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通过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树立法治观念
思考:为什么要制定出台一部法治宣传教育法?
6.1 树立法治意识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统编版)八年级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学习目标
1.法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2.法治观念的体现?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4.我们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01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02
03
04
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46-49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法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2.法治观念的体现?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4.我们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活动一:案例分析:2025年2月24日凌晨,两名17岁男子唐某、吴某在上海海底捞门店包间内,醉酒后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对二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9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法院一审判决唐某、吴某及其父母赔偿海底捞220万元,并责令公开致歉。
《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法典》
思考:1.回忆所学知识,这个案件涉及到哪些法律?
2.这个案例给你哪些警示?
课堂归纳(笔记)
1.法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1)基本内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合作探究
探究二: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缺乏法治意识
思考:1.生活中的这些违法行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说说法治观念有哪些体现?
课堂归纳(笔记)
2.法治观念的体现?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活动二:生活观察
合作探究
探究二: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法国】
活动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与探究:
1.公安部依法查处并公布这六起侮辱英烈案起到哪些作用 ?(从国家、社会、公民等方面作答)
2.如果法律仅靠强制力执行能否实现法治社会?
相关链接
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明显增强。中宣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形成的《2020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当自己或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时,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人数居第一位,“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合作探究
探究二: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课堂归纳(笔记)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①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P46)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合作探究
探究三:我们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案例一:白某某、徐某为增加人气、获取经济利益,在明知信息不实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编造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被抓捕等虚假信息,煽动网民投诉、举报、辱骂,干扰相关单位办公秩序,严重影响工作人员正常生活。
2025年6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白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
思考:白某某和徐某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说明什么道理?
我们要敬畏和信仰法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
思考:旁听刑事案件庭审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案例二:2025年6月5日,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邀请实验小学学生旁听盗窃刑事案件庭审。庭审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环节严谨有序,审判长通过深刻教育让学生看到违法犯罪的沉重后果。活动通过“沉浸式”普法课堂,让“违法必究”的理念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能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法律知识竞赛
法律辩论赛
法律学习宣传活动
模拟法庭
思考: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说说你的收获。
活动:法治手抄报、国旗下法治讲话等。
收获: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位乘客行为的看法。
案例三: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容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意,态度嚣张,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两位乘客的做法是错误的。两位乘客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道德和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这也警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合作探究
探究三:我们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课堂归纳】(整理)
4.我们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知道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青少年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维护权益。
法律是保护我们成长的铠甲,也是指引前行的灯塔。愿每位同学都能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法律护航青春,做新时代懂法守法的好少年,让成长之路更坦荡!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树立法治观念
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敬畏和信仰法律
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法治观念体现
积极主动学习法律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法治观念的践行
法治观念重要性
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下面是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摘要。
☆“法律案例我审判”——模拟法庭
☆“法律知多少”——法律知识竞赛
☆“法治宣传进课堂”——法律学习宣传活动
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A.学会独立慎思,守好道德底线
B.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C.完善法治思维,学会调控情绪
D.锻炼意志品质,增强抗挫能力
B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2.下面漫画警示我们要( )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就能树立法治意识
②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
③崇尚法律,用法治维护所有权益
④珍爱生命,不做危害安全的事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3.“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
A.法律可以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B.法治时代只需要法律,不需要道德
C.要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D.遵守社会规则,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C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4.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不断发生,不少未成年人倚仗自己“未成年人”的身份为所欲为。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从法律角度看,这要求青少年( )
①主动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②要严惩校园霸凌者,维护校园安定
③敬畏和信仰法律,敬畏法律规则 ④坚持完善各项制度,减少校园霸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A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5.学校开展“法律在我心中”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法治观念相对薄弱。如果你也存在这种情况,你打算( )
A.把法律作为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
B.主动学习法律,参与法治实践活动
C.把法律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任务
D.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
B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6.2025年“3·15”晚会曝光了“冷冻虾仁加工中超量添加保水剂”“用廉价木薯粉条冒充红薯粉条”等现象。有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因为某些商家缺乏法治观念。对此,你想对商家说( )
①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学好法律,提升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③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④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学以致用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以案说法 启思导行】
中学生常某某(16周岁)因琐事与侯某某发生矛盾,伙同刘某某(15周岁)在学校厕所对侯某某(16周岁)进行殴打,造成恶劣影响。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常某某、刘某某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决定,责令监护人对该二人严加管教。
(1)这一案例给我们哪些警示
①(道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②(做法)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2)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同学们准备为增强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制订一份行动计划书,请你帮助他们完成。
行动计划书
①在思想上,我打算: 
②在行动上,我打算: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尚德守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