒越小;垂直方向上:表层沉积物颗粒最粗,越往下颗粒越细。
(2)风化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作用、重力崩塌等。
(3)夏季暴雨、春夏冰雪融水形成短时间洪流(暴流);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加剧侵蚀能力;位于洪积扇上,坡度较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洪积扇的沉积物疏松,易被流水侵蚀下切。
【分析】本题以新疆哲勒克买尔沟为材料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洪积扇、外力作用类型、沟谷发育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 联系已学可知,洪积扇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其沉积物具有分选性,不同位置沉积颗粒大小不同,一般较大颗粒的沉积物先沉积,较小颗粒的沉积物后沉积。读右图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离山口越近沉积物颗粒较大,离山口越远沉积物颗粒越小。垂直方向上:表层沉积物颗粒最粗,越往下颗粒越细。
(2) 联系材料“在西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短时间内迅速暴发的季节性水流,形成了暴流侵蚀地貌,成为当地一种自然景观”可知,哲勒克买尔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强烈,且遭暴流侵蚀,原始地面被不断侵蚀、切割,面积逐渐减小,形成孤立丘状;后来在风化、水蚀、风蚀、冻融、重力崩塌等共同参与作用下,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残丘地貌。
(3)联系已学可知,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春夏气温较高,周围有众多雪山,冰雪融水多,夏季强对流形成暴雨天气,容易汇聚成山洪;再加上地形起伏大,有多条季节性的河流注入,流量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位于洪积扇上,坡度较大,暴流流速较快,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洪积扇为流水堆积地貌,沉积物非常疏松,且当地植被稀少,抗侵蚀能力弱,极易被流水蚀下切。靖远四中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2025年9月3日,中国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举行的阅兵在北京举行。读图,

2326N
3③
.0°
,2326S
完成下面小题。
1.阅兵活动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A.a和b之间B.b和c之间C.c和d之间D.d和a之间
2.根据左图分析,活动期间,太阳直射点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①和②之间且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
c.太阳直射点在②和③之间且向南运动
D.太阳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
在我国古代,十二地支既表示时间,也表示方向。子表示北、午表示南、卯表示东、
酉表示西。卯酉圈是地平坐标系中的大圆,与子午圈相垂直的地平经圈,它与地平圈相
交正东点和正西点。下图为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左)和某街道16
时15分(地方时)实景(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点
点时
3.一年中,北京地区昼长极大与极小值之差约(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高二地理
第1页
凤汉王扫描王
阳描识别王中王翰
4.此时,实景图中物体影子的朝向最接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b.正北
5.实景图最可能拍摄于()
A.春分B.小暑
C.冬至
D.白露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部,是一个岛屿国家。受岛国地理环境限制,新西兰电力供应
量自给自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2019年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84%,
以水能、风能为主。2022年5月,新西兰与我国光伏企业签约,合作开发新西兰最大光
伏储能项目。读左图“某日地球局部光影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光伏电板示意
图,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光线、
150W
6.为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需要让光伏电板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该日正午新西兰首都惠
灵顿附远(175E,41s)的光伏电板与地面夹角a应为()
A.49°
B.72.5°
C.25.5°
D.64.5°
7.新西兰地热能丰富、活火山数量多,是因为()
A.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
B.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
C.位于太平洋海岭位置
D.形成的地质年代较晚
8.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A.等于1/2B.等于1/3
C.等于3/4D.等于23
下图中N为北极点,P、Q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某纬线L的交点,NP、NQ
为经线。读图,回答910题。
N
170°
L
P
70°
1页共3页
凤汉王扫描王
妇描识别王中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