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目标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喜马拉雅山地质作用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可波及到地表。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地表崎岖不平),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地表趋于平坦。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比如太阳辐射、风、流水、海洋等。1.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挤压张裂核心归纳2.五种外力作用方式及其之间的关系(P55)石鼓尖位于浙江省中南部,海拔1 477米,年降水量1 700 mm以上,每年约有4个月的日气温在0 ℃上下波动。该地花岗岩裸露,山脊一侧分布着多个有槽状缺口的坑穴(下图)。图中虚线示意山脊线走向。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坑穴主要分布在山脊的( )A.西北侧 B.东北侧C.东南侧 D.西南侧2.坑穴发育的过程是( )①生物风化导致基岩崩解 ②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坑穴 ③冻融风化导致基岩崩解 ④风和积水带动岩屑磨蚀坑穴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3.坑穴缺口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BBC目标二 板块运动冰岛西南部雷恰角半岛7月16日发生火山喷发,上一次火山喷发发生在4月1日,当前火山活跃期始于2023年。8月10日上午,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克柳切夫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柱高达1万米,而火山海拔高度约4750米。请在找出冰岛与勘察加半岛,从板块的角度观察它们的位置特点。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形成不同构造地貌。板块构造学说世界板块分布图勘察加半岛冰岛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地表形态 图示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脉和高原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或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岛弧、海沟、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印尼消亡边界主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一线以及环太平洋东、北、西三侧,其余板块交界地带多为生长边界。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地表形态 图示张裂分离生长边界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裂谷、海洋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大陆板块内部张裂海洋板块内部张裂莫恩斯海岭雷克雅内斯海岭板块张裂分离典型案例东非大裂谷与红海的形成研究发现,地球最古老岩石年龄超过40亿年。在世界各地的古老大陆地壳中,科学家找到了很多年龄超过38亿年的岩石。而在大洋海底的大洋地壳中,发现最老的岩石不超过2.8亿年,而海岭或大洋中脊的岩石更加年轻。为什么海岭或大洋中脊的岩石非常年轻?海岭位于板块张裂处,板块张裂时,岩浆涌出,冷却后形成新的岩石。板块 运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碰撞 板块张裂图示地形 高大山脉、巨大高原 海岸山脉、岛屿(弧)、海沟 海岭、裂谷、海洋典例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安第斯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链 东非大裂谷、红海P57(2024·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AAC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八万千米的火山山脉。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下图示意大洋中脊扩张过程。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洋中脊处( )A.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B.热液区多花岗岩C.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D.洋壳不断向外扩张2.图中洋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 )A.从O到P先变老再变新 B.从O到P由新到老C.从O到P先变新再变老 D.从O到P由老到新DB目标三 火山活动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冰岛火山喷发克柳切夫火山喷发中心式喷发火山锥裂隙式喷发熔岩高原/台地火口湖中心式喷发 沿管型通道喷出地表 黏性一般较大, 流动性低 火山锥、火口湖裂隙式喷发 沿裂缝溢出地表 岩浆温度高,黏性较小,流动性高 熔岩高原:东非高原、德干高原、哥伦比亚高原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的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张裂拉伸2.与通常的火山口相比,破火山口( )A.形状规则 B.面积更大 C.锥体更高 D.坡度更陡AB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图1所示。图2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据此完成1~2题。1.推测过去的200万年间美洲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图1所示。图2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据此完成1~2题。2.正确表示图2所示湖泊形成过程的是A.内力作用—地面隆起—火山碎屑喷出—地面下陷—积水成湖B.内力作用—火山碎屑喷出—地面隆起—外力沉积—积水成湖C.内力作用—地面隆起—外力沉积—地面下陷—积水成湖D.外力作用—火山碎屑喷出—外力沉积—地面下陷—积水成湖√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