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初练习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 = , , 中的元素是 的三边长,则 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全集 )A. ∩ ∪ B. ( ∪ ) ∩ ( ∪ ) C. ( ∪ ) ∩ D. ∪ ∩ 3.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 )A. 1 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B. 1 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C. + 2 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D. + 2 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4.已知 、 为非空数集, 为平面上的一些点构成的集合,集合 = 对任意 ∈ ,有( , ) ∈ Ω ,集合 = 对任意 ∈ ,有( , ) ∈ Ω ,给定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若 ,则 B.若 ,则 C.若 ,则 D.若 ,则 二、填空题:本题共 12 小题,共 54 分。5.请把命题“当两圆相切时,连心线过两圆的切点”改为“若 ,则 ”的形式: .6.已知正实数 , 满足 + = 1, = 2 + 2,求 的最小值为 .7.已知全集为 ,若 = 1,3,5,7,9 , = 2,4,6,8,10 , = 1,4,6,8,9 ,则 = .8.不等式|1 2 | < 3 的解集是 .9 2 1.关于 的不等式 2 ≥ 1 的解集为 .10 .已知集合 = { | = | | + | | + | | + | | , , , ∈ R{0}},若用列举法表示 ,则 = .11 0 < < 1 1 1 .已知 ,且 = 1+ + 1+ , = 1+ + 1+ ,则 . (填> , ≥ , = , < , ≤中最恰当的一个)12 .已知反比例函数 = ( ≠ 0),当 < 0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 = 的图像不经过第 象限13.关于 的不等式 4 2 2 + 1 > 2 1 的解集为 .第 1页,共 7页14 1.关于 方程2 ( 2 4 + 3 | 2 4 + 3|) = 有两个不同的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15 1.已知在 Rt 中, , 分别是斜边 上的高和中线, = , = 3( < 3).若 tan∠ = 3,则 = .16.已知集合 S 是由某些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并满足: ∈ ,当且仅当, = + ( , ∈ 且 ≠ )或 = + (正整数 , 且 ≠ ).则 =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8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 13 分)已知集合 = ∣2 ≤ ≤ 2 + , = ∞,1 ∪ 4, + ∞ ,全集为 .(1)当 = 3 时,求 ∩ , ∪ ;(2)若 ∩ =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 15 分)如图,在边长为 6 的正方形 中,弧 的圆心为 ,过弧 上的点 作弧 的切线,与 、 分别相交于点 、 , 的延长线交 边于点 .(1)设 = , = ,求 与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2)当 = 2 时,求 的长.19.(本小题 16 分)求证:(1)若整数 满足 2能被 3 整除,则 也能被 3 整除;(2) 3是无理数;(3)3 2 + 3是无理数.20.(本小题 17 分)设 为非空集合,定义 × = ( , )∣ , ∈ (其中( , )表示有序对),称 × 的任意非空子集 为 上的一个关系.例如 = 0,1,2 时, × 与 (0,0), (2,1) 都是 上的关系.设 为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给出如下定义:第 2页,共 7页①(自反性)若对任意 ∈ ,有( , ) ∈ ,则称 在 上是自反的;②(对称性)若对任意( , ) ∈ ,有( , ) ∈ ,则称 在 上是对称的;③(传递性)若对任意( , ), ( , ) ∈ ,有( , ) ∈ ,则称 在 上是传递的.如果 上关系 同时满足上述 3 条性质,则称 为 上的等价关系.任给集合 1, 2, , ,定义 1 ∪ 2 ∪ ∪ 为 ∣ ∈ 1,或 ∈ 2,或 , 或 ∈ .(1)若 = 0,1,2 ,问: 上关系有多少个? 上等价关系有多少个?(不必说明理由)(2)若集合 有 个元素( ≥ 1), 的非空子集 1, 2, , (1 ≤ ≤ )两两交集为空集,且 = 1 ∪ 2 ∪ ∪ ,求证: = 1 × 1 ∪ 2 × 2 ∪ ∪ × 为 上的等价关系.(3)若集合 有 个元素( ≥ 1),问:对 上的任意等价关系 ,是否存在 的非空子集 1, 2, , (1 ≤ ≤ ),其中任意两个交集为空集,且 = 1 ∪ 2 ∪ ∪ ,使得 = 1 × 1 ∪ 2 × 2 ∪ ∪ ×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1.(本小题 17 分)20 世纪形式主义数学哲学流派的奠基人,数学家大卫 希尔伯特,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严格的公理化方法重塑了欧几里得几何.在他的观点下,最简单的几何就是所谓的“相交几何”,即一个非空有限集合 ( 的元素称为“点”)带上 的若干非空子集 1, 2, , ( 1, 2, , 均称为“线”,并称该子集组为“线组”),并满足下述三条:( 1两点确定一条线)对于任意不同两点 , ∈ ,存在唯一的线 ,使得 ∈ 且 ∈ ;( 2一线至少含两点)对于任意的线 ,存在不同两点 , ∈ ,使得 ∈ 且 ∈ ;( 3总有三点不共线)存在不同三点 , , ∈ ,使得对任意的线 , ∈ , ∈ , ∈ 不同时成立.比如三元集 , , 带上其所有二元子集组 , , , , , ,就构成了一个相交几何.(1)对于四元集 , , , ,请写出两种不同的线组,使之成为两种不同结构的相交几何.(2)若一个相交几何 中的两不同线 1, 2满足 1 ∩ 2 = ,则称线 1, 2平行.问:在此意义下的两线平行是否一定具有传递性?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某个相交几何 ,使 中点的总数大于线的总数?请判断并说明理由.第 3页,共 7页参考答案1. 2. 3. 4. 5.若两圆相切,则这两圆的连心线过这两圆的切点(答案不唯一)6.12/0.57. 2,3,5,7,108. 1 < < 2 9.( ∞, 1] ∪ (2, + ∞)10. 4,0,411.>12.三13. ∞, 2 ∪ ( 1,1) ∪ 2, + ∞14.( 1,0)15. 10 116. + 1,2,4,7,1017.【详解】(1)此时 = [ 1,5],则 A ∩ B = [ 1,1] ∪ [4,5],A ∪ B = [ 1,5];(2)当 = 时显然满足要求,故 2 > 2 + ,即 < 0;2 ≤ 2 + 当 ≠ 时,则有 2 > 1,即 0 ≤ < 1.2 + < 4综上得 ∈ ( ∞,1).18.【详解】(1)根据切线长定理得 = = , = = ,且 = 6 , = 6 ,直角三角形 36 6 中由勾股定理得( + )2 = (6 )2 + (6 )2,化简得 = 6+ ,由 0 < 6 < 6,解得 0 < < 6,也36 6 即函数定义域为(0,6).所以函数解析式为 = 6+ ∈ (0,6) .(2)当 = 2 时,由(1)知 = 3.以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 , 分别为 ,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第 4页,共 7页 (0,6), (6,0), (2,6), (6,3) 6 3 3 4,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2 6 = 4,所以与 垂直的直线 的斜率为3,而tan∠ = tan∠ = 43 = 3 9 9 5 5 ,所以 = 4 = 2,所以 = = 2 2 = 2 .即 长为2.19.【详解】(1)反证法:假设 不能被 3 整除,则 = 3 ± 1 ∈ Z ,故 2 = (3 ± 1)2 = 3 3 2 ± 2 + 1,则 2不能被 3 整除,与“ 2能被 3 整除”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即整数 满足 2能被 3 整除,则 也能被 3 整除;(2) 3 3 = 反证:假设 为有理数,即 ,( , ∈ N, , ≥ 1, , 互质),则 2 = 3 2,即 2能被 3 整除,2故由(1)得 = 3 ′ ′ ∈ N, ′ ≥ 1 ,代回到 2 = 3 2得 2 = 3 ′ ,同理有 = 3 ′ ′ ∈ N, ′ ≥ 1 ,即 , 均能被 3 整除,与“ , 互质”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则 3是无理数;3 3 3 3(3)反证:假设 2 + 3 = 为有理数,则 2 = 2 = 3 = 3 3 3 2 + 9 3 3, 3+9 2而 2 + 1 ≠ 0,故 3 = 3 2+1 , 3+9 2又有理数集关于四则运算封闭,故 3 2+1 ∈ Q,与“ 3为无理数”矛盾,3故假设不成立,则 2 + 3 = 为无理数.20.【详解】(1)由题意得 × = (0,0), (0,1), (1,0), (1,1), (0,2), (2,0), (2,2), (1,2), (2,1) ,共有 9 个元素,则有29 1 = 512 1 = 511 个非空子集,即 上的关系有 511 个.第 5页,共 7页所有等价关系 1 = (0,0), (1,1), (2,2) , 2 = (0,0), (1,1), (2,2), (0,1), (1,0) , 3 =(0,0), (1,1), (2,2), (0,2), (2,0) , 4 = (0,0), (1,1), (2,2), (2,1), (1,2) , 5 =(0,0), (1,1), (2,2), (0,1), (1,0), (0,2), (2,0), (2,1), (1,2) ,共有 5 个.(2)证明:令 = 1, 2, 3, , ( ≥ 1),因为 的非空子集 1, 2, , (1 ≤ ≤ )两两交集为空集,且 = 1 ∪ 2 ∪ ∪ 设 ∈ (1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则 , × ,又因为 × 1 × 1 ∪ 2 × 2 ∪ ∪ × ,则 , ∈ ,即 在 上是自反的.设 , ∈ (1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 .则 , , , × ,又因为 × 1 × 1 ∪ 2 × 2 ∪ ∪ × ,则 , ∈ , , ∈ ,即 在 上是对称的.设 , , ∈ (1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 , .则 , , , , , × ,又因为 × 1 × 1 ∪ 2 × 2 ∪ ∪ × ,则 , ∈ , , ∈ , , ∈ ,即 在 上是传递的.综上所述, = 1 × 1 ∪ 2 × 2 ∪ ∪ × 为 上的等价关系(3)令 = 1, 2, 3, , ( ≥ 1),因为 为 上的等价关系,则 为集合 × = ( , )∣ , ∈ 的非空子集.因为 的非空子集 1, 2, , (1 ≤ ≤ )两两交集为空集,且 = 1 ∪ 2 ∪ ∪ 设 ∈ (1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则 ∈ ,必有 , ∈ ,则 × .设 , ∈ (1 ≤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 .则 , ∈ , , ∈ ,则 , ∈ ,必有 , ∈ ,故 × ,设 , , ∈ (1 ≤ ≤ ≤ ≤ ≤ ),则除了集合 外,其余集合不包含 , , .则 , , , , , ,则 , ∈ , , ∈ , , ∈ ,必有 , ∈ , , ∈ , , ∈ ,则 , .故,不管集合 (1 ≤ ≤ ≤ )中有几个元素,都能保证 × ,则 = 1 × 1 ∪ 2 × 2 ∪ ∪ × .综上所述,对 上的任意等价关系 ,存在 的非空子集 1, 2, , (1 ≤ ≤ ),其中任意两个交集为空集,且 = 1 ∪ 2 ∪ ∪ ,使得 = 1 × 1 ∪ 2 × 2 ∪ ∪ × .第 6页,共 7页21.【详解】(1)线组 1: , , , , , , , , , , , ;线组 2: , , , , , , , , .(2)判断:否.反例: = , , , , ,线组为 的所有二元子集构成的相交集合中,取 1 = , , 2 = , , 3 = , ,则 1 ∩ 2 = , 2 ∩ 3 = ,即 1// 2且 2// 3,但 1 ∩ 3 = { },即 1与 3不平行,故平行不具有传递性.(3)判断:否.证明:任取相交几何 ,设其有 个点与 条线.记 为过点 的线的总数, 为 ( = 1,2, , )中的最小值;再记 为线 上点的总数, 为 ( = 1,2, , )中的最大值.定义集合 = , ∣ ∈ ,并以| |表示 中元素的总数.分别通过“先点后线”与“先线后点”算两次统计| |,得 ≤ =1 = | | = =1 ≤ ( ).讨论:1 ≥ :则由( )中 ≤ 及 ≥ 可得, ≥ × ≥ ,2 < :取 中一元 使得过 的线的总数为 ,取{ }中一元 使得 上共有 个点,则由 < 可得 ∈ (否则 可与 上 个点连出 条不同的线(由( 1)保证),故过 的线的总数≥ > ,与“过 的线的总数为 ”矛盾).再取过 但不是 的另一线 ′,使得 ′上点的总数是过 的线中除 外最多的(由( 3)得 ′的存在性),并记 ′上点的总数为 .分别统计 上点的总数与 外点的总数,得 ≤ + ( 1)( 1)①;分别统计过 的线的总数与不过 的线(与 , ′分别都有交点的这部分)的总数,又得 ≥ + ( 1)( 1)②.由② ①得 ≥ ( )( 2) ≥ 0(由( 2)得 ≥ 2).综上, ≥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